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都想知道一些关于鸡皮肤改善集合症的方法和小鸡养殖技术?的题,本文可以为你带来详细的解说。
小鸡养殖技术?
育雏室管理
1.温度
随着进入育雏室的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降低。进入育雏室的标准是36度,第二晚降到34度,第四晚降到32度,第七晚降到30度。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温度2度,直至接近自然温度。
2.湿度
保持湿度在65到75之间,这是雏鸡生存的湿度范围。温度升高导致湿度值低,或者鸡饮水导致湿度增加。都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维持合适的湿度范围。
3、照明时间和强度
刚进入育雏室2天的雏鸡光照时间保持在23小时,以便雏鸡熟悉环境,夜间进食。随后,每两天减少夜间时间一小时,直到每日光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严禁光照时间过长,否则会造成雏鸡过早成熟,影响鸡的生长和体重。
夜间光照强度不宜太强。雏鸡进入育雏室的第一周,每15平方米保留一个40瓦的白炽灯泡,强度为15流明左右。从第二周开始,每15平方米悬挂一个25瓦的白炽灯泡,保持光照强度在每平方米5流明。
4、饲养密度
育雏室雏鸡密度第一周维持在每平方米50只,随着雏鸡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一个月每平方米的密度在20个左右。
5、育雏室室内空气及卫生管理
新鲜的室内空气需要育雏室通风。空气质量决定雏鸡的健康成长。空气的好坏与育雏室鸡粪的清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及时清理鸡粪是保持空气新鲜的基础。
育雏室饲养方法
1.地面栽培
如果在地面上举起,地面需要铺上垫料。垫层材料必须是干净的木屑。如果没有,可以使用锯末作为垫料。使用前将垫料放在阳光下暴晒,为消做好准备。饲养平鸡的优点是饲养、饮水方便,但经常接触鸡粪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三维笼
立体笼中,鸡和鸡粪是分开的,但鸡粪必须用上下层之间的隔板接住。隔断上的鸡粪需要每天清理一次,为育雏室提供新鲜的空气环境奠定基础。缺点是饲养不方便,上下层温差较大,特别考验升温管理的布局。
3、网练级
网状平养结合了地面平养和立体笼养的优点。雏鸡与粪便分离,不易感染、生病。在网上饲养比在三维笼子里饲养更方便。并且加热管的布局合理,可以使网面受热程度均匀。
养鸡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确定了饲养方法后,做好育雏室管理的5点,鸡的饲养就成功了一半以上。
今天关于鸡皮肤改善集合症的方法和一些小鸡养殖技术?的相关话题就讨论到这里了,欢迎广大网友收藏订阅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