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
【编者按】1899年仲夏,斯文·赫定(Sven Hedin)开启了他的第四次亚洲探险,这次旅程的目的地是神秘的东方圣城—拉萨。探险从斯德哥尔摩开启,一起 向东,经转奥什,翻越群山,抵达喀什,并试图重新疆境内进入西藏。在缺少足够资料的情形 下,斯文·赫定同他的旅队一起在中国西域的辽阔土地上缓慢前行,搭乘简陋的船只在塔里木河漂流前行,挑战 “殒命 之地”塔克拉玛干的沙海和酷寒,误打误撞进入罗布泊,学习当地歌谣...... 因他走过了中国西域大片空缺 区域和发现楼兰古城,斯文·赫定也在天下 探险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斯文·赫定 Sven Hedin Foundation 图
第四次的亚洲之行都由他本人纪录了下来,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今年出书的《穿越亚洲要地》以上下卷形式,完整泛起了探险家从1899年12月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1901年12月考察西藏宽大地域之间的所见所闻,这也是海内首次完整引进斯文·赫定第四次亚洲探险全纪录。
《穿越亚洲要地》上下卷,[瑞典] 斯文·赫定 著,林晓云 译,后浪丨广东旅游出书社,2021年6月
经出书社授权,本文摘录下卷中他和他的团队考察古罗布泊风貌时履历 。
3月3日的早晨清新凉爽 ; 由于有东风,白昼的热度从没有让人感应太不惬意 。 凭证 我的丈量,我们再走8.75英里的路就能抵达我们所寻找的谁人 遗址。我们走得很慢,仔细视察周围 ,生怕错过那遗址。最终沙格杜尔在我们的左方看到两座屋子的废墟。
东边的那一座有21.25平方英尺,它的墙壁有3.25英尺厚,是用方砖或烧制的土坯制作的。另一座屋子则是用木头搭建的,因时光流逝现在已经腐朽得很厉害;不外仍然有足够的部门残存下来,使人能看出它曾有85.25英尺长,与另一座屋子一样宽。在较大的谁人 院子里,我们发现一个小炮的弹丸、一个形如桨架的黄铜物件、一些中国钱币和两三个红色的陶瓷杯子。
再往前走一小段,我的舆图显示距离我们寻找的地方已经很是近了。于是我停下来,让所有的人都去周围 征采 ,他们脱离 了几个小时。斜阳 西下时,我决议 去一个夯土制作的塔楼下面扎营。这塔楼屹立在我们其时所在地往东一小时的地方。但由于有陡峭难走的土垄和雅丹挡在眼前 ,我们抵达那里时天色已晚。我带着绳子和一把斧子爬上塔楼的顶上。这个修建物是围着一个由木头椽子、树枝和芦苇制成的框架制作起来的。我在塔楼顶上点起一堆火,作为各人的灯塔。
这时众人最先 一连 不断 地返回。其中两人发现了另一个很高的夯土塔楼(tora), 周围 是几座衡宇的废墟。作为这一发现的证据,他们带回来一些谷物、一条生锈的锁链、一盏铜灯、钱币、陶器残片和一个大杯子。他们建议我们应该把那里看成考察基地。因此第二天日出时,我们转移到谁人 新的塔楼,在它的西南方扎下营地,这样纵然有风暴来临,我们也有个遮蔽。我们把冰块口袋放在一个黏土台地下面一个用木条搭成的架子上。那台地朝北方倾斜着。
第一个土塔楼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后浪提供 图注均为原文
我把第一天用于天文视察,而其他人则在周围 四处寻找。同时我还从塔楼顶上拍了两三张照片。这些照片比任何文字形貌 都更有助于读者相识 谁人 地方的情形 。那里的视野很坦荡 ,而且情形 十分奇异 。荒原上全是 边缘齐刷刷的破碎台地与黄土雅丹形成的“土桌”,单调而苍凉。地面上间或屹立着一所屋子,或多或少在时光的流逝中变得残缺不堪;但除了我和我的狗尤达什之外, 整个地域都没有生物。我面临 这幅情形 举行 视察时,一种庄重 和期待的心情油然而生。我感应,不,我知道,我正和一个伟大的问题及其谜底 面扑面 。无论怎样 ,我要尽全力让这些默然 沉静的遗迹讲话。我之以是 改变原来的妄想 ,正是为了能够返回这里。这一定 不会是铺张 时间!我的起劲 绝不会付诸东流的!
