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鱼冷霜身体乳测评,冻鱼膏怎么做好吃不腥

周松芳

三、战后粤菜馆的畸形繁荣

战后饮食繁荣,无论两京照旧沪穗,特殊 是粤菜,京沪记者一直 从广州发回畸形繁荣的报道,上海新雅粤菜馆则赢得了“国菜”殊荣。(详参拙著《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南方日报出书社2013年版)南京亦复如是。从回京及旅京人士的日志 中即可窥见一斑。1945年10月12日,郑天挺先生出差初抵南京,即“偕雪屏、子坚至胜利食粤菜”。(《郑天挺西南联大日志 》,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111页)季羡林留德十年归国,途经越南西贡,大嚼粤菜,叹为“广州本土都难以相比”(季羡林《留德十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书社2009年版,第188页),初抵南京,自然也有两上粤菜馆的纪录:“(1946年6月29日)六点同长之到峨嵋路宿舍访阎金锷,邀他到玄武湖去玩。先到那广东铺子里吃过饭,就到美洲走了走,从那里走到非洲。”“(1946年7月18日)七点同长之、励甫到玄武湖去,先到广东馆子里吃过饭,就雇了一只船,走向澳洲去。”(季羡林《归国日志 》,重庆出书社2015年版,第37、46页)“美洲”“非洲”“澳洲”均玄武湖内之洲名。

顾颉刚先生去得就更多了:

(1947年4月3日)到大行宫广东酒家用饭。

(1947年5月21日)到大三元吃点。

(1947年5月27日)到大三元吃点。

(1947年5月29日)魏瑞甫来,为写骝先信。与同至广东酒家吃点。

(1947年6月2日)到广东酒家吃点。

(1947年6月3日)杨宗亿来,与同到广东酒家吃点。

(1947年6月4日)到大三元吃点。

(1947年6月7日)瑞甫来,同到广东酒家吃点。

(1947年6月8日)魏瑞甫来,同到大三元吃点。

身体乳越南语是什么,ngon越南语是什么意思

(1947年6月10号)与君匋到广东酒家吃点。

(1948年1月10日)与仲明到广东酒家用饭。

(1948年1月15日)魏瑞甫来。奋生来。同到广东酒家吃点。

(1948年2月4日)到大三元用饭。

(1948年2月5日)到大三元吃点。(《顾颉刚日志 》第六卷,台北联经出书公司2000版,第44、65、68、73、74、213、225)

再则,还都南京三四年间,见诸名人及报章笔下的粤菜馆,也胜过昔时 从定都到迁都的十余年间,不是畸形繁荣,看成怎样 诠释 ?如凤凰餐厅,除了粤菜茶点、节约和菜,尚有 音乐午餐、音乐夜座,乐队则是由“徐鸿生向导 凤凰大乐队,李敏、张佩佩、胡以衡小姐伴唱中西名曲”。(《社会日报》1946年12月28,第2版)再如山西路中的岭南金陵酒家:“广州食谱,茗菜美点,柱候卤味,华贵筵席,随意小吃,无任接待。”(《社会日报》1947年9月4日,第2版)最值得一说的,或许是邹霆先生所说的“广东御厨”,即汪精卫家的厨师在南京新街口北珠江路口一弄堂内开设的以此标榜的小餐馆,名气大却又价廉物美,“一度惠顾者极多,日夕座无虚席”,虽然也少不了其时笔头甚健卖文收入不少的邹霆先生的份。(邹霆《我“以食为地”:关于饮食漫谈絮语》,载汪曾祺主编、施亮补编《知味集:餐桌边的故事》,湖南文艺出书社2017年版,第185页)

民俗 之下,像广州池记馄饨面这种备受追捧的陌头 挑担摆卖方式(详参拙著《民国味道》),也泛起在了南京陌头 ,且同样受追捧:

广东馆子,在天下 各多数市是没有一处没有,南京,虽然不能破例 ,如:夫子庙的远东、中山东路的大三元、广东发记酒家、中山路的龙门等处都是,可是 他们那股华贵劲儿,使穷措大不敢跨进大门去。这里,我告诉你一家十足隧道的广东馆子,而且完全平民化,工具比一样平常 摆在路上的吃食摊子还要自制。

他开设在中山东路新都戏曲隔邻的弄堂里,在人行道上望弄堂里一望,便可以望见 他的担子。他虽牌子是挂的馄饨面大王,着实 一样平常 小吃的菜,都有得卖的,味道也十足隧道的广东味。听说他那里那位厨房,已往照旧汪精卫的厨司呢!

