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28 17: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朱婳婧
在寸土寸金的温州焦点主城区举行 村社规模优化调整,难度远比想象大。
鹿城于今年4月尾 乐成把26个城中村改为社区、59个山区村缩减为24个,总撤并率达43.3%。在这场大厘革中,是怎样一步步地“啃”下硬骨头的?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一定水平上给出了谜底 。
他,以村为家,并村先并心
叶浩树就是一位坚持“先暖心,再并村”的90后驻村干部。为真正实现新村村与隔路相望的林山村的合并融合,他与村两委一起深入相识 、因村制宜,制订 有角度的方案先谋定尔后动;提倡以和为本、以心为上,架起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蹄疾步稳推进并村事情。
他所蹲点的新村村坐落于鹿城西片的藤桥镇南部,北靠渔藤公路,西接双藤公路,东依祖师山,100多户村民依山傍水而居,别有一番清静 悠远。虽然该村的300多名村民与林山村同根同源,多为同宗亲戚,但今年3月份听闻两村合并的风声后,不少村民有想法。
“合并后,我们村原来人就少,再选村干部,选不赢人多的村,没人替我们语言 ,我们还怎么服务?”有村民说,新村原衍生于林山村,但40多年来两村村民之间摩擦磕碰,他们以为 林山村的村民强势,担忧并村后会被欺压 。
作为驻村干部,叶浩树得知村民们的担忧后,迅速与村两委干部碰头研究,建设了两个并村攻坚组,以两位主职村干部为焦点,以并村意愿度为基准,针对并村意愿弱的户代表,责任包干到户,制订 了“调研、走访、座谈”三步走的方案。同时建设重点户协调组,约请 在新村村威望甚高的老村长出山,针对重点户头脑 记挂制订 相关化解方案。
“为作废 村民的记挂,我与村干部从上门拉家常到聊新村与林山的历史渊源,从家长里短到新村和林山村民之间交杂的亲戚关系,重复找村民谈心,解开他们的心结”,叶浩树说,心结解开了,村民才会真正在头脑 上接受并村、在态度上愿意并村、在行动上支持并村。
据相识 ,并村事情开展以来,叶浩树基本开启了“以村为家”的事情模式,白昼在村里调治研究,晚上在村民家里走访听意见,以便实时发现问题举行 梳理,交镇村规模优化调整向导 小组专题研判,争取在第一时间将相关问题给出反馈意见。
另外,叶浩树向导 并村攻坚组借助微信、横幅、果真信等形式,组织召开发动会、党员组长会、村民代表会等差异层面的聚会会议,把并村的重大意义讲深讲透,利害关系讲细讲全,政策内容讲清批注 ,增强村民对并村的明确 、支持和加入。
终于,今年4月15日,新村村近满票通过村规模优化调整方案。从呼声纷歧到高票支持,叶浩树体现,并村并不只是一个短期性的事情,要思量 到两村真正实现融合,必须做到并“心”营生 长,齐“心”促民生。他与林山村驻村干部协同作战,多次召开两村事情协调会,统筹两村问题,对两村村民体贴的连村公路、桥梁,两村提前相助,整体立项配合申报至镇城建办纳入墟落 公路建设,打响新村民生工程第一炮。
他,一言九鼎,真情聚民心
除了认真 的年轻驻村干部,“老驻村”也很给力,张天来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是张天来驻鹿城区南汇街道鱼鳞浃村的第6个年头。多亏了他,村情重大 的鱼鳞浃村也以高赞成率通过撤村方案,以后 大步迈向都市建制。
张天来所在的鱼鳞浃村是一个城中村,虽然不大,但因毗邻温州汽车南站、温州老火车站、鱼鳞浃村服装批发市场,存在服装市场安置难、农村经济相助社落地难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是下层治理的痛点。听闻撤村的新闻 ,鱼鳞浃村的村民们大多心生记挂,生怕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陈”、没人解决,制约当地生长。
而对此,张天来和村两委班子却仍是信心满满。张天来说,经由 多年的相处,他清晰 地知道村民们的想法,主要是对村规模优化调整相关政策的不熟悉不相识 所导致的,只要把政策批注 、问题说透,就能作废 村民们的记挂。这份政策解说的事情主要就落在张天来的身上。这两个月来,张天来时不时地穿梭在再熟悉不外的鱼鳞浃村各条背街小巷里,和村民们逐一 解说区里“事情剥离、解决同步”的事情思绪 ,告诉他们历史遗留问题将与撤村事情疏散开来,撤村并居势在必行,不因遗留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而阻止 撤村事情,也不只思量 事情推进而抛开问题不解决。口口相传,很快整个村子统一了意见。
“天来面临 村民永远是不怕贫困 、耐心谛听 ,尽己所能资助村民,以是 他说的话各人愿意听。”鱼鳞浃村村书记郑可爱这样说,有时间 ,张天来讲一句话比别人磨破嘴皮还管用。
鱼鳞浃的陈松清老伯说:“你去街上问问看,每小我私人 都熟悉 张天来。我们村里人叫他资助,三更 里他都市来。他语言 我们信得过。”在这个栖身 着282户1305人的鱼鳞浃村里,张天来这位驻村干部不仅坚持村党员组织生涯 会每场必到,做好村中党员的领路人,还深入村里与村民打成一片,做好村民的知心 人。
以是 ,谈到撤村事情的方式要领,张天来一时说不上来,会意一笑,“或许是将心比心吧”,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他们,吹起耳边风,“化”村为社区
此外,在鹿城区南汇街道上田村推进撤村并居事情时,更是有一群道不尽名字的起劲 分子,早早“吹起耳边风”,厘清村情民意,让上田村如东风化雨般迈入社区生涯 ,融入都市治理系统 。
有着近70年历史的上田村是市行政中央 所在地,容纳世纪广场、科技馆、博物馆等多处重点都市地标,土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梅宅、黄宅、上田三个自然村组成,拥有6535名村民,是温州市第一大城中村。由于村大人多,上田村村改社区事情开展起来相当不易,没有人敢打包票。在驻村干部蔡峰看来,要做好6000余人的头脑 事情,必须发动更多群众。
早在去年底,驻村干部、村两委及相关事情职员 十余人通过多次村里党员聚会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率先告竣一致共识——作废 “村”字,六个“稳固 ”,土话土讲,宣传到位。近半年来,上田百余名党员、村民代表有意无意地在全村各大村民群集 处,谛听 群众心声,转达上级政策,凝聚民心民情。“我们不是一小我私人 ,而是一群人,好几个月的时间,饭后在群众耳边‘吹吹风’,一点一点地让各人肯听、明确 这个事”,上田村村支书贾静武说,逐渐的,村民们理顺并消除了关于村整体 资产、子女就学、拆迁安置等利益相关问题的疑惑,可以放心吃下放心丸。
为确保撤村推进实效,村两委班子、党员领衔包干,分户逐一摸底,谈心谈话,下足功夫,扭转个体人“看一看、等一等、缓一缓”的张望态度。
终于,4月21日,这个都市中央 区生齿 最多的第一城中村正式离别历史舞台,重绘都市建设新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