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普遍以为 慢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Barrett 食管、食管上皮增生、食管黏膜损伤、Plummer-Vinson 综合征、食管憩室、食管息肉、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狭窄、食管裂孔疝等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相识 并实时防治这些疾病,对防治食管癌十分主要 。
一、慢性食管炎
图1.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食管炎是指种种缘故原由 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内引起的,即反流性食管炎。
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等病并存,虽可发生于任何年岁 ,但中年以后发病者多,是中、晚年 人必须重视的常见病之一。
研究发现,在食管癌高发区伊朗北部和中国林县人群中,慢性食管炎发病率特殊 高,且食管炎的发病率年岁 较食管癌早 10 年。曹士国等研究发现食管涂片有炎症细胞者 650 例中,其中 35 例癌变(5.38%),而 73 例涂片中无炎症细胞者无 1 例发生癌变。食管炎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 1.6:1,与食管癌的 1.14:1 概略相一致。食管炎与食管癌多发部位均为中下段。
同时,多数食管癌病例常伴有食管炎,因而以为 ,食管炎与食管癌有关。
对于慢性食管炎患者,应在祛除病因的情形 下,应用制酸剂和掩护黏膜药物起劲 治疗。
二、贲门失弛缓症
图2.贲门失弛缓症X线及胃镜图像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效障碍所致,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 (LES) 高压和对吞咽行动的松懈 反映削弱。
本病临床体现为咽下难题 、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岁 ,但最常见于 20~39 岁的年岁 组。
据报道 2% ~7% 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可合并食管癌,尤其病程>10 年、食管扩张显着 、食物潴留严重者。主因食物潴留发生的慢性炎症刺激造成。食管肌层切开或扩张术后并不能预防癌肿的发生,有手术乐成后多年仍可发生癌肿的报道。
因此,对本病患者应仔细视察有无并发食管癌,遇有可疑情形 ,举行 活体组织学检查。疑并发有食管癌病例除钡餐 X 线检查外,还要做内镜活检及细胞学筛检。
三、Barrett 食管
图3.Barrett 食管镜下体现
Barrett 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换 的一种病理征象 ,可伴肠化生或无肠化生。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现在 ,以为 Barrett 食管是发生食管腺癌的最主要因素。多数统计数字批注 ,Barrett 食管的腺癌发生率为 5%~20%,是一样平常 人群的 30~125 倍,因而 Barrett 食管被看做是一种癌前病变。
有人把在 Barrett 上皮基础上发生的食管腺癌称之为 Barrett 食管腺癌。Barrett 食管演变为腺癌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现在 研究的焦点。
普遍以为 Barrett 食管演变为腺癌要经由 上皮化生异型改变→非典型增生→腺癌 3 个阶段。在原发性食管腺癌中,有 50% 来自 Barrett 食管。
在 Barrett 腺癌的切除标本中,非典型增生灶的检出率为 70%~100%。可见 Barrett 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生亲近 相关,而 Barrett 食管中的非典型增生则是腺癌发生的先兆,是癌前病变。
因此对 Barrett 食管中非典型增生病灶的检索和活检是对食管腺癌预防和早期诊断的要害。

图4 巴雷特食管模式图及内镜下形态分型图
图4 说明:
A模式图 B全周型巴雷特食管 C舌型巴雷特食管 D岛型巴雷特食管
鉴于 Barrett 食管有生长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因此应对 Barrett 食管患者定期随访,目的是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早期癌。
内镜检查的距离 时间应凭证 异型增生的水平而定。
不伴有异型增生的 Barrett 食管患者应每 2 年接受 1 次胃镜复查,若是 2 次复查后都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可以酌情将随访距离 放宽。
对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第 1 年应每 6 个月接受 1 次内镜复查,若是 异型增生没有希望 ,可以每年内镜复查 1 次。
对重度异型增生的 Barrett 食管患者:
①建议内镜下黏膜切除或手术治疗;
②亲近 监测随访,直到检出黏膜内癌。
四、食管裂孔疝
图5.食管裂孔疝模式图
胃贲门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内脏经食管及其旁突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也是食管反流的主要 病理心理 因素。
滑动裂孔疝破损 了正常抗反流机制的剖解 和心理 ,降低 LES 压力及缩短 LES 长度,并削弱了膈肌的作用,且与食管蠕动削弱有关。
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亲近 ,二者可同时存在,也可划分存在。
任何年岁 均可发生食管裂孔疝,但症状的泛起多>50 岁,并随年岁 的增添 发病率增高,故本病是常见的晚年 性胃肠道疾病之一,女性多于男性。

