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身 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熏染病。本病常为散发性,熏染途径一样平常 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以突然发病、下痢,泛起急性败血症症状;慢性型以鸡冠、肉髯水肿和枢纽炎为特征。该病自然潜在 期一样平常 2~9天,常泛起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殒命 率很高,但也常泛起慢性或良性经由 。对养鸡业危害甚大。鸭、鹅、火鸡等同样发生严重。
01、病原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成员。本菌为两头 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疏散的强毒菌株具有荚膜。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呈显着 的南北极 浓染,但其作育 物的南北极 染色征象 不显着 。我国禽霍乱多由5:A血清型引起。
02、盛行 特点
本病一年四序 均可发病,但以春、夏末秋出两季发生较多。多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能同时发病。病程短,经由 急。病死禽及康复带毒禽、慢性熏染禽是主要熏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伤口熏染。动物熏染谱很是广,鸡、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以及饲养、野生鸟类均易感。家禽中以火鸡最为易感。鸡以产蛋鸡、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病多,雏鸡有一定反抗力。
本病病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健禽的呼吸道中,当饲养治理不妥、天气 突变、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发生,致使机体反抗力下降,可引起内源性熏染。
03、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见于盛行 初期,多发生于肥壮、高产鸡,体现突然发病,迅速殒命 。

急性型:此型最常见,体现为高热(43~44℃)、口渴,昏睡,羽毛松乱,同党 下垂。常有强烈 腹泻,排灰黄甚至污绿、带血样稀便。呼吸难题 ,口鼻渗透 物增多,鸡冠、肉髯发紫。病程1~3天。


慢性型:见于盛行 后期,以肺、呼吸道或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为特点。可见鸡冠、肉髯发紫、肿胀。有的发生慢性枢纽炎,体现枢纽肿大、疼痛、跛行。

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多呈急性型,但50日龄以内雏鸭以多发性枢纽炎为主,体现为一侧或两侧跗、腕以及肩枢纽发烧肿胀,致使跛行、同党 下垂。

04、病理转变
最急性病例常无特征性病变
急性型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转变 ,皮下、腹腔浆膜和脂肪有小出血点;肝肿大,外貌充满针尖巨细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严重;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变形,呈半煮熟状。

慢性病例可见鸡冠和肉髯淤血、水肿、质地变硬,有的可见枢纽肿大、变形,有炎性渗透 物和干酪样坏死。多发性枢纽炎,常见枢纽面粗拙,枢纽囊增厚,内含红色浆液或灰白色、混浊的黏稠液体。

05、防控措施
(1)综合措施
增强饲养治理,消除降低机体反抗力的因素。保持好鸡场、鸡舍的情形 卫生,定期严酷 消毒。如发生本病,连忙 对群鸡举行 封锁、隔离、检疫和消毒。对假定康健鸡,用禽霍乱抗血清举行 紧迫 预防注射。
(2)预防接种
可给予3月龄以上的鸡、鸭、鹅举行 疫苗免疫。一样平常 疫苗接种后三天即可发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三个半月,在有禽霍乱盛行 的市场,可每三个月预防接种一次。
06、治疗方案
君威(400斤水)或者君特威(400斤水)饮水,菌毒清(800斤料)拌料,连用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