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角科普知识。皮角(cutaneous horn)是临床形态学诊断,多发生在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由于病损处角质物异常增多而形成突起状角化性皮损,形似于动物的角。
多数皮角为肥厚性光化性角化病,但许多其他皮肤病亦可引起皮角,如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汗孔角化病、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等。
临床体现
皮角多累及中晚年 人,男性多见。
皮角好发于面部、头皮、颈部、躯干、前臂和手背等曝光处,也可见于眼睑、龟头等处。
皮角皮损多为单发,少数亦可多发,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角质增生性皮损,可高达数厘米,呈笔直、弯曲或扭曲状,大者可如羊角状或分支呈鹿角状,外貌多粗拙、不平滑,呈淡黄、褐色或褐玄色,质硬。

皮角无显着 自觉症状。病程缓慢,如基底部泛起潮红、出血及浸润时,应注重 恶变的可能。
组织病理学检查
皮角组织病理改变为显着角化太过,间有角化不全,表皮可呈山峰状隆起,基底部改变与原发皮肤病关系亲近 。有时仅见良性表皮增生,但偶可见恶变者。
诊断与治疗
皮角手术切除为好,纵然接纳其他要领除去的皮损也均应作病理检查。如病理提醒 恶变则需进一步治疗与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