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深入人心的“健康投资”后,益生菌被推上神坛,众多消费品牌纷纷涌入益生菌赛道。2022年,健和益生菌补充剂收入将达到1088亿元,同比增长128%,而短短35个月零9天,WonderLab益生菌全网销量已突破2亿瓶。2023年618期间,益生菌品牌“Life-Space”的总销售额将达到约16亿元,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消费者不知道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益生菌大多以普通食品的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益生菌被贴上“蓝帽子”的标签。
此外,益生菌主要作用于肠和胃。很多公司声称益生菌可以帮助降低血脂、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帮助减肥、对抗抑郁症、根除幽门螺杆菌等。这些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他们只是进入市场来赚看看丑陋的。
去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劳易发表文章,批评华大基因CEO叶先生及其益生菌品牌“育袋昌”。Laois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证明有用,任何推广益生菌的公司都不会只是声称它,而是会有FDA批号和严格的测试来显示实际结果。”这条受欢迎的赛道上的水很冷。
当益生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更多的题也随之而来。
02
OEM横行,水深超乎想象。
相比行业的快速增长,益生菌的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立还比较落后,为加盟商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益生菌要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具有特定功能的菌株、足够数量的活菌到达胃肠道以及对人体有明显的健康益处。
虽然国内益生菌市场蓬勃发展,但韩国基础研究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因此大部分获批的益生菌品种都被国外公司垄断。由于技术,很多专业机构无法确定产品中所含活菌的种类和数量,使得国内益生菌市场更加鱼龙混杂。
另一个可能不为公众所知的事实是,大多数益生菌品牌,包括一些生产跨境益生菌零食的品牌,实际上并没有专门的生产基地,而是与OEM厂商合作。
益生菌原料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除了温度、湿度和灭菌环境外,各种工艺流程、不同的产品配方、不同的生产环境和操作方法对益生菌的存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如果厂家质量不高,乳酸菌中可能会混入有害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此外,菌株之间的价格差异也相当大,例如鼠李糖乳杆菌HN001等明星菌株的价格就高于其他菌株,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而选择低成本原料。
在某些采购上提供益生菌产品OEM生产的制造商提供非常实惠的价格。《每日经济新闻》编辑询了代工工厂,据该员工介绍,他们目前正在生产益生菌代工产品,一盒15包、每包2克的代工成本为12元(约合韩币80美分)。袋装和批量购买可享受折扣。
该员工还表示,他建议的贴牌价格已经是中低价位产品的价格,业内有很多厂家可以将价格定到每袋1分。随意书写、展示、压制价格。“已经降下来了。”
特定益生菌产品加工报价
小编找到了广东的另一家代工厂,对方说他有同仁堂的现货产品,建议小编直接拿这批。当小编想知道这款标有同仁堂的益生菌产品能赚多少利润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进货价为每盒20元,终端零售价至少为每盒100元。你可以想象。
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益生菌在室温下并不能长时间保持活力,朝鲜和韩国的温差最高达到70左右。由于温度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益生菌的活力和功效往往很低,很难获得保修。
此外,益生菌在到达肠道之前会接触胃酸和胆汁,这种高酸性环境会在大多数细菌到达小肠或结肠之前杀死它们。
为了“隐瞒真相”,商人们又开始玩“文字”。通常,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是出厂时含有的活菌数量,而不是消费者手中的最终数量。
“非活性乳酸菌”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因此,活细菌总数很容易达到8000亿或1万亿个,接近“面具”。消费者手上的活性细菌是否会被杀死以及效果如何是不同的题。
03
益生菌并不是“神药”,国内市场也缺乏供应。
无论是粗制菌株,还是生产环境中“低”数量的活菌,种种迹象表明,益生菌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漂亮”。
目前公认的权威益生菌定义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提出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活性微生物,当摄入足够量时可为宿主提供健康益处。换句话说,发挥功效的先决条件是益生菌产品在摄入后能够在肠道中保持“活性”,从而发挥作用。
但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根据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2017年的权威检测结果,某“全最畅销”益生菌品牌经过模拟检测后的存活率仅为0.67。某些生物儿童益生菌粉细菌几乎“灭绝”。名义上的39亿个活细菌中,只有3,600个在模拟胃消化后仍然存活。
2019年3月,有媒体报道,汉臣益生菌粉、儿童益生牛初乳粉、唯一超级益生菌等11种主流益生菌产品提交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已显示蜱虫粉产品含有活生菌。细菌。数字仅为报告值。分别为6、26、44。
然而,益生菌商家非但没有克制自己,反而越来越夸大其说法。2021年9月,“养乐多”因推广“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益生菌”被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45万元,2022年6月,浙江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对文化企业处以罚款.罚款。利用直播中声称的“保健治病”功能进行违法广告,被处以行政处罚5025万元。
热的激增,让益生菌从一个需要强大科研能力的高利润行业,变成了谁都可以分一杯羹的低利润行业。事实上,每个人的肠道菌群和饮食习惯不同,其特性和作用也可能不同,因此临床效果需要单独验证,没有菌种开发、菌种筛选、菌种保存或知识产权的空间。包装。对于过程中任何方面所犯的错误
然而,追求急功近利的国内益生菌市场,显然缺乏该领域的积累。据新京报报道,益生菌食品申报保健食品的进程缓慢,为了尽快推向市场,不少企业会选择“固体饮料”作为益生菌粉生产的申报类型。
一位官员表示,“我还没有遇到一家愿意投入足够时间和一定资金进行研发的公司。最常见的情况是在菌株尚未得到充分鉴定的情况下使用。”公司。这与包装和特效有关。”
益生菌固然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补充品越多越好。此外,据报道,大多数关于益生菌的学术研究都关注其有效性,而忽视了食用活菌的安全风险,并且一些研究表明,食用益生菌可能会增加菌血症、过敏、湿疹等疾病的风险。也证实了事实。
当益生菌融入日常生活时,生活质量会得到改善。然而讽刺的是,面对如此繁多的产品,普通消费者想要选择一款合格的益生菌并不容易。
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
参考
1Market“益生菌其实是‘假药’?”》
2绿松鼠“震撼千亿市场,因益生菌产品价格战缺乏验证而紧急推出”
3网易健康“含有数百亿细菌,OEM成本却几分!”热益生菌要花。
经济日报第四期《益生菌食品乱象调查贴牌8毛一袋已是中高端产品?》该公司直言“比较的是包装和噱头”。
本文介绍身体乳代工成本,以及一些芯片代工成本占比对应的相关知识点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