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牛皮癣和脂溢性皮炎都发生在头面部,两者都会引起红斑、头皮屑、瘙痒,所以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但实际上,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1.发病机制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头皮、面部、胸部和背部。
爆发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马拉氏菌过度生长、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和皮脂分泌过多。
此外,心理因素、辛辣食物、饮酒等均可引发本病。
牛皮癣是一种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真菌感染无关。
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发病受遗传、环境、感染、精神应激、感染、饮酒、妊娠、外伤等多种因素影响。
2.临床特征
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点和皮疹,表面发红、有油性鳞屑,搔抓后有糜烂、有臭味。
或者干性红斑上可出现灰白色小鳞屑,严重时可伴有脂溢性脱发、面部痤疮、酒糟鼻等。
牛皮癣主要表现为银白色鳞状红斑,鳞屑较厚,通常无味,局部脱屑常导致毛发丛生。
临床症状典型的患者,搔抓后可能会出现皮膜、瘀点、蜡滴等银屑病三大症状,一般不会引起脱发。
此外,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眉弓、眼睑、法令纹、胸部、腋下等。当发生在头皮上时,主要局限于发际线。
银屑病皮损可波及全身,常发生在发际线以外和头皮上,一般伴有指甲损伤,如指甲板钝化、指甲游离端分离、顶针形状改变等,有时会出现并伴有关节变形和疼痛。
3.病理表现
脂溢性皮炎急性和亚急性症状包括轻度至重度海绵组织增生、毛囊角化不足、可见角膜栓塞以及皮肤血管周围少量组织细胞浸润。慢性期伴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浅静脉丛血管舒张。
寻常型银屑病角化过度伴角化不良,可见门罗氏微脓肿,颗粒层减少,棘层增厚,表皮突起向下延伸,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组织细胞浸润它。
4.治疗
脂溢性皮炎
1.生活规律,熬夜,脂肪和多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2、外治
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等真菌感染可引起并加重脂溢性皮炎,故用2-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洗脸,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特比那芬乳膏等。
如果红斑、脱屑较严重,可选用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中、轻度糖皮质激素软膏减轻炎症,后期可选用他克莫司软膏维持。
3.口服给药
维生素B调节和抑制脂肪分泌,部分B族维生素可以口服。
如果瘙痒反复发作,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如果炎症反应严重,可以口服四环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口服抗生素,短期内对抗炎症。
对于严重、难治性脂溢性皮炎,可以口服维A酸类药物来抑制皮脂分泌。
银屑病
大多数治疗采取分步、个体化治疗,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轻症仅采用局部药物和光疗治疗,中、重度则需要口服、注射等全身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熬夜、焦虑、外伤、感冒等不良刺激。
外用药物治疗,牛皮癣发作时首选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激素软膏与润肤剂、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等外用药物联合使用联合治疗。
光疗可显着延长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增殖周期并抑制DNA合成。主要包括窄谱UVB、PUVA、准分子308激光器等。
全身治疗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往往需要全身治疗,药物选择主要包括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生物制剂等,应根据患者病情具体选择药物。下一阶段治疗的财务状况。
牛皮癣和脂溢性皮炎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要及时检查,不要耽误治疗。
作者海南省利丹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儿童脸颊毛囊角化适合用什么面霜?
视黄酸霜是皮肤科用药,本品主要成分为视黄酸,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表皮细胞内的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增厚颗粒层和棘细胞层的作用。儿童毛周角化症的效果随着现象的消失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