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皮肤总面积约1.5-2㎡,重量约占体重的16%(约为头部重量占比的两倍),厚度(皮下组织除外)约为0.5-4.0mm。
皮肤的PH值介于4.0-7.0之间,含水量约10%-30%。
生物课曾学过,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各个组织结构和每类细胞均有自己的分工,组成了一个有机完整的生态系统。
表皮层及相关组织:皮肤盾防示意图
角质层(防护盾):5-15层,水分15%,无细胞核无活性,充满角质卵白。板层状,细密 、坚韧。
透明层:2-3层核殒命 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角母卵白。防止水分、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又称屏障带,只位于手掌和脚掌。
颗粒层(持盾兵):3-5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退化,胶质颗粒形成。
角质颗粒对阳光起阻挡作用,同时含有的晶样角素,好比下图玻璃碎片,可折射紫外线,是皮肤阻挡阳光中紫外线危险 的主要 屏障。
颗粒层与碎玻璃折射比喻图
晶样角素极易被盐、碱破损 ,只存在弱酸及保湿的情形 ,而晶样角素也随年岁 的增添 而逐渐镌汰 。
有棘层(辅助兵):4-10层多边形棘细胞,含富厚的游离核糖体,能快速合成;浅层含朗格汉斯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表皮最厚一层,加入创伤修复。
基底层(支援兵):又称生发层,附着在基底膜,矮柱状基内情 胞组成。表皮干细胞,能一直 分化成种种表皮细胞。含玄色素细胞(防御紫外线,天生 玄色素)和梅克尔细胞(机械刺激敏感)。
基内情 胞间夹杂的玄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内情 胞的4%-10%,能发生玄色素(色素颗粒),决议 着皮肤颜色的深浅,是皮肤抵御紫外线的另一道防线。
皮肤表皮层防护示意图
基底膜(后勤兵):基底层与真皮之间,通过半桥粒和其他牢靠 卵白质(层黏卵白、基底膜糖卵白和Ⅳ型胶原卵白)与真皮相连。
表皮层细胞从基底层形成到向上迁徙 转变 ,直至角质化脱落,整个历程约28天(其中自基内情 胞破碎 后到颗粒层最上层约为14天,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约为14天。细胞破碎 一样平常 为19天)。
皮肤表皮细胞进化及含水量图
角质层结构:
化学因素 :丝聚卵白、兜甲卵白、内被卵白等(占角质套膜中80%的卵白),之间相互交联,成为不溶性致密结构;角质鞘之间为脂类,形成砖墙样结构。
皮脂膜:角质层最外层为皮脂膜,由皮脂腺渗透 的油脂和汗腺渗透 的汗水,经空气乳化后形成的弱酸性掩护膜,保温,保湿及抑菌;防止皮肤水分过快蒸发,锁住皮肤水分;同时防止外界水分过量进入人体。
皮肤角质层结构图
脂性基质:脂性基质为中性脂肪,处于角质层细胞间,主要因素 为脂质双分子层(脂质群集 形成的形式,疏水性的脂肪酸在内里 而极性头朝外)和自然 保湿因子(丝聚合卵白:角化细胞内崩解而发生的亲水性吸湿物质)。
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图
皮肤的自调治保湿性能很洪流平上基于脂质双分子层的屏障作用(角化细胞通过脂肪酸的粘合,会形成一种“砖混”结构的细胞墙)。而皮肤的吸水能力主要由自然 保湿因子(NMF)决议 (当皮肤含水量镌汰 时,皮肤就会启动一些列生物历程把丝聚卵白剖析为氨基酸)。
角质细胞(脱水后)的20%-30%都是自然 保湿因子(NMF),化学组成如下:
自然 保湿因子化学因素 图
当角质层中水分保持量在10%~20%时,皮肤张紧,富有弹性,是最理想的状态。
护肤品保湿的生物学原理:
皮肤保湿不光单靠自然 保湿因子,还要靠细胞间隙的脂性基质和皮脂等油性因素 ,此外存在于真皮内的、起保水作用的粘多糖类也施展 了主要 作用,这些配合组成了人皮肤的自然 保湿系统。就像沼泽,除了一直 地水源增补外,植被、土壤甚至动物等也起了主要 作用,配合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圈。
皮肤保湿类比沼泽湿舆图
保湿、滋润与皮肤角化代谢历程相互影响:皮肤的干燥与老化,与保湿因子NMF的保湿性下降有关;而皮肤干燥、老化反过来有使皮肤的代谢杂乱 。优质的保湿化妆品可以改善皮肤角化代谢历程,使残存于角质细胞中的细胞核消逝 ,从而使角化历程恢复正常。
皮肤水分补护剖析 图
真皮层及相关组织: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厚度一样平常 在1-2mm,支持 皮肤并执行大多数皮肤功效。
真皮层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发生的纤维、基质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隶属器及其他细胞因素 。