他既是尺度的馄饨大王,值得先容 的虽然是馄饨面,三千五百元一碗的馄饨完全是鸡汤,其味无限 。七千元一碗的白切鸡,既自制,又着实 ,其鸡肉之甜和嫩,是其他任何馆子的白切鸡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五千元一碗的鸡杂面,大大的一碗,浇头也许多,食量中等的人,简直可以当一餐饭吃,而且味道也很是鲜美。若是 你不喜欢汤面,不妨来一个炒面,但广东馆子的炒面,是不作兴“两面黄”的,其味道实驾“两面黄”之上,而且,那上面的菜,足够两人下酒而有余了。

其他的炒牛肉,豉汁排骨,炒牛及第,甚至艇仔粥等,无不经济而适口 ,欢喜吃广东口胃 而又怕上大馆子的朋侪 们,不妨前往一试。(老兄《弄堂里的粤式小吃》,《社会日报》1947年9月25日第2版)

文章提到的“夫子庙的远东、中山东路的大三元、广东发记酒家、中山路的龙门”等很高峻上的粤菜馆,除了大三元,都是前面没有提过的,可以显见此外尚有 几多小粤菜馆才足以拱起这些明星和月亮。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则是龙门酒家,其相对影响力,绝对凌驾早期的安乐旅馆 ,是如题所示“政海商潮”的最佳表征,虽然它的广告做得相对低调:“龙门酒家,粤菜权威,广东名点,经济实惠,宴客胜地。龙社管弦乐组伴奏,丹华、绮英小姐赞美。所在:中山路四十一号。”(《社会日报》1946年12月21日第2版)不外只需看看它在国民党政权瓦解前夕的代总统选举中的作用和职位,即可明确 。为了笼络 选票,请吃请喝,自然必不行少,虽然我们今天可以视为贿选,在其时却是可以果真报道,甚至大打广告的:“孙(科)副主席今明两日仍在龙门酒家等处宴请全体国大代表。李宗仁助选会今晨亦召贴通告,早午晚三餐在京中四大餐厅招待全体代表。”(《国大代表口福不浅 龙门酒家孙院长照常宴客 四大餐厅李宗仁招待三餐》,汉口《大刚报》 1948年5月1日第1版)亲历者厥后的回忆文章则详细先容 了其间种种详细 招待情形:

其时南京有两家最大的广东菜馆:一是新街口的龙门酒家,一是白下路的安乐酒家。这二处华美堂皇的高级餐厅,在竞选副总统时,竟然大显神通。加入副总统选举的是国民党的孙科和桂系首领李宗仁。为了争取 论和选票,孙科包下了龙门酒家,李宗仁包下了安乐酒家。只要是国大代表和新闻记者,拿出证件,就可随时随地,进去大吃大喝,吃完嘴巴一抹,扬长而去。

记者们都有自己的妄想 。一样平常 说来,中午多数到龙门酒家,因脱离 国大会场近,以是 ,龙门酒家午餐时就熙熙攘攘 ,食客如云。晚上则去安乐酒家,那里和夫子庙近在咫尺,酒醉饭饱之后,就可以嫖妓 厮闹。两处酒家,都有大批穿中山装、洋装 和制服 的人,站在门口恭迎招待。如去三小我私人 ,招待者马上送来一听“茄立克”香烟,满脸笑容,招呼人席。倘去的是五、六人,香烟就是二听了。至于菜肴,都是挑最好的吃,蚝油牛肉之类是最最少 的;人多一点时,就吃点烤乳猪等广东名菜。吃完出门时,招待职员 还要弯腰送出大门,口中一再 说:“请资助请资助!”活像上海人所说的“吃冤家”。(沈立行《“总统”选举闹剧眼见 记》,政协上海虹口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苑》1993年第11期,第109页)

上述报道和回忆都是很真实的,连当日统筹其事的桂系元老黄绍竑亦如是说:

身体乳越南语是什么,ngon越南语是什么意思

除我奔走运动外,李宗仁以候选人的身份,在南京,上海种种场所上揭晓 竞选演说。他在南京的安乐酒家开丰盛的流水席,宴请各省的国大代表,在那里作竞选演说,拉选票。其他的竞选者也同样做,而以孙科做得较量 像样(以龙门酒家作大本营)。其时南京有句话:“安乐龙门,代表最盘桓。”(黄绍竑《李宗仁署理总统的前前后后》,《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文史资料出书社1979年版,第33页)

