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涯 周刊》2020年第40期,原文问题 《宁夏盐池:让农民自动 探索脱贫时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2018年10月,凭证 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效果 ,盐池成为宁夏9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中首个脱贫退出的县区。在这里,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个洗手不干 的致富家庭。他们接住了时代的风口,但看起来简朴而线性的故事背后,是当地政府和农民细密 相助,凌驾20年的审慎 探索与准备。
记者/王海燕
摄影/于楚众
宁夏黄土丘陵区的耕地。由于 太过干旱,包罗盐池在内的宁夏南部山区甚至曾被以为 不相宜 人类栖身
致富家庭
活了50多岁,曾记畔村的村支书朱玉国也是第一次遇到 这种情形 ,全村颗粒无收,准确说,连种子都没种下去。曾记畔村的主要农作物是荞麦,最迟在白露后6天内就得下种,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在白露20天后才姗姗落下。9月17日,从盐池县城开车前往曾记畔村,展露在我们眼前的,除了紧贴土地 的青绿草皮和刚刚翻过的泛白干土之外,什么也没有。
若是 是往年,这个季节的路边,会有无边无涯 的荞麦花海,粉白莹润,连天接地,在辽阔的黄土高原的单调风物里,成为一抹难堪 的亮色。“惋惜 你们看不到了,拍不了照。”朱玉国说,语调里有稍微 失踪 ,但更多的是轻松俏皮。朱玉国的轻松是有底气的,这个他生涯 了一辈子的墟落 ,终于挣脱了靠天用饭的运气 。
9月15日,朱玉国在村民家门前,作为同时代少有的中学结业生,他一辈子都留在曾记畔村,从未外出务工
曾记畔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西北20公里处,全村生齿 2100多人,以荞麦为主要农作物,它曾是这个小小墟落 主要的生涯 保障。今年一颗荞麦都没有种下去的缘故原由 很简朴,曾记畔村一块水浇地都没有了。水浇地就是有水源保证,又有浇灌设施的耕地,在盐池县分两种,一种是黄河引水浇灌,一种是打井浇灌。在20年前的盐池县,一户人家,只要拥有一亩以上的水浇地,就意味着可以脱贫了。但曾记畔村人均土地14亩,全是尺度旱地。
作为外来人,现在 已经很难体会到,缺水曾在这里留下了多深的印记。朱玉国说,直到上世纪90年月 ,村里人饮水,照旧靠黄土坡上的窑窖,几户人家合挖,口小肚大,像窑洞一样,斜斜地楔进黄土地里。窑窖用当地的一种黏土刷了壁,就等着下雨引水,存储起来,供吃喝洗漱。有时间 没看住的羊会走到窑窖找水,留下一层屎蛋子,碎屑常年漂在水面上。
窑窖没水的时间 ,需要走2公里多路,到一个公共地下水井取水。朱玉国记得,有一次下战书 ,他妻子说,家里没水了,嘱咐他赶驴车去拉一桶水回家。下战书 人多,朱玉国决议 晚上再去,一觉睡到三更 11点出门,效果 到了那儿一看,水井边停着30多辆驴车,围得死死的。井里的水早干了,只能一点点渗,没人愿意凭证 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怕排到后面就没了,于是一碗水一碗水地轮流分。第二天中午12点,朱玉国终于集满一桶水回了家。
干旱对收获 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好比荞麦,收获 好的时间 ,一亩能收500斤,天气 一旦欠好,有时只能收150斤。正是由于 极端贫困,2006年,曾记畔村成为天下 首批村级相助资金试点村之一,由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直接拨款20万元,直接发放到村委会。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生长学院教授唐丽霞其时是考察确定试点墟落 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她记得,其时曾记畔村还全是土路,险些见不到砖房,村委会就在两间土坯房里办公,基础没有像样的办公室。那种“冬天风一刮,白茫茫一片”的苦寒画面,在她脑海里留下了恒久的印象。
