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Lichen Sclerosus,L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881年,Hallopeau首次对其举行 了报道。LS是一种粘膜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色素岑寂 镌汰 和皮肤萎缩为特征,它最常累及生殖器皮肤,较少累及生殖器外的部位,男性患者绝大多数有包茎病史。LS可能占男性尿道狭窄疾病的10%,纵然在没有远端到近端尿道疾病希望 的情形 下,也发现有LS 伴伶仃性球部尿道狭窄。该疾病在所有年岁 段都可能发生,发病率不明确,预计为1/300-1/1000。男女都受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女男比例从1:1到10:1不等,临床多数为绝经后女性。
【临床特征】
LS起病隐袭,早期无显着 症状,可累及包皮和龟头,患者自觉病变处瘙痒、疼痛、烧灼或针刺感,包皮内板及阴茎头处粘膜皮肤肥厚,色泽微红,包皮难以褪下;希望 期包皮内板重复溃疡形成,可伴有脓性渗透 物、继之局部粘膜干燥萎缩,阴茎头、体及尿道口,甚至外阴其他部位泛起类似Queyrat红斑、扁平苔癣、白斑和硬皮样变;斑块融合后病变处失去弹性,性生涯 时容易造成包皮破碎 。

Lichen sclerosus. Image courtesy S Bhimji MD
随着疾病希望 可进一步影响尿道外口,并侵占 远端尿道和阴茎皮肤,泛起排尿难题 的相关症状,如尿流变细和排尿艰辛是常见的主诉。LS病变造成的瘢痕或周围组织病理转变 可导致尿道狭窄和性功效的降低,使生涯 质量下降。

Cystoscopy of the typical patient with LS; Joshua P. Hayden, et al. Urology
LS累及尿道常起始于尿道外口,恒久的病变会导致尿道粘膜及尿道海绵体损害引起排尿梗阻症状。尿道镜下检查发现病变累及的尿道粘膜呈苍白色和绒毛状,无意 可见尿道内裂隙及溃疡。研究发现LS病变侵占 常终止于近段的球部尿道,没有侵占 前线 腺部尿道的报道。临床判断有LS尿道累及的病例,必须经由 尿道镜检和逆行尿道造影明确病变段尿道位置等情形 ,较量 典型的尿道造影检查可见病变段尿道粘膜毛糙如锯齿样改变。

病例图片,泉源 :上海六院
LS具有典型的组织学体现,包罗青苔状间期皮炎、表皮萎缩和角化太过,伴有或不伴有表皮基内情 胞层空泡变性。早期体现为基底层空泡变性,上皮下胶原的透明化,真皮上部弹性纤维镌汰 ,基底膜下血管扩张。在年长的病变, 显示透明状真皮内单核细胞数目 镌汰 ,单核细胞疏散成片状。

显着 的上皮层太过角化,X40;图片泉源 于徐月敏著
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现在 仍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秃、白癜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恶性血虚 等),遗传易感性(HLA-DQ7),熏染性因素(伯氏疏螺旋体、EBV、HCV和HPV),性激素代谢异常和Koebner征象 。生殖器皮肤的损伤会增添 LS的风险,摩擦、珠宝的生殖器穿孔和手术也会增添 LS的风险。相关研究证实LS和BMI、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和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此外,尿液袒露于敏感的上皮细胞可能在L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 作用。
与阴茎鳞癌的关系:阴茎癌可能有LS的配景,两者有显着 的相关性,希望 为鳞状细胞癌的男性约为2%-8%,女性约为3%-6%。虽然LS不是癌前病变,但生殖器LS患者患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添 。以是 ,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展现 可能合并的肿瘤。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止萎缩,防止瘢痕形成,防止剖解 变形,防止恶性转化。
一、一样平常 照顾护士
见告患者阻止 使用刺激性产物,如肥皂,可以局部使用润肤剂,如甘油。二、药物治疗
以类固醇应用为主。类固醇具有抑制慢性炎症希望 的作用,可以减轻早期症状。如0.05%丙酸氯倍他索,天天 2次,一连 使用3个月。二线治疗包罗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咪喹莫特。三、外科治疗
包皮环切术适用于病变仅累及包皮或累及阴茎头,但无显着 瘢痕和溃疡形成的包茎患者,在早期病人治疗中有很是主要 的意义。LS累及尿道的外科治疗适用于治疗与硬化性苔藓相关的并发症,如尿道狭窄、痛性勃起等。 尿道外口整形: 适用于伴有尿道外口狭窄者。 尿道重修 : LS尿道外口或尿道狭窄可能再次形成狭窄,以是 建议接纳移植物替换 手艺 。 舌粘膜具有组织特征 优异 、上皮厚实、富含弹性纤维,粘膜固有层薄,移植后容易血管化易于成活,取材利便 。针对这一疾病,泌尿外科医生、妇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应该睁开 多学科相助,以提高患者和医生对该疾病的熟悉 。治疗和恒久随访是必须的。
作者:曾铭强,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结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现任湖南省康健服务业协会泌尿康健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青年科普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主攻重大 性尿道狭窄和输尿管狭窄的诊治。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卫健委课题1项、仁术基金1项。第一作者揭晓 SCI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