陈克文先生在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吃过不少粤菜馆,虽然也吃过龙门酒家:“1947年3月24日:瑞元兄邀往龙门酒家吃早茶,一家巨细均去。”“1948年6月20日:上午到龙门酒家加入中山大学同砚 会茶会,这会的意义在接待中大同砚 的立法委员,同时欢送甘乃光大使(驻澳)。”(《陈克文日志 》第1001、1062页)

龙门酒家不仅是国民党政要的接待中央 之一,也同样是厥后共产党人的主要 接待据点;解放南京后,刘伯承司令员第一次接见并招待起义的国民党水师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及校以上军官,就在这儿:“其时龙门酒家虽然比不上大三元,但因位置不在闹(市)区,长江路口便于停车,不易引人注目,以是 向导 便赞成 了。”(王振琳《渡江前后亲历三事》,政协江苏省句容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句容文史资料》1992年第10辑,第146页)

四、姑苏别传

由于跨区域饮食市场形成较晚,因此粤菜在江苏的生长,能立专篇专章的,现在 只有南京,但“食在广州”与苏州的渊源,以及民国时期粤菜在苏州的艳若惊鸿般的存在,至少值得附立一节于此篇之中。

两千多年来,广州一直是对外商业 的窗口,特殊 是明代中后期形成的广州一口通商“集天下商贾之势”(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广东人民出书社1999年版,第59页)的时势 ,于是江、浙商人“窃买丝绵、水银、生铜、药材一切通番之货,抵广变卖,复易广货归浙,本谓交通,而巧扬名 曰‘走广’”(胡宗宪《筹海图编》卷十二《行保甲》,四库全书籍 ;胡书初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年),有如1980年月 “工具南北中,蓬勃 到广东”。苏州是这条“走广”通道上的重镇,不少质料反映了因此形成的苏广间人财物的交流,其中最为细腻 的,当数莞香:“当莞香盛时, 岁售逾数万金, 苏、松一带, 每岁中秋夕, 以黄熟彻旦焚烧, 号为薰月。莞香之积阊门者, 一夕而尽, 故莞人多以香起身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6《香语·莞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77页)一代细腻 冒襄也说:“近寒夜小室,玉帏四垂,毾㲪重叠,烧二尺许绎蜡二三枝,陈设参差,堂几错列,巨细数宣炉,宿火常热,色如液金粟玉。细拨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选香蒸之,历三更 ,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郁勃氤氲,纯是糖结。热香间有梅英半舒,荷鹅梨蜜脾之气,静参鼻观。忆年来共恋此味此境,恒打晓钟尚未著枕,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薰篮,拨尽寒炉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影梅庵忆语》,大东书局1933年版,第23页)洵属细腻 之至!

苏粤商贸交流的最佳表征,非苏州的岭南会馆莫属。清嘉庆间苏州人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六《会馆》条载录各地会馆12所,其中广东会馆5所——冈州(新会)会馆、仙城会馆、宝安会馆、岭南会馆、东官会馆,几近半数,懿哉盛欤!(王稼句校点《吴门风土丛刊》,古吴轩出书社2019年版,第307-308页)着实 ,这里边还漏了一家很是主要 的会馆——潮州会馆,而且明代已经建设;“我潮州会馆,前代创于金陵。国初始建于苏郡北潦,基址未广。康熙四十七年,乃徙上塘之通衢。”(《潮州会馆记》,载《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辑》,三联书店1959版,第340页)著名史学家蔡鸿生教授为此馆记专门作了一篇《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苏州清碑潮州会馆记释证及推论》(《韩山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不仅叙述 了潮商在苏州的情形,更叙述 了潮商带回的姑苏文化的影响,好比说园林袭用“山房”“轩”之类的苏式名称,园内的假山、水阁及卵石辅地、月窗门洞等,也俱见典型的吴风;又如清季潮俗好谜,为前代所未闻,溯其渊源,也可能是由“往来吴下”的士商引进;连时光茶具茶壶仿苏罐,也成一大特色;最后是语词方面,潮州方言中有一部门常用词语, 如“三只手”“轧娇头”“吃老米”“气焰 ”“调羹”等,意义与吴语完全相同,在在均可说明。