由中央下发的脱贫专项资金进入村里新建设的相助社公共账户,再借贷给村民,资助他们生长增收工业。现在 的养羊大户王昶,就是在2006年通过获得的第一笔资金实现脱贫的。王昶今年53岁,命苦,他父亲原是银川市下辖的永宁县人,年轻时由于 永宁老家土地不够,解放前逃荒到曾记畔村,授室 生子。王昶的母亲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留下4个儿子,王昶是最小的一个。王昶的父亲在他17岁那年去世,其时兄弟四人还都未完婚 ,只有50多亩土地和两口窑洞可供温饱,尚有 10多只滩羊,成为家用泉源 。
9月16日,王昶在自家羊圈里,去年儿子完婚 花掉90万元积贮,今年他又向银行贷款了10多万元,用以维持开销
由于 穷,王昶的二哥、三哥成年后很快入赘到外地,家里只有一个年迈 ,结过婚,但妻子过门没几年就去世了,年迈 成为鳏夫。为了立室,1987年,20岁的王昶同样入赘到20多公里外的下王庄村。岳父家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以是 招了王昶做上门女婿。完婚 时,王昶带走了家里仅剩的工业——15只羊,看成彩礼。
下王庄的村民住的也是土坯房,但每个生产队都有机井,可以抽出地下水浇灌,一口井一次能浇100多亩地,够温饱了。岳父家也不富足,王昶带去的十几只羊平时产仔卖肉,可供家里一样平常 开销。但跟曾记畔村相比,下王庄村人多地少,王昶岳父一家只有11亩地,王昶的两个女儿出生后,一各人人的口粮成了问题。1992年,王昶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曾记畔村,随身的工业只有一口锅。羊,一只也没有带回来。
回到曾记畔村没多久,王昶就带着家人去了永宁,在一家玻璃厂烧锅炉,一个月300元。其时,王昶的妻子避开妄想 生育,又生了一个男孩,在照顾三个孩子之外,再无余力事情,王昶的收入是一家五口的所有 生涯 泉源 。随后,2000年最小的儿子7岁时,为了孩子上学,王昶带着一家人又回到了曾记畔村。
回到村子里,除了收获 极不稳固 的农作物,王昶家主要的收入泉源 是挖野生甘草,一斤一角钱,两个成年人在荒滩上从日出挖到日暮,一天挖100多斤,卖10多元,一年能卖七八百元。卖完两口子笑得合不拢嘴,坐在炕上数钱,数了一遍又一遍。着实 王昶是想养羊的,事实上,这也是其时整个村子里许多人家唯一的增收渠道。
但王昶回到村里的200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上世纪80年月 ,由于 太过放牧,盐池县的沙化土地面积一度到达土地总面积的82.3%,因此,从2000年最先 ,盐池县提出“生态立县”战略,至2002年,实现周全 封山禁牧,提倡圈养滩羊。这意味着若是 养羊,除了买小羊羔,还需要造羊圈、买饲料,成本与散养时截然差异。
2006年的相助社借贷资金像一根救命的稻草,伸到了处于泥潭中的王昶眼前 。在那之前,他试过种种措施,都没有凑到钱。凭证 村里的划定,他第一年可以贷2000元,年化利息3.62%,年底若是 能结清本息,第二年可以继续贷。王昶记得,就是用那2000元,他盖了羊圈,买了15只母羊和1只公羊,用自家地里的玉米秆喂养,不到一年,就收获了一批小羊羔,赚回了第一笔资金。而且,有了羊群做抵押,年底王昶又找银行借了5000元,还掉村里相助社的2000元,不光获得了新一年的借贷资格,还用剩下的钱又买了20只母羊。
王昶不善言辞,说不出养羊有什么窍门,但确是实打实的养羊能手,从最初的15只羊,他的羊群从未出过灾病,一起 顺遂 地越滚越多。采访时,他家羊圈的滩羊数目 是230只,包罗100多只母羊,而这个数目 ,是他2019年卖掉100多只羊后的规模。事实上,从2017年最先 ,他每年卖羊的收入都凌驾20万元。用这些积贮,他为家里盖了新居 ,装修得跟都市商品房一样,还为儿子在盐池县城准备了婚房和轿车。
宁夏惠民小额信贷公司董事长龙治普。随着盐池经济的好转,他这几年的事情重心已经转向宁夏其他贫困地域
封山禁牧后的滩羊工业
王昶家的脱贫故事,听起来简朴而线性,但现实 上,支持 这个故事建设的当地扶贫探索,远比这个故事外貌泛起的重大 深挚 得多。
