
物理大师
今天大师整理了电压和电阻的内容,看看自己有没有都掌握~
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故原由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一连 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头 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明确 电流、电压的看法时,通过视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资助我们熟悉 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要领“类比法”
(二)电压的单元
1.国际(基本)单元:V
常用单元: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着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清静 电压不高于36V
3.电池组串联:U=U1+U2+U3; 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 3 V,2节干电池并联是 1.5 V。
(三)电压丈量
1.仪器:电压表
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 ,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 并联 。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接线柱 ”流入,从“ 负接线柱 ”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
③被测电压不要凌驾电压表的量程 。
④量程规模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南北极 上,测 电源电压 。
⑤在预先不能展望 被侧电压值时,应先举行 试触 。
Ⅰ危害:被测电压凌驾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丈量时,先选大量程,举行 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丈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较量
(五)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体现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体现数正常”批注 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批注 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缘故原由 可能是:
①电压表损坏;
②电压表接触不良;
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批注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险些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缘故原由 可能是:
①电流表短路;
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显着 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批注 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即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有断路)。
电阻(一)界说
电阻体现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 的巨细。符号:R 。
(二)单元
1.国际单元: 欧姆 。划定:若是 导体两头 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1 Ω。
2.常用单元: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6Ω 1KΩ=103Ω
4.相识 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一样平常 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超导体的电阻为零。
(三)影响因素
(质料、是非L、横截面积S、温度T)
1.实验原理:在电压稳固 的情形 下,通过电流的转变 来研究导体电阻的转变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转变 来研究导体电阻的转变 )
2.实验要领:控制变量法。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子 ,它的巨细决议 于导体的 质料 、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还与 温度 有关。 与电压和电流的巨细 无关 。
4.结论明确 :
导体电阻的巨细由导体自己的质料、长度、横截面积决议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巨细等外界因素均无关,以是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子 。
(四)分类
1.定值电阻:
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电路符号
滑动变阻器:
结构:瓷筒、电阻丝(阻值很大)、滑片P、金属杆、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 长度 来改变电阻。
使用要领:
①凭证 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②滑动变阻器应 串 联在电路中;
③接法是“ 一上一下”接;
④接入电路前(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 阻值最大处 。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体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规模为0~50Ω。1.5A体现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门电路两头 的电压;
②掩护电路。
优弱点 :能够逐渐一连 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体现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几多。
3.电阻箱的读数要领
A:旋盘式:各旋盘下小三角指示的数×面板上标志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B:插孔式:插入的不读,不插入的读 。
物理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