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祖籍河南考城,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政治家、诗人,一生写诗数百首,今选择其咏秋景的部门诗词和各人分享,一起去读取几百年前他所留下的情绪 信息。
秋风
萧萧天黑 动清商,披拂园林草木黄。
如意 扫除天下热,可人吹送枕边凉。
荻花枫叶愁江渚,莼菜鲈鱼忆家乡。
万里碧天云散尽,冲开征雁不成行。
赏析:
秋风吹来,草木发黄,炎热 渐下,凉风吹枕安息,想到了江边的荻花白了、枫叶黄了,蓦然勾起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纪念:纪念家乡、纪念家乡的美食,抬眼长空,天高云淡,只见南归的大雁成人字状振翅飞翔,而诗人却在异乡 ,惆怅油然而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貌 了秋风的萧杀,却用乐观主义的心情体验了秋风的凉爽,但无论怎样 总不能掩饰自己对家乡的怀恋,悲秋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注释:
1、清商:商阵容 古代五音之一,由于 其声调凄清凄凉 ,被称为清商。也形容秋风。
2、披拂:吹拂、飘动。
3、荻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4、莼菜: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嫩叶可供食用,为珍贵蔬菜之一。
5、征雁:秋天南飞的雁。
秋月
冰轮涌出海东头,光映珠帘不中计 。
丹桂婆娑微有影,璚楼高爽不胜秋。
空遗灵兔千年药,不尽姮娥万古愁。
时缺时圆成底事,金樽有酒且相酬。
赏析:
一轮明月高挂天空,皎洁的夜光透过窗帘照亮室内,看院子里的丹桂随风摇曳在月光下影动,诗人坐在室内思衬,秋凉正深,天宫也许会更冷,想想月光里的玉兔和偷吃仙丹 的忏悔不已嫦娥,感伤人生如月,有缺有圆,怎可能一生无憾,有好酒当饮在其时,不负自身才是真。诗人用借月光的圆缺,吟唱出人生的得失,更是对自己为官履历 的叹息,无需在意过错得失,坦然面临 现实。
注释:
1、冰轮:指月亮。
2、璚楼:指仙人 住的地方。
3、灵兔:玉兔,月光里的捣药的兔子。
4、金樽:盛酒的容器。
秋光
秋水无痕彻底清,秋山如画更明确 。
雁鸿影里云连塞,砧杵声中月满城。
映日丹枫辉锦树,傲霜黄菊绽金英。
不须频上高楼望,此景由来恼客情。
赏析:
光影无痕,写实和写意想团结 ,把诗人思乡的情愫表达了出来。秋天的水清亮 见底,秋天的远山在空辽的天空下如画一样平常 , 征雁行行,穿云南归,陪同着邻家的砧杵声,幽静 的月光洒满了城中;眼前泛起的却是白昼阳光下的红枫满树如锦,黄色的菊花绚烂 光耀如春,此时时刻,不需爬上高楼再远望家乡,那幽幽的思乡已经如约而至,禁不住 作者忖量起杭州的家乡;此情此景,让异乡为官的诗人无限惆怅,发出了“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感伤,可见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注释:
1、砧杵:捣衣石和棒槌,这里为洗衣服棒槌捶打的声音。
2、丹枫:是指经霜泛红的枫叶
3、金英:黄色的花。
4、客情:客旅的情怀。
秋花
几朵亭亭靓晚芳,无故 浅碧间轻黄。
山墙零露开时好,野馆临风嗅处香。
冷艳差异桃李笑,幽情肯惹蝶蜂忙。
霜禽错恨时光 晚,碎语枝头怨斜阳 。
赏析:
秋天已是繁花凋零、草色渐黄之时,无意 能望见 几朵黄色的秋花直立在草丛之中,显然格外鲜艳。秋花开放给墙外增添了生气 ,使乡下 旅舍还弥漫着清香。秋花虽然差异于春天桃李的争奇斗艳的富贵,但这淡淡的幽香也能引来蝴蝶和蜜蜂的浏览 。诗人赞美秋花珍惜时光,冷艳地绽放;批判了霜禽只知在斜阳 的枝头上诉苦时光 已逝,怨天尤人,不珍惜难堪 的时光。岂论作者的远大政治理想,照旧通俗 人心中的理想,每小我私人 都有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 。这首诗勉励我们任何时间 都不要诉苦,不要以为 太晚,只需坚持自己的目的 起劲 奋斗,终有一天会实现,也会受到他人的浏览 。
注释:
1、山墙:修建物两头 的横向外墙。主要作用是与邻人 的住宅离隔和防火。
2、野馆:指墟落 旅舍。
3、霜禽:霜鸟,指白鸥、白鹭等。
秋林
一簇崎岖近翠微,碧云红树静依依。
枝垂硕果霜初落,鸟露危巢叶渐稀。
僧寺楼台临竹坞,人家烟火隔柴扉。
半竿斜阳 斜明处,又见松头一鹤归。
赏析:
山脚下这片秋林树林崎岖有致,天空中白云与渐红的树叶相辉映。初霜时节,枝头结满了果实。树叶渐稀,露出高处的鸟巢。寺庙楼台旁有一间竹舍,烟火袅袅升起,可能是在做晚饭吧。黄昏的斜阳 余晖下,松树枝头又见一只鹤归巢。这是一首写景诗,通俗易懂,新闻 团结 ,总体上形貌 的是一幅清静 祥和的秋林美景。这首诗何时所作现在不得而知,其时作者应住在这竹舍之中。从诗的意境看,作者似是已履历 过一番风雨,亲见过一些黎民痛苦,他希望天下也象这秋林一样清静 祥和,黎民安身立命。
注释:
1、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
2、危巢:指高树上的鸟巢。
3、竹坞:竹林兴旺 的山坞或竹舍、竹楼。
秋夜
戍鼓声传夜未央,松阴满地露华凉。
苦吟不觉银灯烬,无寐偏惊玉漏长。
风静半空闻过雁,堂虚四壁听啼螀。
壮怀不任秋凌逼,起向瑶阶步月光。
赏析:
夜还未深,院内各处松荫冷影,忽觉身上衣服有些单薄。外面战鼓声声,手上拿着书,却基础看不下去,不知不觉灯芯已燃尽。外面除了鼓声,只闻夜空中的雁鸣和院内虫吟,却没有任何战报送来,在这主要 时刻,基础无法入眠,只以为 时间过得太慢。激情满怀却是无法忍受这秋意的凌逼,照旧披上外衣到院里月光下散散步吧。
从场景和作者的心境来看,此诗极有可能是“北京守卫战”时所写,通篇体现的是作者焦虑 的期待战报时的心情,他不是无法忍受这秋意的凌逼,而时如饥似渴 的想知道外面的战况。
注释:
1、夜未央:夜未深,未及子时。
2、华凉:衣服单薄。
3、玉漏:计时用的一种工具。
4、不任:无法忍受。
秋声
月淡星疏夜气清,忽闻那里 动商声。
初疑风雨冲愁至,复讶波涛入梦惊。
寥泬似随征雁叫,凄凉如和草虫鸣。
不须更读欧阳赋,感伤令人鹤发生。
赏析:
云层中透过淡淡的月光,夜空中希罕 所在缀着几颗星星,秋夜空气清新 。突然不知那里 传来的秋声,最先 象是风雨中夹杂着淡淡的忧闷 ,后又变得波涛汹涌,能使人从梦中惊醒。寥寂似与迁徙的大雁一起悲鸣,凄凉如赞许 草虫低吟。就算不读欧阳先生的《秋声赋》,这秋声已令人感伤万千,鹤发丛生。诗人从秋声中感受到凄凉 ,感应有些事情自己也是无能为力,也是对时势的感伤。
注释:
1、商声: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属商声,商声即秋声。商与伤谐音,又有凄凉 之意。
2、寥泬:寥寂;孑立。
3、和:四声,赞许 。
4、欧阳赋:欧阳修的《秋声赋》。
秋波
雨足江湖水色新,碧琉璃滑净无尘。
潮回万顷铺平縠,风过千层簇细鳞。
野鹭沙鸥争出没,白蘋红蓼倩精神。
其中浩荡无限 趣,都属中流举钓人。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对水波的形貌 ,展示了自己对大自然一派好景的舒心浏览 ,确实,雨满后的江湖水色清新,像琉璃一样平滑无比,一尘不染,潮水消退后万顷水面碧波不惊,突然一阵民俗 ,泛起的涟漪一层一层,在阳光下如鱼鳞般闪闪发光,鹭鸟和沙鸥在水里钻来钻去,浅水区的白蘋白花贞洁 一新,岸边的红蓼迎风摇曳,真是意见意义 无限 ,细想寓意无限啊,心胸一片坦荡 ,原来各人都和白蘋、红蓼一样,只是社会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
注释:
1、碧琉璃:绿色的琉璃。
2、縠:縠纹,绉纱似的皱纹,这里形容水的波纹。
3、白蘋:开白花的浮水植物。
4、其中:其中的意思。
5、浩荡:宽大旷远的意思。
6、中流:水流的中央,这里形容社会。
秋鸿
相呼相唤过南楼,叫破江南万里秋。
有足不传云外信,无故 偏惹客中愁。
影横斜月天连塞,梦绕黄芦雪覆洲。
霄汉遨游应有自,生平不为稻粱谋。
赏析:
这是一首寄情寓志诗,前抑后扬。江南秋天的空中,鸿雁鸣叫着结伴航行,越过江楼,一起 南行,而自己虽如鸿雁一样有着双脚可行,却无法获得远方亲人的一点儿新闻 ,无故 的愁思让人焦躁,诗人借鸿雁道尽了人生如过客的惆怅,叹息人生有太多的羁绊。但沉下心来细想月影横斜已是自然,沙洲雪藏梦绕草芥更是现实,诗人便写出了人生的豪爽壮志:好男应志在四方,遨游于天空,不为柴米油盐琐事而惆怅,激励自己起劲 为国计为民生而奋斗!
注释:
1、秋鸿:秋天的大雁。
2、霄汉:指天空,喻遥远,高远。
3、稻粱:谷物的总称。稻粱苦谋指禽鸟寻觅食物。这里指为了生涯 用饭的意思。
(图文:于振华、于君才,鉴赏看法仅代表作者小我私人 看法,上述文章及图片质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赞成 引用、转载宣布请注明出处,随意改动焦点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