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说,最近和儿子抓鱼,效果 一网下去捞上来两个工具,还蠕动着产下粉色的卵,看着让人起鸡皮疙瘩:

刚最先 以为捞到了田螺。上网一查,效果 发现是福寿螺!每年这个时间 ,这一群密密麻麻的粉红色小工具,又在悄悄泛起了。

凭证 资料显示,福寿螺最相宜 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滋生 岑岭期,福寿螺滋生 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发作会破损 周边的生态系统。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福寿螺的恐怖 之处不是它的滋生 能力强,而是它体内藏有数不清的寄生虫。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有网友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恐怖履历 :在一次旅游途中误食了福寿螺后,寄生虫入侵脑部,在半年的治疗中光腰部穿刺就做了六次,扎了近300吊瓶,吃了十几盒打虫药,还因药物和激素作用导致身体变形。



福寿螺能吃吗?太危险!
那福寿螺是否可以食用呢?
浙江萧山渔政治理站认真 人张荣在接受青年时报采访时体现,“福寿螺里的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到6000条,若是 吃了没有烧透的福寿螺,容易引起寄生虫熏染,造成头痛、发烧、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痴呆,甚至殒命 。各人在买田螺的时间 万万 要仔细分辨,阻止 误食。”
由于福寿螺的成本低于田螺,以是 一些黑心商家在销售时,会用福寿螺替换 田螺。怎样 区分呢?
成都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研究室主任魏文燕说,不管从形状 照旧口感来看,福寿螺和田螺都是有很大区此外——

1. 个头: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许多。
2. 颜色:福寿螺颜色偏黄,而田螺偏青褐色。
3. 结构: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4. 卵: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田螺的为透明色。
5. 口感:田螺肉要比福寿螺更嫩。
夏日 当防六条虫!
寄生虫之以是 能进人体内,多数是由于 人们这张贪吃的嘴。多位专家在2013年6月3日康健时报一篇文章中提出忠言 :夏日 防好六条虫!
1、醉蟹——肺吸虫
随着醉蟹入口,肺吸虫也堂而皇之地进入肺里。“宁波市每年都市查出60~80例肺吸虫病,其中大部门是吃醉蟹、醉虾导致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央 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所张劼楠先容 。
张劼楠说,肺自己较量 娇气,内里 有了寄生虫,除了常见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积液等,若是 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生鱼——肝吸虫
鱼类最容易被肝吸虫熏染而熏染给人,在日本、韩国、法国等27个沿海国家都曾有发作肝吸虫病,仅日本就曾陈诉过3万多病例。我国广东省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据广东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的数据显示,仅在1990年至2004年间,广东约500万住民 熏染肝吸虫病。
中山大学隶属三院营养科卞华伟先容 ,肝吸虫虫体巨细为5~10毫米,而人的肝脏约两个手掌巨细,不实时排虫,肝脏就会挤满肝吸虫,多则数百条甚至上千条。肝脏内的肝吸虫会影响肝脏正常事情,泛起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了还会酿成肝硬化。
3、嫩牛排——牛带绦虫
复旦大学隶属中山医院营养科高键先容 ,牛肉是最不应该生吃或嫩吃的,牛身上有许多人畜共生的寄生虫和病菌,而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现在不少人应酬时为了显示自己“洋派”,牛排要五六成熟,或爽性点价钱昂贵能生吃的牛肉,万一熏染了牛带绦虫真是得不偿失。
特殊 是从菜场、超市买回的牛肉,自己做牛排时一定不要妄想 尝鲜,完全做熟了再吃。
4、螺蛳——管圆线虫
看着各个海鲜大排档上种类繁多的螺,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研究员郭增柱隐约 担忧。
广州管圆线虫并不仅仅藏身在福寿螺体内!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詹希美教授就做了对东风螺的视察,效果 显示,熏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比例高达27%,最多的一只携带了622条广州管圆线虫。
这条虫子很凶猛,发病迅速,一进体内就直奔人体司令部的神经系统,除了泛起恶心、吐逆 等,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殒命 。
5、涮锅——弓形虫
“来我们科看弓形虫熏染的备孕或孕妇较量 多,再就是吃涮锅后的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隶属第四医院熏染科朱丽影先容 ,弓形虫病最会隐藏,除了接触过猫狗,最多的缘故原由 就是涮暖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真是名副着实 的“涮”。
正凡人熏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少数人首次 熏染(或称原发性熏染)时有发烧、淋投合肿大、头痛、肌肉枢纽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发生免疫力,症状消逝 。可是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虫熏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熏染,这时才会体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效果 。
6、鳝鱼——颚口线虫
“曾有个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红肿,嫌疑 是荨麻疹,有的放矢 后,却总不收效,厥后,皮肤看上去就像一幅‘舆图’,血通例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显着 上升,医生嫌疑 是熏染了寄生虫,检测效果 显示是颚口线虫熏染。追溯源头,发现是由于 吃了爆炒鳝鱼。”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袁正丽说,除皮肤上的体现外,熏染此虫后,有的还会有低烧的体现。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做过一个课题,为追踪颚口线虫的泉源 ,他们曾采购了10斤黄鳝,然后剖解 疏散,效果 让人大吃一惊:平均每斤黄鳝体内居然有25条颚口线虫。
除了在皮肤游走外,幼虫还可能会“流窜”到内脏,到达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若是 钻入眼睛,可能会引起熏染,甚至失明;最恐怖 的是,若是 幼虫钻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起颅内熏染、颅内高压,有生命危险。
上面这些寄生虫入侵体内,无非是由于 人们妄想 食物的“鲜”,最简朴有用 的预防措施就是:
别抱幸运 心理,
别只图口舌之欲,
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泉源 :康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