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日 ,一条“学生下雨天追着给院士送伞”的视频火了。
这条视频发生在去年4月,视频里的老院士就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当晚课后下起了雨,学生们追着给他送伞,可85岁的汪品先却说“雨不大”,骑着车赶回办公室继续事情。这一幕“你追我溜”的可爱画面,受到无数网友点赞、热议。
85岁老院士变身“科普老顽童”
耄耋之年的汪品先,从2020年年底入驻新媒体视频平台,最先 科普海洋知识,成为了一名“网红院士”。
“天下 上最大的山脉和滑坡居然在海洋里?”“百慕大三角到底有什么神秘 ?”“万物生长靠太阳,海底生物靠什么生涯 ?”……这些生动宣讲、撒播 深海知识的短视频宣布后,引发大批网友追捧、转发,弹幕中网友也齐齐刷出“爷爷好!”“院士好!”“先生 好!”。
网友的热切回应让汪品先很兴奋。他说:“上世纪80年月 做一个科学陈诉,后面要加映一场影戏,人家才肯来听;现在有这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是兴奋还来不及!”
在每一个视频末尾,汪品先都市加一句:“若是 你喜欢我的视频,就请记得关注,而且一键三连。我们下次视频再见!”这些词汇原本是他的“知识盲区”,他提及 来有一些磕绊,但他乐此不疲,“只要是能促进通俗 化科普的事,我都做。”
9月4日汪品先在制作陈诉会的PPT图片泉源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他体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开发远景 ,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应该增强海洋文化,希望各人一道来体贴海洋、学习海洋、探索海洋。”
从《十万个为什么》到科普短视频,深入浅出、滑稽诙谐、引人入胜,是人们对于汪品先科普作品的配合感受。汪品先以为 ,做科普不仅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科学家本人。他说:“科学是有趣的。社会上对科学有一种误会,以为 科学很死板 、很机械,这需要科学家自己来消除误会。”
“单车院士”与时间“赛跑”
在同济大学的校园里,“单车院士”的身影时常泛起。对于85岁仍然坚持骑车去学校,他的诠释 是:“骑着它从家到办公室可以比走路节约 十分钟呢。”
争分夺秒,是汪品先院士的一样平常 。他说:“我的生命是倒计时的,此外都可以慷慨,钱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
2020年,汪品先院士生了一场大病,入院治疗37天后,在人生的第84个年头,他第一次最先 实验昼寝 。同济大学给了他一间办公室,他就地取材,昼寝 就蜷在里间的沙发上。
他在和时间赛跑。生病前,他的作息是早八点半进办公室,晚十点半脱离 。全愈后,老伴让他休整,他就改到了早七点半进办公室,晚九点半脱离 ,“早睡早起。”但算起来,一天内照往事 情14小时。每年的除夕夜,他早早竣事 事情陪老伴看春晚,年月朔至初三则给自己放三天假,挑一座历史名城去旅行。其余时间,他加入事情后的六十年间是一致的,险些无休。
2018年5月21日,汪品先院士走进“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新华逐日 电讯记者张建松摄
办公室就是他的“战场”,在这里,他完成了自己的85岁妄想 ,正在开启自己的90岁妄想 。
我热爱海洋,也热爱你
“我们学院给她部署了一间办公室,她不要,她跑过来把我这聚会会议室占了。”汪品先口中的“她”,是他的夫人孙湘君,一位古生物学家。
她放弃了学院给她的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选择将汪品先办公室内的一间聚会会议室“占为己有”。
两位老人旦夕相伴、心心相印,就似乎60多年前,他们一起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那样。昔时 ,他是班长,她是党支部书记。回国完婚 以后,他们为了各自事业,曾在京沪两地分居长达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以后,才得以来沪团圆 、相依相伴。
汪品先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孙湘君深深明确 。为了这种明确 ,她一退休就从北京来到上海,和他一起探索海洋与地球科学神秘 ,并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他们曾相助揭晓 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一起携手攀录取 学岑岭。
每年的除夕夜,孙湘君最开心的事,是老伴陪她一起看春晚。“一年365天,他364天晚上都是在事情,只有这一天晚上,肯花时间陪我看看电视,我怎能不兴奋啊!”孙湘君说。
直至今日,汪品先依然像一位勤勉受苦 的学生,天天 除了事情、照往事 情。孙湘君也依然像他的同班同砚 ,天天 陪同 他事情、谛听 他的想法、提出她的建议,并划定他天天 晚上只能事情到十点半,必须回家。
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从相知趣 知到相伴,从青丝到鹤发,两人格外珍惜朝朝暮暮的时光。“我热爱海洋,也热爱你。”85岁汪品先院士的浪漫令人动容。
捐赠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奖学金
2021年9月15日,汪品先匹俦配合捐赠多年积贮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推动多学科交织作育 海洋人才,而他只提出一个要求“不以我们小我私人 命名”,网友为“大先生”的育人情怀和高尚风范动容。
汪品先院士和孙湘君教授在生涯 上一直勤勤俭俭、勤俭节约,但在捐资育人和回馈国家上,他们慷慨大方。这已不是汪品先匹俦第一次举行 捐赠了。
1998年汪品先获得何梁何利科技前进 奖时,就将奖金全数捐出设立“海洋地质学奖学金”,作育 了一批批优异 的海洋学科研究人才。
谈到为什么捐钱 ,孙湘君说,“在读大学的时间 ,国家作育 了我们,我们一直想为国家多作一点孝顺 ,希望在青年学子的求知路上,为他们‘加点油’,促进学生更快生长,推动海洋学科、海洋事业获得更大生长。”
“设立这个海洋奖学金,也是向更多学科专业领域的学生发出了召唤,希望有更多青年学生加入到国家海洋事业的队伍中来。”汪品先特殊 指出,海洋属于跨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协同,非海洋学科的学生在这一领域也可通过学科之间的交织融合,大有作为。
“人活在这个天下 上,不是按花掉几多,而是按给出几多评价的。我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汪品先院士说。
致力科普、滑稽诙谐是汪品先;单车出行、质朴 节约是汪品先;挑战深海、勇探大洋是汪品先;但行前路、赤诚求知是汪品先。汪品先院士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时刻熏染着我们。向汪老致敬!
泉源 :共青团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