从营地所在的塔楼向西南望(远景 是我的蒙古包,周围有木质梁架掩护,以防滑坡落石。 配景是有风蚀雅丹地貌的沙漠)
3月5日早晨,我在废墟中散了会儿步,而我的属下则竭尽全力地忙着挖掘。纷歧会儿时间,他们把一座衡宇的内里 翻了个底朝天,但并没有找到任何主要 的工具,只有一其中亚地域的大车(araba)的车轮和一些工艺精湛的壁柱。同时他们还挖出几件无价值的小工具,虽然这些工具为相识 那些古代住民 的生涯 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线索。这包罗一些和现在喇嘛们穿的那种红平民 服相同的碎布片、毡毯、几缕褐色的人头发、牛羊的骨头、汉人鞋子的后跟、一个铅制的器皿、生涯 极为完好的几段绳子、装饰简朴的陶器碎片、一串耳饰、中国钱币等等。
离营地最近的衡宇废墟
楼兰铜灯
有一个院子可能曾是马厩或羊圈,我的人在那里发现厚厚的一层动物粪便。这说明这里曾圈养着马匹、牛羊和骆驼。它之以是 生涯 下来,是由于 被埋在厚厚的一层沙子和灰尘之下。可是 这里找不到任何刻在物品上的文字,没有一个字母能够为解开这个谜而提供些许线索。我的人找到的唯一纸片是一小条黄色的纸,上边没有任何文字。我们营地的周围 还屹立着另一座屋子的框架,但我们在内里 什么都没有找到。
这里的情形 与我之前在克里雅河畔发现的那些古城很是纷歧样。在那里,废墟被埋在沙子下面;这里的地面则是光秃秃的,以前的住民 遗留下来的一切都袒露在风吹日晒的杀绝 实力 眼前 。这里除了黏土台地的避风侧有薄薄的一层沙子之外,其他地方险些完全没有沙子,而那台地在任何偏向高度都不凌驾10英尺。
没有坍毁的修建物中最大的就是谁人 塔楼。它格外吸引我,于是我让属下连忙 最先 挖掘。它也许如北方古墓(原注:这里所谓“北方”应指斯文·赫定的家乡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那样,内里 有珍贵的文物。可是 在他们最先 之前,首先需要把顶上的一大块土拉下来。它塌下来时就像一个瀑布,一团团暗褐色的灰尘飞过沙漠的上空。接下来人们从上往下挖,掘出一个水井一样平常 的垂直窟窿。从侧面向里挖个隧道过于危险,由于 墙壁上已充满大裂痕 ,而干燥松散的修建质料很容易掉下来。这个塔楼修建规模很大,高达28.75英尺,由数根横梁支持 。到10英尺的高度为止,土坯发红,似乎经由 稍微 的炙烤。这周围 一共有19座衡宇,漫衍在南偏东30度到北偏西30度走向的一条长长的直线上。
有些屋子完全用木料 制作,壁板榫接到由梁架组成的基础框架上,这个基础框架直接立在地面上。另一些屋子的墙壁是芦苇捆,用藤条绑在立柱与梁架上。有几座屋子是用土坯(即太阳晒干的黏土)制作的。这些古代的民居多数已被夷为平地,不外有几根房梁和立柱虽然饱经风沙的侵蚀,已变得腐朽不堪,却还屹立在那里。
从东北方看夯土塔楼
很难通过木料 的材质来判断这些屋子的时代。但一定 很是久远,木料 已呈灰白色,全是 裂纹,像玻璃一样平常 懦弱 。一样平常 人会以为 ,这样的质料在风暴、流沙和夏日 最高温度与冬季最低温度之间170度到200度的强烈 温差中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被摧毁。但三座门框仍然屹立在原地,其中一个上面还挂着一扇打开的门,似乎最后一个房主人留下来的样子,不外现在它已半埋在沙堆里。 整体上讲,这些修建物都屹立在一座座土墩上;但一眼就能看出,它们原先就建在平地上,由于 这些土墩与衡宇的平面图完全吻合;周围的土壤由于 上面没有东 西笼罩,都被风掏出来吹走了。屋子周围的壕沟比这里原来的地面低了足足10英尺,因此可以推断这些衡宇显然已被遗弃很长的时间。胡杨树、灌木和芦苇也都生长在土墩上。
塔楼顶部坍塌
3月7日,我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来考察上面所说的谁人 遗址。八点钟,我就带着所有的人出发了。那一天晴空万里,清凉的东冬风使午间不太炎热。我们在沙格杜尔的向导 下,从3月3日的夯土塔楼向正南走去。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埋在地里的梁柱,标示出已往有修建物的地方。其中一根长25.5英尺,宽窄为13.75英寸乘6.5英寸。以是 ,曾经生长在这里的胡杨树一定像现在 生长在塔里木河原始森林里的那些胡杨树一样是上好的木料 。我们在路上经由 了一个很深的洼地,似乎是已往的运河,还看到另一个夯土塔楼;现实 上,这周围 所有的墟落 或“城镇”似乎都有自己的夯土塔楼。
