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稳固 生长“三农”事情,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月21日以来,我省开展2022年万名干手下 乡宣讲运动宛如春日之风,吹进高原每个角落,滋润着农牧民心田。
一个月的时间,全省一万多名干部深入广袤野外 、农家炕头、辽阔草原……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现实 行动践行了一心一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墟落 振兴和社会协调 稳固 奠基坚实基础。
全笼罩全加入,科学对接迅速到位
2月22日一大早,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龙尕尔村拉开了宣讲序幕。牧民们围在宣讲政策的乡妇联主席卡学身边,议论着今年的好政策。
“在墟落 振兴方面今年国家尚有 许多的政策支持,这也越发坚定了我们生长畜牧工业的信心。”龙尕尔村牧民仁青卓玛说。
为了迅速开展宣讲事情,甘德县青珍乡组织各村妇女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愿 者,组成“巾帼马背宣讲队”,团结 牧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前往交通、信息闭塞的牧民群众家中面扑面 交流,解说一号文件精神。
连日来,果洛州玛沁、甘德、达日等地第一时间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各州里 ,通过马背宣讲队、摩托车宣讲队进村入户,用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讲,将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和墟落 振兴各项惠农政策送到草原深处、牧户家中。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上庄村,宣讲队员团结 宣讲事情,入户举行 防返贫监测、防灾减灾排查,实时消除种种隐患。吾屯上庄村村民周太听了以后大受启发:“前两天中央一号文件宣布我有许多几何不懂的地方,这不,宣讲队的队员第一时间下来解说,用简朴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解说怎样 确保粮食清静 ,怎样 防止返贫等,让我们听得懂,也给了我们继续起劲 的信心。”
黄南州接纳“双帮”形式,抽调137家州市县单元、274名宣讲职员 深入全州137个行政村开展集中宣讲,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保证2—3名宣讲干部,实现宣讲全笼罩。
起劲 买通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黎民家”,推动一号文件精神走深走实。在全省发动会后,各市州派事情组成员迅速转变角色,许多同志放弃周末休息,连忙 投入到下层事情中,使省委省政府的决议 部署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落实。
转作风创方式,真融合见实效
“阿爸阿娘快来听,一号文件传党音。党和政府爱三农,二十三年不中止 。今年主要有点啥,好好听我讲一讲”。这是省政府办公厅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石山乡下丰积村宣讲队创新宣讲方式,团结 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及村里的生长现实 ,自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用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能体会 的语言传党音、讲政策,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实现情绪 共识,让宣讲有声有色。
除了顺口溜,下丰积村、小沟村事情队还制作《一图看懂一号文件》图解页,西坡村、石板滩村事情队编印了一号文件宣传口袋书。同时,组织开展“彰显巾帼风范、助推墟落 振兴”手工艺品展,展出本村妇女手工刺绣、针织作品百余件,群众在浏览 和赞叹细腻 的艺术品时,集中讨论怎样 生长特色工业、推动墟落 振兴等话题,展示了新时代宽大妇女起劲 加入墟落 振兴的新面目 。
党的好政策要在下层着花 效果 ,就要让农牧民真正读懂政策,创新转达 声音的方式成了宣讲运动的主要 方面。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线上充实验 展 “人文河阴”微信民众号、村组微信群等新媒体优势,一连 转发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内容及精神解读信息;线下充实使用 大喇叭、村委会广场LED显示屏、果真栏、横幅等载体和文艺轻骑兵“文化下乡”运动,宣讲一号文件精神和各项惠民政策。
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抽调驻村事情队等48人组建21个宣讲小分队,借鉴“板凳会”“炕头会”“田间会”“文艺会”等方式开展宣讲运动,施展 好民间艺术社的作用,宣讲更接地气、群众更易接受。
而这些只是我省宽大下层干部在下沉一线中转变作风、创新方式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万名干手下 乡宣讲运动开展以来,一系列内容富厚、形式多样的干手下 乡运动,把牢靠 拓展脱贫攻坚效果 、周全 推进墟落 振兴等与农牧民亲自 利益亲近 相关的政策行动 原原本本宣传到村社,为改善农牧民生涯 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充实调动群众生长生产的起劲 性和缔造性。据统计,宣讲时代 ,全省共召开党员会、群众会、村委会、座谈会等1.07万次,参会群众达99.2万人(次),张贴悬挂横幅口号 3万余条,微信、抖音、QQ群推送信息1.8万余条。
解难题促生长,接地气增才干
“多亏了宣讲干部,我们现在也能就业了。”记者在采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时,村民杨玉春兴奋地说,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历程中,许多村民向乌兰县农牧局和墟落 振兴局的宣讲干部表达了想通过干家务增添 收入的想法。为此,宣讲干部协助村委会建设了“赛纳村家政服务公司”,为村里年岁 大、没手艺 ,无法出远门务工的村民提供了事情,也增添 了收入。
据相识 ,现在 ,全村50余人接受了专业家政服务培训,实现了村民村内就近就业17人。仅十几天,人均增收2500元,村整体 增收1万元。
“只有针对农村现实 ,深入相识 农民所思、所盼、所想,尊重他们的意愿,妄想 生长思绪 ,才气更好地勉励他们的劲头。”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宣讲干部任廷钢说。
谛听 群众心声,尊重他们的生长意愿,用现实 行动助力墟落 振兴,已成为海西州乌兰县“一号文件”宣讲干部们的共识。
没有任何一种基本,比扎根群众更坚实。
3月2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唐沙一村村民冶海买的农田里,一场独具匠心的宣讲正在举行 。宣讲队员一边指导春耕生产,一边宣讲文件精神,为忙着春耕备播的老黎民送来了新春的第一份政策、科技大礼包。
海东市化隆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张海忠边视察土地墒情边对农户说:“咱们现在大部门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要求每亩施有机肥100公斤,凭证 这个尺度来施肥就可以了。”
化隆县围绕讲政策、送服务、促振兴、保稳固 四个方面,团结 当前春耕生产现实 ,自动 将“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举行 “田间学习、地头授课”,宽大党员干部实事求是 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与老黎民同劳动、讲政策、拉家常、解难题,宣传党的政策,转达 党的温暖。
自运动开展以来,西宁市各宣讲队注重在宣讲的历程中发现难题、解决难题,以“做”促“讲”,“讲”“做”团结 ,既当宣讲员,又做服务员,在服务群众中将宣讲向纵深推进。阻止 现在 ,全市共发放种种宣讲资料1.2万册,召开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等900余次,涉及群众20余万人次,为民解难题240件,重点围绕疫情防控、防诈宣传、春耕生产等重点事情集中开展宣传运动。
今年是我省一连 19年开展万名干手下 乡宣讲运动,已经成为宣传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农牧区科技生长、协调 稳固 、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和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 载体。万名干部在生产一线更贴近农牧民,在第一时间为他们解难题破疑惑,带着情绪 深入下层一线,为周全 推进墟落 振兴孝顺 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