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朱茂强
幸亏昨晚上回了老家,娘问我:明天洪观寺逢会,你还去赶山会不?
我听了一愣:这么快,就又逢洪观寺山会了!
洪观寺山会来了,我却还没有准备好,它就在那里早已期待了!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前天早晨,望见 几日前照旧一树繁花的杏树,已是绿叶荫荫,结满了小圆青杏,一身绒毛未褪去。我还在想:洪观寺山会快近了吧!
每年的这个春天,梧桐花开,香椿芽长到一拃长,正是采椿时节,也是赶洪观寺山会时节。
今早,我一小我私人 ,走下山,入和庄村,熟悉地走街穿巷,直插村北的洪观寺,赶山会去!
一阵阵浓郁的花香步步袭来,岂用闻,是梧桐花了。
早上的太阳刚升起,房前屋后正开的梧桐花就己沐浴春景。
粉嘟嘟的一树树花朵,垂坠着,蜂拥着,嬉笑着,打闹着,一串串紫色的花儿,白色的花瓣,乳黄色的花蕚,遮掩 其间。
我忘乎以是 地见一棵拍一棵,陶醉在梧桐花下,若是来一场梧桐细雨该多有意境啊!
总有拍不完的梧桐花,总有看不尽的风物!
照旧提前拐出这个老屋胡同吧!尽快走到赶洪观寺山会的路上去!
一步三转头,难舍红瓦房上的那一丛绿叶桐花的!
沿着这段汶河路,慢悠悠地走着,路边的桃花落尽了,绿芽儿纷纷站上枝头。
绿油油的麦蒿,开满小黄花儿,小时间 拔了,编个花环戴在头上,捉迷藏的身影,似乎还在长高的麦地里模糊间看到。
“不惋惜,不召唤,我也不啼笑;金黄色的油菜花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同样去赶山会,熟悉 我的村人,三三两两,骑三轮车的纷纷下车,要驼我一程,都被我拒绝。
今天的山会,出摊到了辉山桥东头,多是卖衣服卖花的。
走过长长的这段汶河大桥,来到洪观寺山会所在地——石门亭村集市。
轰轰烈烈的山会就嫁接在石门亭集街上。一条漫长拐弯不大的街道,早已挤满了人,街双方 早就摆满了百货摊铺,纷纷开市叫卖了。
我挤进这山会的人群里,感受这火热的一年一度的盛会!
有的纯属来走走看看,一个子儿不花。
有的是来寻找几多年前一段往事,一份影象。
每个赶山会的老人,一年一次,是她们这代人的悬念 ,期盼!
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是那么地康健快乐!
84岁的老姚还在山会上为老乡提供剃头
影象深处,总有一股淡淡的滋味,似是一杯陈年的老酒,似是一阵飘散的桃花。一想到,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寻觅的到吗?
谁的青春年华不凋零呢?
愿时光不老,愿故人不散。
山会上,相遇我哥朱茂岩孵出的小鸡苗
今年的山会上没有了鼓点响起,没有了二胡协奏的旋律,弦子戏、茂秧戏缺席。只是有耍刀弄剑的武术演出。
这很令期盼了一年,等到山会听戏的晚年 人遗憾。她们一连 不断 地挟着小板凳,失意地脱离 往年这个唱戏的舞台剧场。
看到这,我也是很遗憾。
这边一圈一圈围着的人,在台下听着小戏。
咿咿呀呀唱戏的谁人 彩妆女声,去年还站在这台上,顾盼生姿,唱着我听不懂的茂秧戏。
一出出装着浓浓的乡情味儿的小戏小品,今年就看不到了!
随处是赶山会人溢满幸福的笑容 ,走走看看,挑挑捡捡,大包小包的提着背着购置的知足 物品。
流动着的一批批的人群,最先 涌向这里,各自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工具。
只管 一些人的生涯 很疲劳 ,可是 来赶山会的人,都被这股热潮发动,快乐起来!你在这个地方,会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暖暖的!
每个卖货人,都早早地出摊,期待着主顾,期待一个圆满的效果 ,那就是用摊前的货物,换取一点炒票,积攒下来,应付家庭大巨细小的种种开支。
我逐一 站在只容得下一个筐,一个篮的老农民摊子前,看到这些忠实 巴交的老农民眼神里充满盼愿 。
摊前一个个带着鲜土壤 味儿的刚起的茄子秧苗;一个个积攒的自己不舍得吃的鸡蛋、鹅蛋;一把把从老香椿树梢上够下的一拃长儿的红香椿芽…
马上,喧闹富贵的山会,一下子在我眼前失声静止了。
只管 一些人生涯 的不是很好,可是 她们明确 :无论多苦多累,除了走下去,没有后路可退。
当独自面临 一地鸡毛的时间 ,最好的措施是带着自己对自己的那一抹微笑,从鸡毛上踏过。
甜也好,苦也罢,
春景正好,不说断舍离,
让东风吹散这半生云烟!
2019 04 15 9:10-11:06 手机照相 于和庄村洪观寺山会
写于卧龙山居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宣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