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口腔单纯性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发病年岁 : 6岁以下儿童较常见,尤其是6个月-2岁更多。前驱期:有接触史,潜在 期为4-7天,后泛起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流涎、拒食、急躁不安等。水疱期: 1-2日后口腔黏膜普遍 充血水肿,泛起成簇小水疱,疱壁较薄,不久溃破成溃疡。糜烂期: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熏染,形成假膜及结痂。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7-10天。复发性疱疹性口炎(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临床特点为:诱发因素:局部机械刺激、伤风、阳光照射等。损害以多个成簇的水疱最先 。损害总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相近 。有前驱症状:疲乏不适、灼痛、刺痛等。数小时内泛起水疱,随后破碎 、糜烂、结痂。【诊断与判别 诊断】
诊断要点:凭证 临床体现和涂片都可以作出诊断。判别 诊断(1)与球菌熏染性口炎判别 (2)与口炎型口疮判别 (3)与带状疱疹判别 (4)与手—足—口病判别 (5)与疱疹性咽峡炎判别 (6)与多形红斑判别 【治疗】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利巴韦林)2免疫调治剂3局部用药4物理疗法5对症和支持疗法(二) 口腔念珠菌病
念珠菌属熏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
【病因】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宿主防御功效降低。
念珠菌性口炎(eandidal stomatitis)(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2)急性红斑型(3)慢性肥厚型(4)慢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唇炎(eandidal cheilitis)。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治疗】
治疗原则: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病例及慢性念珠菌病常需辅以全身治疗。治疗要领:①局部治疗:(1)2%-4%碳酸氢钠溶液含漱或洗濯 局部。(2)洗必泰。(3)龙胆紫水溶液。②抗真菌药物治疗:⑴制霉菌素⑵咪康唑⑶克霉唑⑷酮康唑③免疫治疗:转移因子、胸腺肽、脂多糖④手术治疗(三)、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好发:口腔黏膜角化较差的区域。
特征:伶仃、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溃疡, 重复发作,有自限性,一样平常 为7~14日可愈合。
【病因】
①免疫功效异常
②心理因素
③遗传因素
④熏染因素
⑤营养缺乏
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
⑦微循环障碍
【临床体现】 凭证 溃疡巨细、深浅及数目差异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红、黄、凹、痛。)
1.轻型阿弗他溃疡(minor aphthous ulcer,MiAU)
2.重型阿弗他溃疡(m ajor aphthous ulcer,M-iAU)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herpetiform ulcer,HU)
【诊断与判别 诊断】
诊断要点口腔黏膜泛起伶仃、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边缘整齐,中央稍凹陷,外貌有一层淡黄色纤维素性假膜笼罩,刺激时有尖锐性疼痛,具有复发性,一样平常 无全身症状或较轻。病程有自限性。判别 诊断疱疹样口疮与疱疹性口炎的判别 腺周口疮与其它溃疡的判别 【治疗】(1)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熏染、促进愈合(2)全身治疗:对因治疗、镌汰 复发、促进愈合。【预后】本病预后优异 ,很少有严重的并发症,但迁延重复。(四) 、 口腔白斑病
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癌前病变。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病因】恒久的外来刺激、念珠菌熏染、微量元素(锰、锶、钙负相关)缺乏、维生素A、E的缺乏。微循环改变。免疫功效的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
【临床体现】
中年以上的男性多见,好发于颊部粘膜咬合线区域,主观症状:粗拙、涩感应自觉 痛、刺激痛。
分型及分期:
斑块状: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的斑块,外貌可有皲裂,平或横跨粘膜外貌,界线 清晰 ,触之柔软,不粗拙或略感粗拙。颗粒状:颗粒-结节状白斑,颊粘膜区多见,白色损害称颗粒状突起,粘膜外貌不平整,病损间粘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可有刺激痛、念珠菌熏染。皱纹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呈白色或垩白色,界线 清晰 ,外貌粗拙,似皱纹纸状,触之柔软,可有粗拙不适感或刺激痛,女性多见。疣状:呈乳白色,外貌粗拙、横跨粘膜外貌,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质稍硬,多见于牙槽脊、口底、唇、上腭。溃疡状:增厚的白色斑块有糜烂或溃疡。【诊断】
诊断要点:黏膜上的白色黑点、斑块,稍横跨黏膜,质地细密 ,在临床及病理上均不能被诊断为其它疾病。泛起下列情形 者有癌变倾向年岁 :较大者。性别:不吸烟的年轻女性。吸烟:时间长、烟量大者。部位: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部位。类型:疣状、颗粒状、溃疡型或糜烂型及伴有念珠菌熏染者。病理:伴有上皮异常增生者。时间:时间较父老。症状:有刺激性痛或自觉 性痛者。【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局部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五)、 口腔扁平苔藓 、
一种发生于口腔黏膜和皮肤、缘故原由 不明的非熏染性慢性浅在炎性病变。中年女性多见。
【病因】精神因素、内渗透 因素、免疫因素、熏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
【临床体现】
(一)口腔粘膜
1.以颊部多见(87.5%),对称性泛起。
2.基本病损:白色小丘疹组成的珠光白色条纹,相互交织成网状、树枝状、环状、斑块状。在此基础上泛起多病损如红斑、充血、糜烂、萎缩、水疱等。
3.自觉症状:粘膜的粗拙、烧灼、疼痛感、异物感。
4.病性顽固,病程长。
(二)皮肤病损
典型体现: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外貌有蜡样光泽,微横跨皮肤外貌,用放大镜视察,外貌可见有白色或乳白色带有光泽的小点或纵横交织细纹称Wickham纹。多见于四肢伸侧,左右对称。有骚痒、疼痛感。
(三)指(趾)甲病损
多见于拇指,甲板萎缩变薄,甲床显示红色针尖样的小点,压痛显着 ,或体现为增厚,甲板上有纵沟或脊,形成纵裂,坏死、脱落。
【治疗】 :1.心身调治 2.局部治疗 3.全身治疗 4.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