皮肤真皮结构图
乳头层:是靠近表皮的薄层松散 结缔组织。含有富厚的毛细血管和游离的神经末梢;在手指等部位乳头层内含较多的触觉小体。
整个乳头层就像喀斯专程 貌,呈波纹凹凸起状,与表皮下沉的钉突相互交织融合,利于增大真皮层细胞液和神经末梢与基底膜的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的传输和防御细胞进入表皮层,并增添 真皮层和表皮层的牢靠 毗连 。
皮肤如图与喀斯专程 貌类比图
网织层:主要由粗大的胶原纤维,较多的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
弹力纤维的回缩性,可使皮肤在舒展 后恢复正常,若是 弹力纤维异常,皮肤呈松驰状态,并泛起皱纹。
皮肤真皮层分层图
真皮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因素 组成,以纤维因素 为主,纤维之间仅有少量基质和细胞因素 。
胶原纤维:主要化学因素 是胶原卵白(18种氨基酸组成),是真皮纤维中的主要因素 (约占95%);其直径2~15μm,多呈束状,被以为 与皮肤老化关系最为亲近 的真皮有形因素 。
网状纤维:是稚子 、纤细的未成熟胶原纤维,直径0.2~1.0μm,仅见于表皮下、皮脂腺、毛细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围。
弹力纤维:由胶原纤维和弹力卵白组成,直径1~3μm,呈细束,多与胶原纤维交织缠绕。
基质:由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黏多糖和卵白质组成的复合物组成,即卵白多糖;充填于胶原纤维及纤维束间隙和细胞间,具有亲水性。
基质主要含非硫酸盐酸性黏多糖,例如玻璃酸(又称玻尿酸或透明质酸),正常皮肤中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是其1000倍的水。透明质酸资助皮肤从体内及皮肤表层吸得水分,增强皮肤长时间的保水能力。吸收水分后,使得弹力纤维及胶原卵白处在充满湿润的情形 中,皮肤因此具有了弹性。
透明质酸从25岁以后就最先 流失,30岁时只剩下幼年期65%,60岁时只剩下25%;水分也会随着透明质酸而散失,失去弹性与光泽,恒久下来便泛起皱纹的老化征象 。
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其次为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噬色素细胞等,尚有 少量淋巴细胞和白细胞。
皮肤的免疫反映主要发生于真皮,当细菌入侵时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映和超敏反映。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其中含有血管、汗腺、皮脂腺、毛囊、淋巴管和神经。
皮下脂肪层泉源 于中胚层,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有一定弹性,可缓和处来外来攻击,起到掩护机体的作用,并供应身体储存热量,是皮肤种种组织和内脏器官的一道屏障。脂肪组织的数目 在差异的个体、性别年岁 ,以及统一 个体的差异部位都有较大的差异。
皮下组织脂肪的几多,决议 人的胖瘦,过胖影响美容与康健,过瘦使皮肤松懈 ,缺乏光泽,显得苍老。
皮肤隶属器:皮肤隶属器包罗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
毛发:分两部门,露在皮肤以外的部门为毛干,埋在皮肤内的为毛根;毛根最后 膨大部门为行乳头,它含富厚的血管和神经,以维持毛发的营养和天生 。
皮肤毛发及相关组织结构图
毛根在皮肤内被管状囊所包绕,这囊叫毛囊。在毛囊的一侧有一束斜行的平滑肌叫立毛肌。立毛肌的一端连于毛囊,另一端附着于真皮的浅层,呈倾斜的偏向。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短 时可使毛发直立 ,引起皮肤泛起鸡皮的征象 。
人体有毛发500万根。头部毛发最密,共约10—20万根,手背最希罕 ;人的髯毛约有1.5万根。 毛发的寿命通常2—4年,休止期1—3个月再生长新毛。成人天天 可脱落50—100根。
皮脂腺: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启齿 于毛囊漏斗部,分腺体及导管两部门,在毛囊上1/3处。
皮肤皮脂问题示意图
皮脂腺渗透 的游离脂肪酸可抑菌,皮脂可滋润皮肤,防止水分蒸发。渗透 过盛时,皮肤油腻、粗拙和毛孔粗大,长粉刺和发生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等;渗透 过少导致皮肤干燥、脱屑、缺乏光泽、易老化、皮脂腺的渗透 与皮肤性子 有着亲近 关系。
皮肤皮脂腺剖析 图
汗腺:汗腺分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
皮肤汗腺图
