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讨论了黎曼zeta函数的一些零点,每个负偶数都是zeta函数的零点:ζ(−2)= 0,ζ(−4)= 0,ζ(−6)= 0,以此类推。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明确 黎曼意料 的要领,再次回首下黎曼意料 的内容:
黎曼zeta函数的非通俗 零点的实部都是1/2。
但负偶数只是zeta函数的通俗 零点,我们不禁要问,那些“非通俗 零点”在那里 ?为了回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走进复数天下 。
数字系统,维基百科一个复数就是复平面上的一个点,为了说明复平面,我对复数做一点剖析 ,首先思量 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无限 级数:
x在-1到1之间这适用于复数吗?是的(在某些条件下)。例如,假设x是(1/2)i,那么级数收敛。事实上:
左边即是0.8+0.4i,右边可以使用 i^2=-1来化简,获得:
把右边表达式画在复平面上:
从实轴上的1最先 ,加上1/2个虚单元(向上移动0.5),再减去1/4(向左移动1/4)……最后获得一个螺旋图,落在复数点0.8+0.4i处。
回到非通俗 零点,我要告诉你的是,黎曼zeta函数的非通俗 零点都是复数!在1900年,关于非通俗 零的位置,在数学上已经确定了如下事情:
它们有无限 多个,实部在0到1之间。阴影部门被称为临界带,黎曼给出了更强的假设,就是黎曼意料 ——非通俗 零点实部都落在1/2上(临界线上)。
零以共轭对的形式泛起。也就是说,若是 a + bi是一个零点,那么a - bi也是一个零点。零点的实部关于临界线对称。把黎曼zeta函数界说域推广到复数规模我们知道,复数是通俗 实数的一个很是简朴的扩展,遵照 所有的算术规则,只是增添 了i^2=-1。自然而然地,我们可以用复数替换 实数,把函数的界说域扩展到整个复数规模。如平方函数很容易扩展:
指数函数不那么容易。
指数函数的扩展需要运用欧拉恒等式:
详细 怎样 界说e的复数次幂呢?下面等式显示了e^z的现实 界说(对于恣意 数z,实数或复数):
若是 z=πi,那么z^2=-π^2,z^3=-π^3i,z^4=π^4,z^5=π^5i,等等。把这些带入上式获得:
右边收敛到-1。同样,对数函数也可以扩展到复数。它只是指数函数的逆函数。
那么,我们可以扩展黎曼zeta函数的界说域到复数规模吗?
虽然可以。我告诉你,对于复数,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由于zeta函数公式仍然是一个无限级数求和,因此仍然存在收敛性问题。对于任何实部大于1的复数,和是收敛的,数学上称为:
在半平面上Re(s) 1
其中Re(s)体现s的实部。
然而,就像对于实变量的zeta函数一样,数学技巧可以将zeta函数的界说域扩展到不收敛的区域。应用这些技巧之后,就获得了完整的zeta函数,它的界说域是所有的复数,只有一个破例 ,在s = 1处。
若是 有一些视觉辅助工具,复函数会更容易掌握。那么,怎样 将复函数可视化呢?我们来看看最简朴的非通俗 复函数,平方函数。怎样 画出它的函数图?若是 自变量是实数,那么函数图很容易画出来:
但这不能用于复函数,复函数变量需要用二维平面来体现。函数值需要另一个二维平面。为了获得一个图,需要四维空间来画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记着函数的基本看法,它将一个数字(参数)转换为另一个数字(函数值)。复数是复平面上的一点,函数值是另一个点。一个复函数把界说域内的所有点都“映射”到其他点上。你可以选择一些点,然后看看它们的走向。
例如,复平面上一些组成正方形边的数字a、b、c、d,它们的值划分是−0.2 + 1.2i, 0.8 + 1.2i,0.8 + 2.2i,和 −0.2 + 2.2i。把这些数代数平方函数会怎样?
−0.2 + 1.2i的平方是−1.4 − 0.48i,也就是a的函数值;将b、c和d平方可以获得其他角的值——我已经将它们标志为A、B、C和D。若是 你对沿正方形边缘的所有点重复这个步骤,以及组成网格内部的所有点,你就会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扭曲的正方形。
把复平面想象成一块可以无限拉伸的橡胶片,然后问函数是怎样 作用这个橡胶片的,这对明确 复函数很有资助。从上图可以看出,平方函数将橡胶片围绕(0,0)点逆时针旋转并拉伸了。
黎曼有很是强盛 的视觉想象力,构想出了这个“工具”,取整个复平面。沿负实轴切割,到原点为止。
黎曼看来有着很是强的直观想象力,他做出了下面的构想。取整个复平面。沿负实(西)轴切割,到原点为止。现在捉住 切口的上半部,以原点为中央 ,把它按逆时针偏向拉。拉着它恰恰 转过 360 度。此时它在被拉伸了的橡胶片的上方,而切口的另一侧在这张膜的下面。让它穿过橡胶片(你必须想象,复平面不仅可以无限延伸,而且是用一种能穿过其自身的神秘物质制造的),而且把切口重新弥合。你脑海中的图景现在看起来有点像:
这就是平方函数作用于复平面的效果 。
这不是一个梦想 的或无关紧要的操作。由此出发,黎曼生长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称为黎曼曲面理论。它包罗了一些强有力的结论,而且让人们深刻地相识 了复变函数的特征 。它还把函数论与代数学和拓扑学联系起来,这是 20世纪数学的两个要害性生长领域。事实上,它是黎曼斗胆无畏而一直 创新的想象力的一个典型产物—历史上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一个效果 。
