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骨科小锤子
链接:
泉源 :头条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皮肤癣菌熏染手指屈面、指间及手掌侧皮肤称手癣(tinea manus);熏染足趾间、足底、足跟、足侧缘称足癣(tinea pedis)。手的运动规模较大,身体其他部位有癣难免搔抓,故用手搔抓足癣部位是引起手癣的主要缘故原由 ,手癣常为单侧,足癣常为双侧。
【病因和临床体现】
手足癣的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絮状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手足癣在儿童相对少见,青春期以后发病率增添 ,男女比例无显着 差异。临床一样平常 分为三型:
1.水疱型 在掌心、指侧或趾间、足底、足侧发生针头至绿豆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发亮、较厚、内容清亮 ,不易破碎 ,水疱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的糜烂面,可继发细菌熏染。水疱自行干燥后形成白色点状及环形鳞屑。有差异水平的炎症和瘙痒。主要发生在夏日 ,发病除与真菌的种类(须癣毛癣菌更易引起此型)有关外,还与机体的失常反映有关。易引起癣菌疹,即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多数的丘疹或水疱。
2.角化太过型 多见,为片状红斑,伴角质弥漫性变厚、粗拙、脱屑,外貌覆有鳞屑,边缘尚清晰 ,中央 纹理较量 显著,触之有粗拙感。在虎口处或足跟部形成较深的裂隙和鳞屑,疼痛出血。可向手背或足背生长,形成有鳞屑的斑片。大多干燥无汗。
3.浸渍糜烂型 又称间擦型。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基底湿润潮红,糜烂渗液,与念珠菌所致的指间糜烂相似。足的病变常发生在第三、四趾和第四、五趾缝间。由于该处皮肤较薄嫩,相互细密 接触,不透气,易湿润,局部皮肤浸渍发白,呈腐皮状,揭开腐皮见鲜红色的糜烂面甚至裂隙,伴渗液,继发细菌熏染、化脓,形成溃疡。有时发出恶臭,瘙痒难忍。可因搔抓引起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或丹毒,足部疼痛红肿,影响下肢运动。
手癣的临床分型没有足癣显着 ,主要体现为水疱型(或湿疹样型)和角化太过型。统一 手足癣患者在差异时期可以某一型为主,如夏日 体现为水疱型,冬季体现为角化太过型。
【诊断和判别 诊断】
凭证 临床体现,团结 真菌镜检和作育 可确定诊断,但需与汗疱疹、慢性湿疹、掌跖脓疱病等判别 。
【治疗】
一样平常 使用咪唑类溶液或霜剂,亦可用水杨酸制剂等,1~2次/日。对皮损干燥甚至皲裂者,可用软膏。外用药应在洗手或洗足以后睡觉前涂搽,以延伸 药物作用时间。须要时势 部封包。
对单纯外用药效果欠好者,适口 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伊曲康唑0.2~0.4g/d,连服一周;特比萘芬0.25g/d,连服一周;氟康唑0.15g,1次/周,连服3~4次。上述药物对肝功效副作用稍微 ,但既往有肝脏病史者应慎用,须要时监测肝功效。
如湿疹样改变继发熏染时,应首先治疗继发熏染。局部用1:5000高锰酸钾、0.5%醋酸铅、0.1%雷佛奴尔或将聚维酮碘溶液稀释10倍后浸泡20分钟左右,或逐日 用上述药物之一湿敷2~3次,待渗透 好转后再逐渐试用刺激性小的抗真菌霜剂。对角化太过型应用渗透性较量 强、药物浓度较量 高的剂型如复方水杨酸软膏,先用10%水杨酸软膏厚涂,外用塑料膜封包,每晚一次,使其角质剥脱。对足底多汗、有恶臭者,可先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然后外用抗真菌药。
影响手足癣疗效的因素许多。致病癣菌漫衍的普遍 性和撒播 途径的多样性决议 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恒久性。在治疗同时还应接纳预防措施,注重 小我私人 卫生,勤换袜子,不与其他人共用浴具等以免交织熏染,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手足癣要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