着实 姑苏文化,特殊 是姑苏饮食,对岭南文化特殊 是“食在广州”影响甚深;《粤风》有一篇老广州谈广东鱼翅烹饪变迁的文章,很可见出这种影响来。文章以为 “以前 广州姑苏酒楼所烹饪之鱼翅”都是用熟翅,直到一个潮州籍的陈姓官厨出来,才刷新 成厥后通行的生翅烹饪法。由此“陈厨子之名大著,宦场中人,宴上官嘉宾者,非声明借重陈厨子资助不为欢,亦不成为敬意”。等到他的姑苏籍主人调任他方,便“以所蓄营肆筵堂酒庄于卫边街”。其时边卫街、司后街、后楼房一带均属衙署公馆浪子 班。“女优演堂戏兼侑酒清唱,恍若北平之像姑,谙通俗 方言,招待客人极其周密 周密 ,与珠江名花异。宦场中人酬酢趋之若鹜”。肆筵堂地介其中,大有应接不暇之势。“续后同兴居、一品升、贵连升等,随之蠭起。”则既可证其资格之老,也恰恰有助于说明“食在广州”与姑苏风味之关系,由于 作者又特殊 强调陈厨的肆筵堂并“不入姑苏酒楼偕行 公会”,兼之前述广州姑苏酒楼烹翅皆熟制,可见姑苏酒楼在广州得有多时势 力,才可能建设“偕行 公会”,而在此之前,厥后声名遐迩的广州本土著名酒楼如一品升特殊 是以鱼翅著称的贵联升还没“出世”呢。由此则可推知,早在同光之前,即便有“食在广州”声名,也应当是姑苏酒楼当道;直到光绪中叶后,才有“四关泰和馆文园等崛起竞争,记者已客苍梧……贵连升烹饪佳妙,风靡一时”。(戆叟《珠江回忆录》之六《饮食琐谈》续,《粤风》1935年第1卷第5期)

可以作为上佳佐证的是,史学各人何炳棣先生综合民国时的相关质料及道光1830年版佛山《忠义乡志》,以为 以一乡而为工商多数市的佛山,不仅会馆众多,偕行 公所也不少,“京布一行是南京、苏州和松江人的天下;苏裱行和酒席茶点两行中的‘姑苏行’,也反映苏州长川在此谋划 者的人数是相当可观。”(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66-77页)佛山籍的民国食物 大王冼冠生说,“食在广州”更多地体现在“荟萃各地的名菜,形成一种新的广菜,可见‘吃’在广州,并非毫无凭证 ”,而且被荟萃的一个最主要泉源 ,或许就是姑苏味,由于 他只在文章中点出:“广州与佛山镇之饮食店,现尚有挂姑苏馆之名称,与四马路之广东宵夜馆相同。”在后面枚举 的几款菜式的详细 渊源中,也点明晰 挂炉鸭、油鸡 、炒鸡片、炒虾仁源于苏式。(《广州菜点之研究》,《食物 界》1933年第2期)

今人以为 “食在广州”深受姑苏淮扬风味影响最著名者当属唐鲁孙先生了。他以为 著名的谭家菜主人谭瑑青最初是用厨师的,用的是曾在江苏盱眙杨士骧家担任小厨陶三,自是手艺特殊,而为久远计,便让如夫人赵凤荔以帮厨为名天天下厨房偷师学艺。加之他的姐姐谭祖佩嫁给身世钟鸣鼎食之家、对割烹之道素具心得的岭南大儒陈澧之孙陈公睦之后成了女易牙,便又悉心教授弟媳,如是赵荔凤“一人身兼岭南淮扬两地调夔之妙”,终于成就以淮扬菜为基础并传岭南陈氏法乳足以表征“食在广州”的谭家菜。(唐鲁孙《天下味·令人难忘的谭家菜》,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2004年版,第135-136页)

再近一点,一些老广州的回忆,更可印证这一层。像冯汉等的《广州的大肴馆》说,以前 有一种“大肴馆”,又称为包揽馆,历史悠久,到清末形成了聚馨、冠珍、品荣升、南阳堂、玉醪春、元升、八珍、新瑞和等八家代表性店号,他们都是“属‘姑苏馆’(连忙 前述‘姑苏酒楼偕行 公会’)组织的,它以接待其时的官宦政客,上门包揽筵席为主要营业 ”。到1920-1930年月 全盛时期,全市有100多家,多集中在西关一带广州繁盛富庶之区,可见“姑苏馆”的影响力及其流风余韵之绵延一直 !(《广州文史》第四十一辑《食在广州史话》,广东人民出书社1991年版)

姑苏淮扬饮食对“食在广州”的影响,我们还可从另一个侧面找到佐证。例如,民国时期,广州百货业雄视寰中,上海四大百货虽然后起更秀,但均可视为广州四大百货在上海的分店。孰不知,广州百货业,早先却被称为“苏杭什货”!为什么作此称谓?由于 南宋以降,苏杭“户口蕃盛,商贾生意 ,十倍于昔”,市井 生意 ,昼夜一直 ,杭州更有“习以工巧,衣被天下”之说。广州一口通商,苏杭货物,更是纷纷南下,时有“走广”之谚,“苏杭什货”于焉形成。(罗伯华 邓广彪《从苏杭到百货——解放前广州的百货业》,《广州文史资料》第二十辑,广东人民出书社1980年版)有意思的是,自洋货大行我国之后,加之广州因外贸刺激的种种生产行销海内,内地的百货便又称“广洋(洋广)杂货”或“广货”。这与岭南饮食在充实吸收外来元素之后形成“食在广州”走向天下 ,实属异曲同工。