小汗腺:位于真皮下层,由腺体、导管和汗孔三部门组成,直接启齿 于皮肤外貌,约有200万—300万个小汗腺。
小汗腺的渗透 和渗透 主要起着调治体温的作用,其次尚有 柔化角质层和杀菌等作用。倾轧 的汗液99%以上为水,其它为氯化物、糖原、粘卵白和尿素等。
大汗腺(顶泌汗腺):直接启齿 于毛囊处,渗透 物剖析为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和硫化物。大汗腺主要漫衍于腋下,肚脐、乳晕、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有异味,微黄,易熏染。
汗液有协助肾脏渗透 体内废物的功效。
皮肤的其他功效:新陈代谢:皮肤细胞有破碎 滋生 、更新代谢的能力。皮肤的新陈代谢功效在晚上10点至破晓 2点之间最为活跃,在此时代 保证优异 的睡眠对养颜大有利益。
皮肤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们不仅使皮肤丰满滋润 ,还为整个肌体运动提供能量,可以增补血液中的水分或储存人体多余的水分;皮肤是糖的储库,能调治血糖的浓度,以保持血糖的正常。
温度调治:皮肤的体温调治作用主要体现在散热上。皮肤散热占总散热量的90% 。
(1)血管神经性体温调治:皮肤的调治作用是体温调治中枢,控制皮肤血管的舒缩运动,细腻 地调治皮肤浅层的血流量,以增添 或镌汰 由体表散发的热量。
(2) 皮肤的散热调治:从皮肤散热的物理学机制有四种,即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①辐射:皮肤外貌向周围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皮肤与情形 间的温差越大,或机体有用 辐射面积越大时,辐射散热量就越多。②对流:情形 空气温度低或空气移动快时,对流散热的效果也随之增强。③传导:机体深部的热量以传导的方式移动到机体表层皮肤,再由皮肤直接传导给同它接触的物体。④蒸发:蒸发分为不显性出汗和显性出汗二种途径。水酿成蒸汽时需要热,以是 皮肤外貌水分蒸发时可使皮肤冷却。
吸收途径:皮肤吸收一样平常 有三个途径。
(1)使角质层软化,渗透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通过表皮其它各层。
(2)大分子及不易渗透的水溶性物质只有少量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
(3)少量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而渗透进入。
自由基损害皮肤的原理:细胞的大分子含有成双配对的电子,这是这些分子稳固 的基础。若是 失去一个电子,电子就不再成“对”,分子就酿成不稳固 的“自由基”。
自由基形成示意图
自由基极为活跃。为了重归稳固 状态,自由基就“抢”其他分子的电子来配对,在化学上就是“氧化应激反映”。
人身细胞及周边组织液中的正常新陈代谢也能发生微量的自由基,它是机体不行缺少的活性信号因子。机体内有自动扫除 自由基的抗氧化系统,可以实时扫除 多余的自由基,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但有害和过量发生的自由基,若是 得不到实时扫除 ,就可破损 生命攸关的物质,包罗DNA、卵白质、脂质等,对机体造成重大 危险 。
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有三个面:一、使细胞膜被破损 ;二、使血清抗卵白酶失去活性;三、损伤基因导致细胞变异的泛起和蓄积。
皮肤自由基形成缘故原由 图
现在 ,最清静 的去自由基要领是通过食物,主要是含有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和E、胡萝卜素、卵磷脂、富硒类食物,其中以水果和青菜为主。
扫除 自由基需要抗氧化,以减缓细胞和组织中物质的剖析。化妆品中常见抗氧化的化合物有辅酶Q10、生物类黄酮(维生素P)、维生素E、维生素C、硒、阝一胡萝卜素(Va前体)、番茄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自然 虾青素(类胡
萝卜素,最强的抗氧化剂)、茶多酚、金属硫卵白(MT)、谷胱甘肽等。
超氧化物歧化酶(又称SOD)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活性卵白酶,是自由基扫除 剂,它普遍 存在于生物体的种种组织中,可是 SOD不稳固 、分子较大而难吸收,影响了它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效果。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它的三大功效是抗氧化、促进雄性或雌性激素渗透 、增添 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诚少玄色素天生 量(美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