现在 养殖业收入占曾记畔村总收入的60%左右,其中大部门人家养的是滩羊,由蒙古绵羊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特征是尾长、身矮,一年一胎,一胎单只,一样平常 6至9个月就可出栏,体重多数在36~48斤。因肉质细嫩,风味突出,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都市,求过于供,价钱也一连 多年上涨。
盐池县养滩羊的传统由来已久。盐池县农业农村局滩羊站事情职员 孙永武告诉我,滩羊原本在宁夏全境养育较多,但徐徐地,此外地方改养了其他品种的羊,盐池成了仅剩的焦点保种区。最最先 ,这是无奈之举,缘故原由 是上世纪80年月 ,县里也想引入小尾寒羊,这种羊年产2胎,胎产2~6只,甚至8只,体重可以长到滩羊的两倍以上。但经由 较量 后发现,体格高峻的小尾寒羊在盐池的半荒原化牧场里觅食,采食效率远低于滩羊,基础吃不饱,不长肉。滩羊仍然是当地首选的养育品种。
虽然在宁夏滩羊有一定的着名 度,但生产数目 和效率不高,育肥周期又短,一旦价钱不稳固 ,养殖户就会遭到致命攻击。村里一位养殖户鲁永胜告诉我,2010年左右,滩羊的价钱还不到1000元一只,但2012年至2013年之间,突然就猛涨至1300元一只,随后又在2014年上半年蓦地 跌落到600元左右。因此,在那几年,鲁永胜家的羊群规模虽然已经到达200只以上,但连屋子都不敢建,依然住在20年前的窑洞里。他担忧,工业会一夜消逝 。
和其他羊肉比起来,滩羊最大的特点是膻味小,在传统吃羊较多的地域,如新疆、内蒙古并不受接待,相反,这一口胃 切合内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域消耗 者对羊肉的偏好。但地处西北,怎样 把滩羊作为标志性产物,输出到盐池甚至宁夏以外的蓬勃 地域,曾是恒久困扰盐池地方政府的问题。
滩羊的地理标志掩护产物称谓早在2006年就获得批准,但农民卖羊,依然是赶到市场上跟其他羊一起卖,体现不出什么差异,其价钱涨落也被牢牢 捆绑在行业之中,很难自力 。现实 上,其时除了滩羊,其他农牧产物也面临着相同情形 。唐丽霞记得,早在2010年以前,宁夏各地就已提出“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的农牧产物输出战略,但基本难以见到成效。
宁夏固原市三营镇传统的羊生意营业 市场,已往养殖户直接到市场生意营业 ,电商的兴起让该模式在部门地域徐徐发生改变
因此,从2009年最先 ,盐池县对滩羊工业加大投入。投入的第一步是指导 农户做尺度化养殖,半斜坡式,同时勉励相关的科研机构专门为滩羊研发饲草,建厂统一配送,对母羊举行 扩量,对公羊举行 投放。
在指导 尺度化养殖的同时,自2016年起,盐池县通过招标,与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院相助,对滩羊的公共品牌举行 建设。已往,在宁夏当地,大多数人都知道盐池的滩羊最好吃,而盐池人甚至对差异州里 的羊肉都有偏好,但在外地却鲜为人知。因此,从杭州G20峰会最先 ,盐池政府每年都市捉住 各大高端聚会会议的时机推介滩羊,使之成为“国宴”使用肉品,并借此宣传。在和一些高端旅馆 相助时,品牌推介也是盐池政府的主要 考量之一。
通过尺度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盐池政府为滩羊奠基了工业着名 度,2017年,盐池的国营企业滩羊整体 应运而生。金建仁是滩羊整体 的董事长,他告诉我,滩羊整体 的作用是为通俗 养殖户和终端消耗 者建设一个平台。在养殖户一端,滩羊整体 勉励养殖户与整体 签约,由整体 统一配送尺度牧草,在羊舍周围建设羊跑道,天天 上下战书 赶出滩羊运动两小时以上。这些羊舍都配上了直播摄像头,利便 整体 远程实时羁系羊舍的饲养情形 。
而那些没签约的通俗 养殖户,滩羊整体 则通过免费接种疫苗、佩带 芯片耳标完成溯源。耳标信息包罗羊的出生日期、养殖家庭和疫苗接种情形 。无法溯源信息的滩羊,滩羊整体 不会收购。但只要有耳标,切合尺度化养殖,滩羊整体 不光以市场最高价钱收购,同时还为每只滩羊津贴 30元。
集约化生产的优势还体现在其他方面。金建仁告诉我,今年疫情时代 ,滩羊整体 是盐池县最早复工的企业,在蹊径 封锁的情形 下,为养殖户前后送出了1500吨牧草。
