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巨龙:2006年,在河南省汝阳县三屯-刘店一带数十平方公里规模内,发现了恐龙化石点30余处。其中一具恐龙化石,长度有18米,光一根脚趾就有20厘米长,前肢较长,肩部高度为6米,肩宽达3米;臀部高度为5.1米,臀宽达2.8米,而头部高度则有8米左右。它是现在 已知亚洲体腔大,即高峻、形状 肥胖的恐龙,堪称“亚洲龙王”。(图片来自 IC photo)
顾氏小盗龙:顾氏小盗龙是现在 发现的第一批会飞的恐龙,正型标本全长仅约77厘米,食性为肉食。躯干相对较短,仅为后肢长的44%~50%,尾比身体长;其以桡骨具突出的二头肌结节、前肢第Ⅰ指很短、单一胸骨平且大、耻骨强烈弯曲、胫骨拱曲等可与赵氏小盗龙相区分。顾氏小盗龙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身体上除了发育着绒羽状羽毛外,在其前、后肢及尾后部还发育着很是长的扇形飞羽或尾羽。(图片来自 IC photo)
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生涯 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最先 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命名 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最初骨架巨细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后腿较长,相宜 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研究发现,中华龙鸟全身笼罩着黄褐色和橙色相间的羽毛,而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的。(图片来自 IC photo)
太白华阳龙:太白华阳龙是一种中等巨细的原始剑龙,体长4.3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颈子较短,前肢大大短于后肢,但四足着地行走。背部两列骨板较量 小,形状多变,尾端具两对板状尾刺。现有标本陈列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中,这具标本是现在 天下 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完整剑龙骨架。(图片来自 IC photo)
巨型山东龙:巨型山东龙属于恐龙类中的鸟臀目恐龙,是1964年8月在山东诸城吕标乡的龙骨涧发现,重新到尾有15m长,站起来有8m高,是迄今为止天下 上发现的体形最高峻的鸭嘴龙。特点是嘴宽而扁,很象鸭喙。头骨长,顶面较平,头后部较宽,齿骨牙列较长,有六十个齿沟。以两腿行走,前肢相对较小,后肢粗壮,趾间有蹼,并有一条很长的大尾巴。(图片来自 IC photo)
马门溪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判断 ,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快要7米。它的颈特殊 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图片来自 IC photo)
棘鼻青岛龙:棘鼻青岛龙是一种恐龙,生涯 于白垩纪晚期,身长为6.62米,身高4.9米,在鼻骨上相当靠后的地方长着的一条带棱的棒状棘,很像独角兽的角,从两眼之间直直地向前伸出,它不善于奔跑,又缺乏自卫武器,只适合在淡水湖泊生涯 。其化石被发现于中国山东省莱阳市的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内,是中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是中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图片来自 IC photo)
千禧中国鸟龙:中国鸟龙,是种驰龙科的有羽毛恐龙,驰龙科是一群迅速 的肉食性恐龙,拥有镰刀状的第二趾爪,也包罗恐爪龙与犹他盗龙等属。1999年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的义县组,是有羽毛恐龙中最靠近 鸟类的一种,年月 为下白垩纪的中巴列姆阶,约1亿2500万年前,使它们成为最早、最原始的驰龙科恐龙之一。200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千禧中国鸟龙是天下 上第一种能够渗透 毒液的恐龙。(图片来自 IC photo)
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生涯 于侏罗纪早到中期的中国西南部。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是中国所掘客最古老的恐龙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掘客的板龙极为神似。它体形轻盈 ,长约4至5米,有小而不太伸长的头骨,眼眶圆大,尾巴结实,手和足的第一指特殊 发育,口中上下至少有25颗牙齿,这些牙齿形状与树叶相似,前后边缘有细小 的锯齿。(图片来自 IC photo)
黑龙江满洲龙:黑龙江满洲龙是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满洲龙属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8米,生涯 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域,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从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一连 到我国举行 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掘客,收罗到一批恐龙化石。他们把采到的化石举行 了修理,并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模子 ,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图片来自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