图6.食管裂孔疝的分型
文献报道食管裂孔疝中反流食管炎的合并率为 24% ~64%,反流食管炎中食管裂孔疝的合并率为 32%~52%。近年有些学者陈诉 Barrett 食管常伴有食管裂孔疝,Barrett 食管的患病率在食管裂孔疝患者中显着 增高,伴有食管裂孔疝的 Barrett 食管其 Barrett 上皮长,食管裂孔疝为 Barrett 上皮长度的危险因素。
食管裂孔疝生长成癌,需经由 一准时 间,有作者报道经由 7~20 年才发生食管癌。
食管裂孔疝者并发食管癌的比率由 0.32%~10% 不等。
因此熟悉 食管裂孔疝对临床事情十分主要 。
五、食管憩室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笼罩有上皮的盲袋。有 3 个好发部位:
①咽食管憩室:发生在咽与食管接壤处,为膨出型憩室;
②支气管旁憩室:发生在食管中段,亦称为食管中段憩室,为牵引型憩室;
③膈上憩室:发生在食管下段的膈上部,亦为膨出型憩室。咽食管憩室较多,其次为膈上憩室,支气管旁憩室最少见。

图7.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变主要是由于憩室部食管排空减慢,残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内或憩室口发生慢性炎症和溃疡,而有利于癌变发生。
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曾见因吞咽障碍而经 X 线、细胞学与内镜活检而确诊的食管中、下段憩室者,经由 5~10 年随访而发生癌变。
癌变多见于憩室中或憩室内。
裘宋良等通过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经组织学见憩室口黏膜上皮泛起上皮内癌伴有早期浸润,憩室底部泛起显着 的慢性炎症。
六、食管黏膜白斑食管黏膜发生角化太过,即泛起白色斑块状转变 ,称为食管黏膜白斑,病理上可发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变,属癌前病变,有报道其恶变率达 5%。
食管黏膜白斑多见于>40 岁男性,一样平常 无显着 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殊 敏感。

图8.食管黏膜白斑
食管白斑一样平常 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罗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只管 镌汰 食物中的有害因素 ,如可将蔬菜用蔬果洗涤剂浸泡后清水洗净,少食罐装腌制食物 、油炸食物 等。口服药物如种种维生素的足量增补。
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泛起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扫除 癌变,发现癌前病变应行微波或射频较彻底的治疗,癌变者连忙 手术治疗。
对耐久 不愈,甚至病变扩大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
七、食管瘢痕性狭窄食管瘢性狭窄指种种缘故原由 造成食管病理性瘢痕组织形成,进而引起食管腔缩窄,食管功效障碍。
食管瘢痕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吞服强碱或强酸引起食管化学性灼伤,愈合后瘢痕组织缩短 ,食管腔狭窄。
此外反流性食管炎可形成溃疡和瘢痕缩短 。食管创伤和手术后亦可发生瘢痕狭窄。

图9.食管狭窄
八、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在食管良性肿瘤中居第 2 位,其发生率仅次于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息肉生长缓慢,患者的临床症状泛起较晚。
主要症状为吞咽难题 。
若是 息肉很大,可以榨取 气管,引起咳嗽、呼吸难题 、哮喘甚至窒息,但重复上呼吸道熏染的患者很少见。
当肿块生长到一定水平时,患者泛起食管梗阻或大部门食管腔梗阻的症状,主要体现为吞咽难题 、吐逆 或反流。
由于食物恒久刺激息肉或者息肉发生恶变,息肉外貌常有溃疡形成,引起呕血或黑便。
确诊的食管息肉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应举行 内镜下手术切除。

图10.食道息肉
九、Plummer-Vinson 综合征
Plummer-Vinson 综合征又称 Paterson-Kelly 综合征或缺铁性吞咽难题 ,以缺铁性血虚 、吞咽难题 和舌炎为主要体现,好发于 30~50 岁的白种女性,男性少见,易并发咽及上段食管癌。
临床主要体现为吞咽难题 、咽部异物感,吞咽难题 呈间歇性,不伴疼痛,常生长为一连 性。
多见缺铁性血虚 体现,如食欲不振、乏力、心悸、苍白、匙状指 (趾) 及脱发。
还常伴有口角炎,舌炎,舌平滑、萎缩、舌乳头消逝 。多数患者 X 线及食管镜检查发现咽下部、食管上部有隔膜型黏膜赘片。实验室检查险些均有缺铁性血虚 ,血清铁浓度显着 降低,部门有恶性血虚 。

图11.Plummer-Vinson)综合可能存在匙状甲(箭头)
临床上有缺铁性血虚 、吞咽难题 、舌炎的临床体现,食管钡餐造影或食管镜检查在咽下部食管上端有隔膜样黏膜赘片,即可确诊。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①血通例: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血虚 。
②X 线检查:如疑有蹼,需依赖 荧光影戏检查,常在上食管侧位前壁发现偏心性,宽度<2 mm 的蹼。
③胃镜检查:可发现平滑的、有色的隔膜状孔,有偏心的启齿 ,位于环咽肌水平以下,薄膜状蹼。
治疗上主要是纠正缺铁和 B 族维生素的缺乏,经增补铁剂后症状迅速改善。若无效应想到食管狭窄,证实后用食管探子扩张,或内镜下高频电灼切开。本征易并发咽及上段食管癌,应高度重视,定期复查。
谢谢关注胃肠病科普
转载须获得授权,盗文、洗文必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