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央气象台预告 “本周天下 开启最大规模狂风雪模式”,届时,天下 多个省市气温骤降、狂风肆虐、大雪封城……小编一想这些场景,全身 就起鸡皮疙瘩。不外,比起小编,尚有 一种人更怕冷——宫寒女。俗话说“十女九寒”,女属阴,多数体质偏寒。而诸寒之中,又以宫寒为最。宫寒本就让人十分难受,再加上狂风雪“助威”,更是让人“难上加难”。那么,面临 即将到来的狂风雪,“宫寒女”该怎么办呢?速戳下文……
一、什么是宫寒?
虽然从阴阳角度来分,男子 为阳,女人为阴,但由于阴阳互根的关系,人的身体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男子 身上有一处为阴,越凉越好,就是睾丸;女人身上有一处为阳,越暖越好,就是胞宫。
胞宫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包罗子宫、输卵管、卵巢。宫寒,就是外来之寒或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滞于胞宫。
二、宫寒生百病
宫寒可不仅仅是胞宫寒凉这么简朴,“宫寒生百病”,它是女性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我们从几年的案例中发现,许多女性面色无华、性欲减退、未老先衰、不孕不育,都是宫寒所致。以是 ,祛除宫寒,就相当于阻断疾病、朽迈 发生的源头。
1、月经杂乱
胞宫受寒就会神经抽搐,最初体现出痛经症状,随着问题的加重,白带清稀、经期延迟、经血发黑有血块等症状都市络绎不绝。
2、子宫肌瘤
中医将子宫肌瘤称为“石瘕”,《黄帝内经•灵枢•水胀》曰“石瘕生于胞中,冷气客于子门……”,可见“寒”是子宫肌瘤形成的泉源。体内寒积致使每个月的子宫膜无法完全脱落,久之便在子宫壁上形成瘀积,形成子宫肌瘤。
3、卵巢囊肿
宫寒导致气滞血瘀,气机不畅就会生痰,痰饮与血瘀勾通在一起,就会结块,形成卵巢囊肿。
4、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包罗两部门:一是不孕;二是不育。
从西医角度看,宫寒直接影响卵巢功效。而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腺器官,主要认真 排卵和渗透 性激素。卵巢受损就会导致排卵障碍或性激素下降,前者直接导致不孕,后者影响月经,同样会影响精子和卵子团结 ,导致不孕,即便乐成有身,宫寒也会影响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后的正常发育。
从中医角度看,宫寒不仅指胞宫寒凉,还指胞宫功效严重低下。《傅青主女科》纪录: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意思就是,天寒地冻的地方,草木不长;阴寒至极的深渊,鱼虾不生。同理,胞宫作为孕育生命的重地,若它冷冰冰且功效严重低下,怎么能受孕呢?即便受孕乐成,没有康健的情形 ,胎儿也很难发育下去。宫寒型不孕不育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上述常见疾病,恒久宫寒还会导致慢性盆腔虚损、子宫内膜薄、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功效杂乱 等疾病,故而有“调妇科,先暖宫”之说。
三、为什么会宫寒?
1、先天体质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这与遗传因素有关,好比怙恃体质偏寒,或者怙恃造人时,年岁 偏大,阳气虚衰,导致孩子寒性体质,最典型的就是体现为阳虚体质或气虚体质,生殖系统就不能保暖。
2、外感寒邪
就是受了凉,寒邪入体导致宫寒。好比,穿衣少、露肚脐、露脚踝、洗冷水澡、贪食寒凉等。尤其露脚踝极易被女孩子忽视,脚踝皮下脂肪很薄,保暖性能差,但它却漫衍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尚有 六条经络通过,冷气很容易从它入侵,流窜到胞宫。
3、营养失衡
盲目减肥,或腹部手术(如人工流产等)后失于调治,就会导致营养失衡,进而导致气血不足,胞宫就会失养,形成宫寒。
4、肾阳虚衰
肾阳虚衰是宫寒的主要 内因。肾阳好比生命之火,温暖周身,肾阳不足,胞宫就会失于温煦,就会宫寒。
四、调治宫寒,暖宝宝与艾灸有什么区别?
许多朋侪 习惯于贴暖宝宝以缓解宫寒症状,以为 相较于艾灸,暖宝宝更利便 。那么,事实果真云云 吗?暖宝宝与艾灸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1:
关于“热力”,传导性VS穿透性
暖宝宝可以发烧,但它的“热”只有传导性,热力只能流于皮肤外貌,无法透达胞宫。因此,从热传导的原理来说,暖宝宝简直可以资助身体取温顺 ,但要说到祛除胞宫的寒邪,那就十分牵强了。
而艾叶能“走三阴通十二经”,因而艾灸的“热”具有穿透性,可传经透骨、直达胞宫,从基础上祛除寒邪,赶走宫寒以致 虚寒诸症。好比艾灸神阙穴,热力可透达整个腹部,若是 灸量足够,甚至全身 都能暖洋洋的,这种效果可不是暖宝宝所能相比的。民间甚至用“蕲艾炙酒则能透坛”的夸张说法,传神地形貌 艾火超强的穿透力。
因此,论“祛寒”,艾灸完胜。
区别2:
关于“补阳”,无VS有
暖宝宝可以取温顺 ,但它只能从外部给予人体热量,无法让人体自主产热。
宫寒最主要 的缘故原由 在于阳虚和肾虚,只有补阳,才气从根论治。艾为纯阳之物,尚有 什么比艾灸的补阳效果更好呢?艾灸给身体补足阳气,阳气充盛,胞宫就获得温煦,宫寒自然一去无踪。
因此,论“补阳”,艾灸完胜。
区别3:
关于“药性”,无VS有
暖宝宝中装的是由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虽然可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映,可是 它只有热力,除了温暖 以外,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资助。
而艾草素有“医草”的隽誉 ,《本草纲目》纪录其“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宫寒患者往往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艾灸的药性可直达病灶,受灸之人会发生酸、胀、麻、热、重、痛、冷等灸感,灸感传导之处,病症亦随之缓解,坚持下来,就可以让“大瘤变小,小瘤变无”。同时,恒久艾灸还能改善胞宫的内情形 ,从基础上杜绝瘤体滋生。
因此,论“化瘀”,艾灸完胜。
再过几个小时,天下 多个省市将遭受“霸王级”寒潮,寒潮之下,受伤最大的就是胞宫。艾灸祛寒、补阳、化瘀,其作用远非暖宝宝可以取代,是暖宫的不二之选。
五、怎样 艾灸?
一样平常 来说,宫寒可以艾灸以下穴位:八髎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若严重阳虚,建议加灸督脉;若严重肾虚,建议加灸肾俞穴、命门穴、太溪穴。若是 用艾条直接灸,每穴20-30分钟;若是 用隔物灸,时间可适当延伸 。可逐日 重灸2-3个穴位,轮换施灸,恒久坚持,可到达暖宫、祛寒、温肾的效果。
虽然,在艾灸调治的同时,还要注重养成优异 的生涯 习惯,好比周全 保暖、适当运动、禁食寒凉、艾叶泡脚等,这样效果才气更稳更快。
【结语】“宫寒生百病”,值此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加上狂风雪将至,胞宫保暖迫在眉睫。因此,此时艾灸好比“雪中送炭”,建议每一位女灸友都行动起来,用艾灸给身体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