除了在生产阶段把控好质量,滩羊整体 更主要 的使命 是,为盐池滩羊搭建销售系统 。金建仁告诉我,滩羊整体 现在 有三种销售模式:一种是直营店,在北京和银川各有一家店,主要做商品展示;一种是通过经销商销售 ,这一类羊肉主要去了高端餐厅或旅馆 ;第三种则是通过运营商与各线上平台如京东、盒马、美团等相助,这也是已往几年增添 最快的一个销售渠道。
在滩羊整体 的展览室里,事情职员 向我展示了一个冰柜的滩羊产物,凭证 各个部位,细腻 地分成了10个细分产物,包罗羔羊排段、羔羊外脊肉、法式小切等。这些产物是上海盒马鲜生店的滩羊专柜产物,其中最贵的法式小切,单价到达220元一斤,一份产物不足半斤。这着实 不切合盐池人吃羊的习惯,由于 当地住民 买羊总是买半只,或一条腿。对羊肉举行 云云 细腻 地支解,则是滩羊整体 建设后,专门派人去外地考察学习后研发的。
事实证实 ,这样的产物在一线都市深受接待。事情职员 说,光今年以来,这一柜产物就带来了3000万元的销售收入。恒久和一线都市的消耗 市场接触,滩羊整体 甚至还开发了新的销售模式——勉励客户通过微信小法式,定制认养全羊。认养的滩羊,客户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审查 饲养情形 ,甚至单独购置饲料喂养。这样的定制滩羊,价钱在1800至3000元一只,今年以来,已经有6000只这样的滩羊被高价预定了。定制的滩羊,到达约定宰杀期后,将由滩羊整体 宰杀,再凭证 客户的需求支解,连忙 降温到零下30℃锁鲜,然后全程冷链送出。从这个尚未通高铁的偏远县城出发,最快只需要两天,就能送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客户手中。
金建仁说,正是由于 有全工业链支持 和品牌效应,盐池滩羊现在 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远高于其他品种的羊肉。凭证 他们的视察,在2018年到2019年,滩羊出栏价钱比通俗 羊每公斤横跨10元以上,纵然非洲猪瘟整体推高了牛羊肉价钱后,盐池滩羊的出栏价钱依然比全品类的羊每公斤横跨5元。
9月16日,滩羊工业生长整体 的宰杀车间,客户可以从玻璃窗寓目羊肉处置赏罚 的全历程
信誉和时机
盐池滩羊的市场系统 是怎样 搭建的,王昶这样的小养殖户并不完全清晰 ,但他明确 的是,只要凭证 尺度勤恳养羊,生涯 就不会泛起大的妨害。不外有一点王昶算得清晰 ,现在 养羊跟10多年前纷歧样了,养殖户的规模若是 在100只以下,只能实现家庭收支平衡,若是 想要致富,养羊规模最少 得在100只以上。这就意味着,它已经是一门存在资金门槛的生意了,很容易将那些真正贫困的家庭拦在门外。
事实上,他曾经沾恩 的金融相助社正是为相识 决这一问题而恒久存在的。唐丽霞告诉我,曾记畔村的金融相助扶贫,最早着实 来自盐池1996年就最先 探索的小额信贷项目。
现在 的宁夏惠民小额信贷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治普是最早在当地探索这一模式的先行者。龙治普是盐池当地人,大学结业后被分配到当地事情,1994年最先 担任盐池县沙边子治沙研究基田主任,既主持治沙事情,也肩负着向导 当地农民脱贫的使命 。
在怎样 给贫困户发放资金上,他遇到过极端的例子。90年月 ,他在吴忠市下辖的另一个贫困县同心县考察,效果 看到一户农民住着两间土坯房,修建年限最少 有三四十年了,看起来摇摇欲坠,即将坍毁,但就在这两间寒酸的住房旁边,却盖着两间气派的砖木结构牛棚,没有牛,堆满杂物。
龙治普很不解,为什么要盖气派的牛棚,却不翻修住宅?效果 农户告诉他,盖牛棚政府有津贴 ,拿到津贴 后牛棚拆了,质料还能再卖几千元,比盖住宅划算多了。龙治普又问,既然牛棚都盖起来了,为什么不养牛呢?农户给他的回覆是,自己既没有钱买牛,也不明确 怎样 养牛,不想冒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金就不行以发放,由于 在1994年左右,龙治普跟一些外洋机构相助,曾向农民发放过小额信贷资金,他亲眼看到,有的农村妇女用1000元起步,酿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以是 主要 的是,资金怎样 发放。龙治普一最先 的探索 是,用一批30万元的小额信贷,设计成2万元一户贷出去,资助农户生长工业,6%的年化利率分10次,半年一次送还就可以了。但那次试验的效果 是,借贷的10多户农民,大部门都没有送还资金,由于 在他们的看法里,政府的扶贫资金就是无偿使用的。面临 这种失约 ,龙治普无计可施。
