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新闻 :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 郴州汝城县沙洲村,在这里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他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切记 总书记嘱托,沙洲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央 的生长头脑 ,周全 推进墟落 振兴,让老黎民的生涯 越发幸福。

总台记者 傅蕾:温暖中国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 汝城,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看到她家里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留下来。在这里,军民情深的感人故事尚有 许多,现在事情职员 正在对展品举行 尺寸丈量,准备增添 新的资料。

这张即将要增添 到陈列馆的照片,在它背后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昔时 ,红军经由 这里啼饥号寒却对村民秋毫无犯,村民胡四德看到后就牵头挨家挨户筹粮送给红军。司务长连忙 就开具了这张“欠据 ”,欠据 上写道: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105担、生猪3头、鸡12只。队伍脱离 后,胡四德便将欠据 悄悄地藏在了灶台后面的墙洞里,而直到去世也没有再拿出来。司务长也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直到62年后的一天,胡家后人无意中在墙洞里发现了这张欠据 ,汝城县人民政府定市价 向胡家兑现了1.5万元,而胡家后人又把这些钱募捐 给了村里的学校。

在这个走廊里,像这样“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尚有 许多,写满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深情,也承载着党对人民的千钧重诺。现在沙洲芙蓉学校的孩子们也在这里争相当起了小小解说员,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游客们听,也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来到沙洲村既是看故事,也是看生长、看转变 。这组图片的对比,可以看出以前的沙洲村情形 脏乱、衡宇破败、臭水横流,再看现在,村里统一修建气焰 气焰 ,引水入村、见缝插绿。

这些天我们在村里走,村民常说的是,以前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幸福日子。现在,沙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5000多元增添 到去年的17000多元,增添 了2倍多;村整体 收入由2014年的3000多元增添 到去年的70.5万元,其中有近30万元分给了村民。
为了发动老黎民致富,沙洲村组织村民开展厨师手艺 培训以及水果莳植 培训等,在沙洲村现代农旅树模 基地,村民们正在享受丰收的喜悦,以前的蔬果是卖不动烂在地里,现在 通过物流、电商酿成了热销、脱销,有的谋划 户年收入可以到达几十万元。

现在,沙洲村还建设了民间文艺队和文化宣传队等,村民的文化生涯 也是越来越富厚。昔日闭塞的瑶族小墟落 蝶酿成了村美业兴的“明星村”。
泉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