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写了很多关于药物副作用的科普内容,但有人说药物的副作用被夸大,让公众不敢服药,影响服药依从性。其实这些人可能并不真正理解我写这种科普的目的。为了消除这些人的误解,我们特意告诉大家,公开这些不常见药物的“副作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药物副作用的常识。你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药物可以及早发现,及时停药,积极治疗,可以将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仍然是一个药物副作用的案例,是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服用治疗血管的药物后出现腹泻、便血等副作用的案例。其实,宝宝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仅是服用血管治疗药物引起的,还有多种药物引起。因此,这些常识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出生后被发现上唇有红点和肿块。家人担心这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容貌,所以最近他去专科医院接受血管治疗。经过超声波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有血管。鉴于宝宝较小,治疗期间需要心电图监测,建议住院治疗。
宝宝入院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开始服用血管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盐酸普萘洛尔,2毫克,每日一次。若心电图监测未发现异常,第4天将剂量增加至4mg,给药当天下午观察到水样便,伴有少量红色粘液。
确诊后,医护人员立即将孩子异常便便捡出带至实验室检测,红色物质为红细胞,粪便潜血检测呈阳性结果。在此期间,家长给孩子服用了蒙脱石和益生菌,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考虑到孩子没有吃任何异常食物,医生开始怀疑药物是原因,建议暂时停用普萘洛尔。
停药三天后,孩子排便恢复正常,排便未见异常,大便潜血检测阴性。医生随后建议孩子出院,并嘱咐他出院后继续服用普萘洛尔。回家后,孩子停药7天后又开始服用普萘洛尔。
结果,服药第二天,孩子就出现了和住院时一样的腹泻症状。于是,我带孩子回医院重新检查。经专家会诊、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活检等检查,确定孩子的症状为服用普萘洛尔引起的过敏性结肠炎。医生建议家长改变血管的治疗方案,停止使用盐酸普萘洛尔,改用其他药物治疗。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副作用。
过敏性结肠炎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便血,也可出现轻度贫血。这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肠道尚未发育完全,缺乏调节和排除过敏原的能力。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应警惕这些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盐酸普萘洛尔引起婴儿过敏性结肠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8年第6期。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此为止。我是一名签约作家,在互联网上拥有超过200万粉丝。多年来我一直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学,致力于帮助儿童更安全有效地用药。等待小儿药剂师Mayergang的审核,请点赞、关注、分享、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作者已与第三方维权签订协议,由专业律师处理版权。如果您抄袭我的文章,我们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
5个月拉肚子 全身红点点和拉肚子全身起红疹子的相关题,本文已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