最终我们到达前一年设立营地的地方,这从我们的篝火留下来的一堆堆灰烬就能轻松识别 出来。再走1英里,我们就来到谁人 遗址。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八座屋子,但其中只有三座保持得还不错,可以丈量。这些屋子的位置和中国衙门(中国的政府官员办公所在)的设置方式类似;也就是说,一个主修建物两侧各有一排厢房,中央 是一个庭院。院子的东南方为一行栅栏盖住,留有一个门廊, 它的侧柱仍然屹立着。谁人 主修建物着实 很小,显然曾是一个释教寺庙。这正是奥尔德克(编注:奥尔德克,1864-1942,本名乌斯曼,罗布人。1895年,斯文·赫定首次在塔克拉玛沙漠探险,由于履历 不足而陷入危难,幸而被一支正巧途经 的骆驼队援救。1899年11月,斯文·赫定在瑞典国王的资助下,再次入疆考察,奥尔德克受雇成为斯文的向导。1900年,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斯文发现了楼兰古城;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考察罗布泊时,也是在奥尔德克的指导 下发现了小河墓地。)发现的谁人 地方。在周围 的一片逍遥 上,他留下的马蹄印仍然依稀可辨。
掘客佛寺
纷歧会儿,各人利市 持铁锹在沙子里干起来。过了片晌 ,佛像本尊就亮相了,虽然那算不上他在循环 中最优雅的转世状态。那佛像是木制的,头部和手臂仍然完好无缺。但显然这只是一个泥塑的模板或备份,外面的油彩及装饰与常见的佛像一样。
我在此处可以简朴提及其中一两个。有一根梁柱上刻的是一排站立的佛像,另一根上刻的是一列坐着的佛像,每个佛像都有背光,形如一道圆拱。一个装饰性的雕件中有一条被树叶与卷边围绕的鱼,其鱼鳃和鱼鳞极为清晰。我以为 ,若是 不是由于 鱼在当地具有特殊的主要 性,或者说若是 它不是当地住民 最主要 的食物之一的话,这个艺术家绝不会想到使用这样一个糟糕的装饰主题。若是 不是这样的话,将鱼而不是鸟同树叶与花环团结 起来,就看起来既很别扭也不合逻辑了。纵然没有其他无可争辩的证听说 明这些墟落 曾经 屹立在湖边,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理由从这些木刻中使用鱼来做装饰主题这一事实中得出相同的结论。思量 到这一地域现在的状态 ,鱼是这个天下 上最不行能与这里联系起来的动物。
胡杨木雕。右侧是佛像,下边是鱼。左侧的标尺长1米
我们在这里尚有 另一个主要 的发现。沙格杜尔正在用他的铁锹挖土,这里捅捅,那里捅捅,突然挖出一个木制小匾,上面写着一种我不熟悉 的文字。不外沙格杜尔本人并没有注重 到这一点,以为木片毫无价值,将它扔到一边。但我恰恰 站在一旁, 心想这工具生涯 得不错,因此完全是无意 地停下脚步,把它捡起来。木片上的每个字母都字迹清晰,显然是深深刻入后再涂上印度墨水。但那文字既不是阿拉伯文,也不是中文、蒙文或藏文。这些神秘的文字里包罗着什么意思?它们包罗了哪些信息?我连忙 把这小小的匾收起来,把它像宝石一样平常 生涯 起来。
沙格杜尔的一些发现
我曾许诺,第一个发现任何一件带有文字的物品的人将获得10萨尔(约合30先令)的奖励。沙格杜尔成了这笔奖金的得主。由于我允许下一个有类似发现的人将获得类似的奖金,我的属下加倍起劲 地干起来,肆无忌惮地把这寺庙的内里 翻了个底朝天。他们用手指过滤沙子,敲打每一小块木头,把它翻过来掉已往仔细审查 —但都一无所获。出土的唯一物件是一串念珠、一些中国铜钱和一堆小型陶瓷杯碗,它们显然是信徒们供奉在神像眼前 的。
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卡沙漠 Sven Hedins stiftelse/Etnografiska museet 图
我们所挖掘的那许许多多巨细木刻都清晰 地批注 ,这个装饰雅致的小庙昔日曾是修建艺术的瑰宝。我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何等漂亮 ——这个寺庙有着一个漂亮的立面,它也许是彩色的,装点着木刻雕塑,坐落在一片胡杨林的浓荫里。
责任编辑:朱喆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