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血液疾病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地出血,并且由于这些出血通常是全身性而非局部性的,因此很难预防。由于血液疾病患者很难止血,因此他们需要正确的应对机制,否则不仅会大量失血,而且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
血液病引起的出血该如何处理?
1.流鼻血
流鼻血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即使没有血液疾病,在干燥的天气下也可能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而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出血量可能会较多,所以处理时也需要谨慎。血液病患者出现鼻出血时,应先冷敷患处,以促进血管收缩,止血。血液病引起的出血,会因血量大而导致呼吸困难,所以最好不要抬头,低下头,用棉签或纸巾堵住鼻道。如果出血严重,最好及时拨打120。
2.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粘膜出血性疾病,由于刷牙时经常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患有血液病的患者需要长期的口腔护理来缓解这种情况。如果牙龈大量出血,也可以选择明胶海绵来止血。一般情况下,牙龈出血可以很快止住,不会造成严重出血,而且由于牙龈内的血管并不密集,出血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3.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吐血或者便中混有血,如果便中有清亮的血并且吐血,说明出血量已经较多,必须及时接受治疗。消化道出血一般是逐渐发生的,早期出血量不明显,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但到了后期,随着出血量的增加,就变得明显。黑色凳子。在此期间最好禁食、禁水,并到医院密切观察。根据病人的情况,必须准备好输血,否则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
4.手指流血
手指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伤,例如搬运物品或做饭时,往往会造成明显的外伤,患有血液病的患者如果受到这种伤害,很容易造成大出血。手指上有指动脉,因此如果发生出血并且由于动画损伤导致血流可能无法停止,可以用另一只手在手指根部的两侧施加压力。指动脉是暂时止血的部位。如果动脉损伤严重,需要尽快去医院止血。
5、皮肤出血
皮肤出血是各种血液疾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皮肤上表现为小红点,这些红点也是皮下出血的征兆。如果按压局部时发现小腿上没有的红点,说明局部毛细血管已经破裂,出现了出血。这时一定要避免皮肤损伤,好好护理皮肤,如果出血点明显增多,就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皮肤表面出血通常并不严重,不需要自我治疗,但患者应经常监测自己的病情,以免延误治疗。
由于血液病患者无法保证全身出血的部位和情况,如果提前预防,就可以避免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仔细的管理。
家庭医学在线专文,未经许可。
参考
1.“血液病患者这四个部位出血怎么办?”如何预防呢?》,刘峰,血液科,2020-07-29
2.《身体各部位流血后如何止血,这是你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神话媒体健康交流,2020-07-29
本篇文章分享的关于皮肤红点一抓流血和一些皮肤红点不痛不痒图的相关信息已经解完毕,希望各位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