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护肤品几乎已经成为日常必需品。然而,市民梁先生最近却因为护肤品遇到了麻烦。昨天,梁先生告诉浔阳晚报编辑,他看到一位朋友在海外购买护肤品就买了,但用完后脸上出现过敏。
我花了1700元买护肤品,用后出现过敏反应。
据梁先生介绍,8月20日左右,他在浏览微信朋友圈时,看到有人发布了购买一款名为“欧派”的护肤品的广告,声称效果很好,而且价格便宜,梁先生联系了该人。我花了1700元买了一套护肤品。
8月底,梁先生收到了对方寄来的护肤品,但因工作繁忙未能立即使用。“包装非常精致,而且是用外语写的,所以很难理解。”梁先生称,9月3日,他按照对方的指示使用了保湿面膜。没想到,使用没几天,梁先生的脸上就开始出现小红点,并伴有刺痛感。过了几天,红斑逐渐消失,杨先生没有当回事,继续使用面膜,但红斑又出现了。
于是梁先生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面部皮肤过敏。“除了这套护肤品,这段时间我没有用过任何其他产品。”梁先生想了想,怀疑是这套护肤品引起了过敏。
9月11日,梁先生通过微信找到卖家要求退款,但遭到卖家拒绝。在梁先生与买家的聊天记录中,浔阳晚报编辑证实,买家称产品不存在质量题,其他顾客使用后也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医院也没有解释。梁女士面部过敏的原因是因为护肤品。
消费者举证困难,退货时还要扣除处理费。
随后,浔阳晚报编辑通过梁先生提供的微信号联系到了代购孙先生。对于梁先生反映的情况,孙先生表示自己也很无辜,“这个产品卖了七八套,只有他一个人有过敏反应。”梁女士想退回未使用的护肤品,货也有,但要扣除200元的“手续费”。
“过敏与饮食、季节、个人体质有关,把原因归咎于护肤品是没有意义的。”孙先生表示,如果梁先生能提供证据证明护肤品存在质量题,他愿意这么做。承担责任。
对此,顺城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类似维权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据。赔偿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产品时有权使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但‘主张者必须举证’的责任由消费者承担。”也就是说,梁先生必须证明是护肤品引起了过敏。
此外,律师提醒消费者,在提高维权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证据的保管和收集,包括保留购物小、购物凭证等相关证据。只有这样,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不受侵害。
“我也咨询了几位医生,他们都说无法诊断出我是护肤品过敏。”梁说,如果你想证明你现在的护肤品有题,可以这样做如果您想测试护肤品,第三方评级机构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收费太高了。
关于网上对敷面膜脸火辣辣的疼是什么原因和敷面膜脸疼起小红点的热议话题内容已解完毕,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