有了这次履历 ,龙治普最先 去外洋考察,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借贷模式,其焦点包罗几个方面:一是五户联保,结成借贷小组,配合完成借贷,小组成员之间虽然不肩负其他人的还债风险,但能识别出勤劳又有信誉的村民;二是以女性为借贷主体,由于 贫困地域的女性获得资源的渠道更少,也更有信誉;三是小额起步,第一年贷款1000元,在还贷的基础上,逐年提高贷款金额,最高不凌驾一年5000元(现在 一样平常 是一年5万元),这一金额设置的利益是,可以精准找到那些需要小额资金的真正贫困户。
事实证实 ,这一模式是乐成的,那些率先脱贫的农户会对周围人形成树模 效应。龙治普告诉我,谁人 最早从1000元起步的农村妇女,最后发动了一整个村的村民养猪,还建设了养猪协会。也就是从1996年最先 ,龙治普主推的这一小额信贷模式走向宁夏多个贫困县份甚至邻近 的甘肃,而曾记畔村正是龙治普早期相助试点的墟落 之一。唐丽霞提醒我,小额信贷模式的难堪 之处在于,在盐池当地培育了一个主要 的看法,就是扶贫资金也需要有偿使用。
正是在前期小额信贷的基础上,作为国家层面的金融扶贫试点村——曾记畔村的探索走出了更远的步子。朱玉国告诉我,村里最初的20万元相助资金同样是凭证 五户联保、2000元起步的模式借贷出去的,差异的是,联保组内的成员需要互担风险。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王昶这样的贫困家庭,无人愿意联保,因此朱玉国又设计了党员“一帮一”模式,这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差异的一点是,通俗 的小额信贷通常不会划定资金用途,而曾记畔村的相助社贷款则明确划定,借贷职员 必须将资金用来生长工业。为了只管 降低意外带来的风险,朱玉国还跟保险公司相助,开创了一种金融类保险。也就是当住民 乞贷 后,由村整体 凭证 千分之四的比例缴纳保险,当村民家的家庭支柱职员 泛起殒命 、大病等意外时,保险公司可代为还贷。
这一政策的泉源 是,2009年村里两个划分贷款5000元的村民因车祸去世,年底时,两家人照样都到村里送还了债务。这件事让朱玉国心里很是难受,原本用来扶贫的资金,由于 意外,反而让贫困家庭的财政雪上加霜。以是 昔时 年底,他到县城里的保险公司询问,是否可以给农民借债买保险。他记得,其时的保险公司基础没有这一险种,他重复跑了8趟,才最终见到保险公司的省一级向导 ,并建议对方研发了针对当地农民的金融险种。从那时最先 ,曾记畔村的乞贷 村民中,又有6人发生过意外,总乞贷 金额9万元,最终都由保险公司举行 了赔付。
为了让这一模式稳固 地施展 作用,朱玉国还在曾记畔村搭建了一个奇异 的金融信用系统 。和都市里的金融信用评级纷歧样,曾记畔村的住民 信用评级由三个部门组成:一是住民 每年的乞贷 是否认时还清了;二是住民 的乞贷 是否都用来生长工业了;三是全村村民匿名打分,是否诚信可靠,是否受苦 耐劳。
现在 ,除了村里的相助社,通俗 的金融机构在为曾记畔村村民发放贷款时,也会参考这一信用评级,其中信用品级到达A级的,年乞贷 最高可以到达15万元。正是借助这一金融相助系统 ,曾记畔村人有外出开修车铺的,有开剃头 店的,有做餐饮的,尚有 买半挂车跑运输的,由于 起步金额小,决议 了做这些生意,多数是从细小 的投资最先 稳步前进。
2019年,曾记畔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1万元,是2006年13倍多。朱玉国并不以为 所有人都需要投入滩羊工业,对他来说,理想的情形 是有支柱工业可供村民进入,也有资金支持村民外出闯荡,自行探索。在多年的小额借贷实践里,朱玉国视察到一个征象 ,每年12月5日至10日的约定还款期,第一天就来找他还钱的,永远是那些最贫困的家庭,他明确 这一行为的寄义,由于 贫困,他们越发珍惜哪怕细小 的信誉和时机。而这种自动 向上的愿望是朱玉国珍惜的,也是他的信心泉源 。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中国扶贫的蹊径 选择》,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