明确 复变函数自变量蚂蚁现在,把复变函数的自变量看作一只“无限 小”的蚂蚁。如上图所示,这只小蚂蚁用它前面的一只“手”抓着一个“小仪器”,这个小仪器有三个显示屏:
因此,这只小蚂蚁始终准确 地知道它在那里 ,同时对于任何给定的函数,它知道它所站的谁人 点会被函数映射到那里 。
现在我们让这个小仪器显示zeta函数,让这只自变量蚂蚁在复平面上自由闲步 。当“函数值”显示零的时间 ,它就正好站在zeta函数的一个零点(“自变量”)上。这只小蚂蚁可以在它所到之处做上记号。于是我们就能知道zeta函数的那些零点在那里 了。
现实 上,我将要让这只自变量蚂蚁所做的事情,比上面所说的略多一点。我要让它给所有那些得出纯实数或纯虚数函数值的自变量作上记号。一个自变量,若是 它的函数值是2或-2或2i或-2i,就要做上记号;若是 它的函数值是3-7i,就不做记号。换一种方式说,被ζ 函数映射到实轴或虚轴的所有那些点都要做上记号。虽然,由于 实轴和虚轴在原点相交,得出这两条轴交点的自变量,就将是函数的零点。用这个要领,我可以获得ζ函数的某种图像。
自变量平面,显示了被zeta函数“映射”到实轴和虚轴上的点。上图显示了这只小蚂蚁探索旅行的效果 。其中的直线显示了实轴、虚轴及临界带。而所有的曲线都是由那些能被映射到实轴或虚轴上的点组成的。
试图想象出zea函数对复平面的作用效果 是一项很是艰辛的智力训练 。上面剖析 了,平方函数将这张平面在它自身上方拉伸了一圈,形成了双层膜曲面,而zeta 函数则无限 多次地做了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有无限 多层膜的曲面。若是 你发现这很难被形象化,不要以为 很沮丧。你需要经由 几年的恒久实践才气获得对这些函数的一个直观感受。就像我说过的,我这里要用一种较量 简朴的要领。
现在我要让它沿着一些那样的曲线闲步 。假设它从所站的点-2处最先 起步。由于 这是zeta函数的一个零点(通俗 零点),函数值"显示屏的读数是0。现在他沿着实轴最先 向西走。函数值从零最先 缓慢爬升。
它向西刚走过点- 2.717262829 时,函数值到达数0.009159890。然后它最先 向着零跌落。函数值将一直下降,在自变量为-4时到达零。
另一种体现一个函数的方式是接纳函数值平面的"泉源 "图。前面讨论的是被映射到令人关注的值(在那些例子中是纯实数和纯虚数)的自变量,与此差异的是,我可以给出一张函数值平面的图,显示泉源 于令人关注的自变量的那些函数值点。
让我们想象谁人 自变量蚂蚁有一个生涯 在函数值平面上的孪生兄弟。这个兄弟虽然就是函数值蚂蚁。让我们进一步假设,这两兄弟保持着即时的无线电联系;而且它们用这个要领使它们的运动保持同步,以保证在任何瞬间,无论自变量蚂蚁正站在哪个自变量上,函数值蚂蚁就正站在函数值平面内的对应值上。例如,若是 自变量蚂蚁正拿着它那设定在zeta函数上的小仪器在1/2+14.134725i上,那么函数值蚂蚁就站在它的平面即函数值平面的0上。
现在假设,自变量蚂蚁不再沿着自变量平面上那些奇异 的环线和螺旋线走(它们使得函数值蚂蚁只能乏味地在实轴和虚轴上往返 行走),而是从自变量1/2出发,沿着临界线向正北方笔直走上去。那么函数值蚂蚁将沿着什么蹊径 前进呢?
函数值平面,一张很是经典的图,显示来自临界线上的那些点的函数值。它的起点 是zeta(1/2),值是-1.4603545088095……。然后它在原点下方按逆时针偏向走出一条类似半圆的弧线,接着在1周围 拐弯并按顺时针偏向转圈。它向原点走去并经由 了它(那是第一个零点——自变量蚂蚁正好经由 1/2+14.14.134725i)。然后它继续按顺时针偏向转圈,并不时经由 原点——每当它那位在自变量平面上的孪生兄弟踏上了zeta函数的一个零点。当自变量蚂蚁到达1/2+35i时,我阻止 了函数值蚂蚁的闲步 。到这时为止,这条曲线五次经由 了零点,对应于图上的五个非通俗 零点。注重 ,临界线上的那些点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它们要映射到带有正实部的点上去。
再说一遍,函数值平面不像自变量平面那样是“映射”图;它是"泉源 "图,显示了zeta函数作用于临界线的效果 。函数值平面图中的这条一直 转着圈子的曲线就是zeta(临界线),即泉源 于临界线上点的所有函数值点的荟萃。
一样平常 而言,自变量平面的"映射"图对于明确 一个函数的普遍 性子 (即它的零点在那里 )来说是更好的工具。而函数值平面的"泉源 "图对于研究这个函数的特定方面或巧妙 特征 来说会更有用。"
黎曼意料 宣称,zeta函数的所有非通俗 零点都位于临界线上——实部是1/2的复数所组成的直线。现在 知道的所有非通俗 零点确实都位于那条直线上。虽然,那并不能证实 什么。zeta函数有无限 多个非通俗 零点,没有一张图可以把它们全都体现出来。我们怎样才气知道第一万亿个,或者第一亿亿亿个,或者第一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是位于临界线上的呢?我们不知道,通过绘图无论怎样 也无法知道。它与素数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
用最简朴的方式诠释 黎曼意料 (一),明确 素数定理
用最简朴的方式诠释 黎曼意料 (二),黎曼ζ函数,素数的金钥匙
用最简朴的方式诠释 黎曼意料 (三),黎曼ζ函数的剖析 延拓与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