以是 ,言归正传,“食在广州”既受姑苏风味影响,那在苏州我们自然也会看到其市场影响。且先看看苏州粤菜馆的著录情形 ;口胃 既近姑苏淮扬,逻辑上不会差太多。笔者现在 所搜阅到的最早的纪录是郑逸梅编著的《最新苏州游览指南》(大东书局1930年版,第80页),菜馆条目中未提及广帮,只提到两家宵夜馆——观西大街的广南居和养育巷的广兴居,但顾名思义,当为广帮。可资佐证的是,有一位老伯说他最喜欢吃的广州食物 伦教糕,“以前在苏州,只有广南居一家有得出售,迟一步去便买不着,和叶受和的小方糕一样出风头”。(老伯《炎天 广州吃》,《现世报》1939年第65期)

十年之后,尤玄父编的《新苏州导游》(文怡书局1939年版),在第十一章《起居饮食娱乐》提到的粤菜馆广州食物 公司,则是著名的九如巷张家姐弟尤其是张充和、张宗和经常惠顾的场所,张宗和在日志 中多有纪录:

1936年12月6日:二姐、周耀、四姐,我公请大姐在广州食物 公司,他们都到了,来电话催我。我被学生们缠住,半天都走不出来。

1936年12月16日:(跟四姐看完影戏后)到广州食物 公司吃点心。

1936年12月18日:下战书 没有课。章大胖子(靳以)、巴金星期一要飞京,说是今天到苏州来要和我们说语言 ,在广州食物 公司等他们。我下了课,四姐也妆扮妆扮。我向夏妈借了五块钱,总是准备 请他们一次。

1937年8月5日:肚子里饿得慌,到松鹤楼,没有吃的,到广州食物 公司用饭。

1937年8月11日:到广州食物 公司,两人(杨苏陆)吃了一客四毛钱的什锦炒饭也就够了。

1937年8月11日:高(昌南)来,当陪他玩。到怡园,观前,吃广州食物 公司,颇惬意。(《张宗和日志 》第二卷(1936-1942),浙江大学出书社2019年10月版,第36、43、44-45、108、111页)

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待到战后归来,广州食物 公司还在,味道依然很好,橘子汁都想买回去当茶吃,而且尚有 先是学生后是未婚妻紧接着是妻子的刘文思相陪同 ,真是一种大慰藉:

1946年6月19日:在观前荡荡,天闷得很,到广州食物 公司吃橘子水。

1946年7月14日:和文思到观前买车票。时间未到,荡观前,吃刨冰、橘子水。文思替我去发信,我在广州食物 公司等。

1946年8月9日:在广州食物 公司买了一瓶橘子汁,准备 回家当茶吃。

1946年8月11日:晚饭前,我们到观前,我、二姐、四姐、从文去的。她们小姐买工具,我也已经买了两件汗背心,到广州食物 公司吃冰砖,欠好。

1948年8月4日:小平、二少奶奶到广州食物 公司坐着吃冰。我们去买票,去拿戒指,然后吃冰,大姐、二姐、四弟、五弟都到了。《张宗和日志 》浙江大学出书社2021年版,第三卷第579、596、600页,第四卷第327页)

他厥后到上海,到南京,到武汉,都一再 上粤菜馆,别章尚有 详述,此处略略提及,如在南京时,1937年1月25日:和宗斌一同出来,到一处广东店吃晚饭,鼎芳请的客;1937年2月6日:在大同用饭,叫了许多几何种饭,吃不下。这批注 其喜欢上广州食物 公司,既是一以贯之的喜欢 ,更可视为此一以贯之的最先 ,足以充当“食在广州”在苏州的代言人。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丁晓

最新版权声明:鹊肤霖提醒您:在浏览本本网站(gta5人物身上全是红点)侠盗猎车追越野车任务?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您认为本网不应该展示与您有关的信息,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处理。作者:鹊肤霖 转载请注明转载地址

专业祛鸡皮肤 微信 : zyjs28 (长按可以复制)

专注:鸡皮肤、鱼鳞皮肤、蛇鳞皮肤、红点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