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据新华社报道,5月23日中午12时左右,公安应急指挥部宣布甘肃省白金市举行的第四届黄河石林马拉松100公里穿越赛搜救结束。最终确认21名参赛者死亡,其中包括该国最优秀的运动员。
据了解,100公里马拉松越野赛于5月22日上午9点开始。当日13:00左右,因天气情况变化较快,进行了20-31公里的高海拔路段。局部地区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天气气温骤降。许多参与者出现身体不适和体温过低的情况,有些人失去了联系。比赛立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支队伍搜救失踪人员。
172人参与,21人死亡。在这场“致命”的越野赛中,体温过低作为关键词出现,超过10%的参赛者失去了生命,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体温过低呢?为什么你会因体温过低而死亡?发生此类事件后如何进行科学急救?运动时如何避免这些症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马庆边医生立即对这些题进行了解。
1.什么是体温过低?
从医学上来说,它是指意外体温过低,即体温降至35以下。
“事实上,在医学上,我们将其称为意外体温过低,因为这是在意外情况下体温不自觉的下降。”马清边解释说,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至373。有些人因特殊情况体温可能会稍低,但不应低于35。如果您的体温降至35C以下,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例如溺水或在寒冷环境中意外体温过低。当体温在32C至35C之间时,身体可能会出现起鸡皮疙瘩、需要上厕所、发冷、发冷等反应。这些反应会增加产热,使体温升高。
“然而,低至28C至32C的温度会导致意识轻微变化和颤抖反应减弱,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体温低于28C,这是严重的体温过低,可能导致昏迷“甚至失去心跳。这可能会停止。”马清边说。
“目前文献报道,意外体温过低的发生率可能在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五之间。死亡风险也比较高,在二分左右。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数据。”马青说。姓名。
2.体温过低对人体有何影响?
它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和其他重要器官,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马庆边介绍,出现轻度低温时,人体会产生寒战、瑟瑟发抖、起鸡皮疙瘩、皮肤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反馈机制,这些反应加快了人体的代谢速度,增加并促进产热。体温升高。
当中度低温超过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时,寒战消失,产热减少,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意识受损,反应迟钝,甚至嗜睡。这种情况特别危险。
严重低温时,可能会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昏迷、机体各种反射丧失等,更可能出现凝血障碍、肠道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体温过低对人体心脑血管系统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是危及生命。”马清边指出。
3.这次死亡的参与者体温过低是如何发生的?
由于长时间工作、极度耐力、脱水、低能量状态和寒冷环境的结合而发生。
根据事件发生的季节和气候,以及向媒体公布的具体细节,马清边分析称,参与者很可能极度脱水,且耐力和体力都极强。暴露在冷风和雨中会加速身体热量的流失。此外,在考虑海拔因素时,如果参与者通常不住在高原上,他们也可能会缺氧。此外,当运动员因足部和腿部受伤而无法行走时,身体的产热能力就会受到损害,遇到冷风、降水、脱水或缺乏能量时体温就会下降。会掉得更快。
4.哪些运动出现体温过低的风险较大?
冬季运动、登山、越野跑、爬山等运动风险较大。
“体温过低在雪上运动中可能更常见。”马庆边指出,如果你在滑雪时摔倒受伤,并且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特别是在高级雪道上,没有人会知道你的受伤情况。加热措施可能很危险。
“另外,登山、越野跑、山地自行车、登山、划船等长期耐力性户外运动也存在较大风险。”马庆边提醒。
5.如何正确治疗体温过低?
尽快取暖,避免过多摩擦皮肤,喝热饮或吃糖果,并向队友寻求帮助。
马清边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有足够的低温意识。尽快变暖。很重要。体温过低后,不要用力摩擦皮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体温下降。如果您带了多余的衣服,请务必迅速将自己包裹起来或用毛巾擦干,然后换掉湿衣服。如果能稍微移动一下,有助于提高体温,那就更好了。
如果您有团队成员,您可以通过给伤者提供热水、热饮料、热糖水或吃糖果来帮助治疗外伤。如果受害者失去知觉或无法移动,请尽可能轻柔地移动受害者。这是因为在体温较低的情况下,大幅度的运动会影响受伤者的心脏,甚至引起心律失常。
“如果出现昏迷、瘫痪、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马清边强调,应在现场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再将其送往医院。需要指出的是,与抢救心脏骤停的常温患者不同,医生抢救体温过低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即使患者体温逐渐升高,通过综合治疗心脏也能恢复。
6、如何预防和预防体温过低?
户外活动前要做好防寒、防暑的准备,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包括独居老人或大量饮酒的人。
马庆边建议,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在出发前应查看天气预报,了解自己的运动,必要时考虑进行体检,全面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后再进行运动。携带防寒保暖用品,懂得如何应对轻伤,并有充足的能量来源。
马庆边指出,户外超耐力运动超过6、12小时风险较高,尤其是运动中受过外伤、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特别谨慎。
“当然,体温过低不仅发生在户外运动中,日常生活中也有发生。”Marching-Pyeon说,例如,有些独居老人在家中突然昏倒,或者有人喝太多酒在街上睡着了。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