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鲤鱼各人都很熟悉,但陕西一位老乡在鱼塘里捞鱼时,却捞起一条“怪鲤鱼”——其鳞片脱落、全身 瘢痕.....

——这条形状 奇异甚至看起来有些“恶心”的大鲤鱼,一看就跟常见的鲤鱼有些差异,这位老乡也是直呼“太恶心不敢吃”.....
这是被电过导致的变异?这条大鲤鱼全身 瘢痕、鳞片掉落的特征,也是让这位老乡嫌疑 它是“被人电鱼电过了,或者是污染了....”

着实 ,经常看长江君文章的朋侪 应该知道,这着实 是一条外来物种三道鳞,这种“丑怪形状 ”是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这条大鲤鱼着实 很康健,而且很鲜味 。
三道鳞这种外来鲤,近几年在我国各地伸张 很快,并不是什么稀罕鱼类。
而上面这位网友在水塘里捞起来的这条“三道鳞”,它看起来有些“恶心”的鳞片特征并非被电过或者变异了,而是这种鱼的鳞片结构本是云云 。

——三道鳞的鳞片自己较为希罕 ,集中在鱼身中央两侧,且其鳞片相比一样平常 的鲤鱼鳞片要大上一倍多。
而由于 这个特征,三道鳞的鳞片在水中游动触碰杂物,以及被人捕捞、捉拿时很容易脱落,因此看上去“瘢痕累累”。
以是 ,这位网友捞起来的三道鳞完全是一条可食用的康健鲤鱼。
三道鳞着实 是“苏联鲤鱼”虽然由于 养殖业的生长,三道鳞现在 在我国各地都较为常见。
不外,许多人以为 三道鳞是从德国引入的外来物种,着实 是错误的——事实上,三道鳞学名散鳞鲤鱼,是1958年从苏联引入的,最早在黑龙江和江苏地域最先 人工繁育。

(长江君注:简朴说就是德国镜鲤天生无鳞,而58年从苏联引入的三道鳞,天生是有鳞片的,只是鳞片异变粗大,容易脱落)
而据水产文献纪录,这种体型奇异的鲤鱼,抗寒性很是强,纵然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也能栖息繁衍,因此是多酷寒地域的苏联最常见的养殖鲤鱼品种。
而散鳞鲤鱼(即三道鳞)这种“不怕冷”的习性,很是适合我国的黄河以北地域。

(三道鳞在北方养殖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以是 ,自上世纪60年月 以来,三道鳞养殖工业在东三省以及内蒙古等偏冷地域生长迅速,成为一种很是主要 的经济鱼种。
三道鳞已入侵我国各地江河湖库随着我国三道鳞养殖业的生长,大洪水导致的意外逃逸和人为放生,这种“苏联鲤鱼”现在 已在天下 各地的江河中出没......
从东南的广东、福建,到西北的宁夏、甘肃,经常去河滨垂钓的朋侪 ,应该都见过这种鱼了。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黄河流域都有三道鳞的踪影)
而且,三道鳞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相对本土原生的“土鲤鱼”,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因此它们很容易在自然水域形成稳固 种群。
——甚至有人以为 若干年后,三道鳞这些“外来鲤鱼”有可能取代我国原生的“土鲤鱼”,成为主要的野生鲤鱼.....

不外,好新闻 是,三道鳞作为一种外来物种,虽然看起来有些“恶心”,但现实 上却很鲜味 。
其肉质细腻丰腴,又不似本土鲤鱼一样泥腥味重,是制作烤鱼、红烧鱼的上佳选择,好比在长江君在云南大理等地时,就见过不少当地酒楼有三道鳞出售,当地人一样平常 称它“宫鱼”....
网友们,你们当地泛起这种“苏联鲤鱼”了吗?数目 多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