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全国皮肤护理日。该节自2007年起,由中华医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联合多家医疗机构主办,已连续举办13届。今年护肤日的主题是“关注肌肤屏障,科学护肤”。今天笔者特意找到了一本《中国皮肤清洁指南》,作为525皮肤护理日的礼物送给所有关心皮肤健康的朋友们!
保持皮肤清洁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然而,关于清洁皮肤的正确方法并没有普遍接受的标准。为此,中华医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皮肤护理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多位专家,经过反复讨论,编写了本指南。
1.皮肤污垢
皮肤污垢是指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污垢,会影响毛孔的畅通程度,干扰皮肤、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1、生理污垢人体产生、分泌或排泄的代谢物,包括衰老和脱落细胞的排泄物、皮脂、汗液、粘膜和蛀牙等。
2病理污秽皮肤病患者的头皮屑、脓、痂等,高热出汗增多,腹泻、呕吐等排泄物。
3.外源性粉尘包括微生物、环境污染物、各种化妆品和外用药物的残留物。以颗粒形式积聚在皮肤表面的灰尘、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用清水除去。油脂、脓液、污垢中的分子以薄膜的形式粘附在皮肤上,通过静电引力或分子间的化学键与皮肤紧密结合,所以需要用洁面乳将它们去除。
皮肤组织图
2.皮肤清洁剂
洁面乳利用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多种功能,清除皮肤上的污垢并进入水中,通过充分的乳化、增溶作用,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即可除去。那。市场上有几种不需要清洗的产品,例如湿巾。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优质的洗涤剂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外观漂亮、无异味、结构精细、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使用时软化肌肤,涂抹均匀,不会产生拉扯感。快速清除皮肤表面的各种杂质。即使沐浴后对皮肤的伤害也较小,维持或接近正常皮肤pH值。形成屏障,对当地植物群的影响较小。即使使用后,皮肤也不会变得干燥,皮肤保持光泽和光滑。
一种皮肤清洁剂
根据其化学性质,它们主要分为肥皂洗涤剂和合成洗涤剂。
1皂类洁面乳通过形成皂盐,乳化皮肤表面的污垢,起到清洁作用。由于皂盐成分呈碱性,清洁力强,很容易去除皮脂膜,增加皮肤的pH值,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对皮肤造成持续的刺激。添加保湿成分的改良皂或含有甘油的手工皂对皮肤温和,刺激性较小。
2、合成洗涤剂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粘合剂、防腐剂等合成洗涤剂。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非离子型和有机硅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但对皮肤刺激性很大。合成洁面乳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包裹来清洁皮肤,配方中添加的保湿剂和柔软剂具有保湿、舒缓、降低皮肤敏感性的功能,减少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屏障的损害。与肥皂洗涤剂相比,合成洗涤剂性质更温和,刺激性也小得多。
2.皮肤各部位常用的洁面产品
1洗发水产品
洗发水是洗发的主要产品,由起清洁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调理剂、润滑剂、增稠剂、去屑剂、止痒剂、营养成分和少量香精等组成。头发的表层由完整的毛鳞片和自然分泌的油脂组成,形成保护屏障。洗发、烫发、染色和日晒会破坏这层天然保护层,导致头发干燥并失去弹性和柔软度,因此定期护发是必要的。护发素是最常用的产品,其他还有发油、发蜡、发露、发霜、发霜、焗油膏等。
2洁面产品
洗面奶包括洁面膏、洁面乳、洁面啫哩、洁面啫哩等。
卸妆产品淡妆时使用卸妆水、卸妆乳,浓妆时使用卸妆油。卸妆后,有时需要用洗面奶去除卸妆油。
磨砂膏或去角质霜磨砂膏是含有均匀细小颗粒的皮肤清洁产品,通过对皮肤的物理摩擦去除老化死皮细胞。去角质霜或凝胶利用涂抹产品时沉积的粘性粘合剂覆盖老化角质层并去除死皮细胞,从而促进细胞再生,打造明亮、柔软的肌肤。但过度使用会导致皮肤敏感、皮肤血管扩张。对于油性或老化皮肤,我们建议每2-4周使用一次,请勿同时使用磨砂膏和去角质霜。
3沐浴用品包括沐浴露、沐浴皂、浴盐、身体磨砂膏等。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沐浴液和沐浴露性质较为温和,适合中性至干性皮肤,而浴皂和浴盐则更适合油性皮肤。
4、其他皮肤清洁剂这是一种更温和、更安全的清洁剂,用于婴幼儿的皮肤、头发、会阴部。洗手液、口腔卫生用品等这里就不提了。
3.清洁皮肤的所有区域。
一次清洁头皮和头发
清洗频率因人而异,应根据头发不油腻或干燥而定。洗发时水温应略高于体温,不宜超过40。洗头发大约需要5到7分钟。
洗发护发方法用水打湿头发,将洗发水涂在头发上,揉搓约1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次用护发素清洗头发,中和洗发水过高的pH值,减少头发之间静电引力造成的缠结,使头发变得光滑。使用护发素时,注意不要接触头皮。不建议将洗发水直接涂抹在干发上并按摩头皮,因为这样可能会加速洗发水中所含的各种成分渗透到皮肤中,对头皮造成长期伤害。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头发状况和个人喜好随时使用护发膏和其他护发产品。
第二次面部清洁
应每天早晚各洗一次。水温随季节变化。太冷的水会收缩毛孔,难以彻底清除废物,而太热的水会去除多余的脂肪并破坏皮脂膜,所以要小心。油性皮肤可以交替使用冷热水,热水有助于分解皮脂,冷水可以防止毛孔扩张。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用水清洗。只有在气温较高、工作生活条件恶劣、使用防晒霜、粉状或油性化妆品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才应使用洁面产品。洗面奶是最常用的类型,每次用蚕豆大小的蚕豆1-2克,重点涂抹在脸部T区,用手指轻轻打圈涂抹,然后用毛巾擦去浸泡在水中。洗脸后喷爽肤水或涂抹保湿霜可以恢复皮脂膜并保持正常的pH值。
三个浴室
应根据体力活动强度、出汗程度、个人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2-3天洗澡一次,但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喜欢运动的人,可以每天洗澡。水温根据体表温度而定,夏季可低于体温,冬季可略高于体温。洗澡时间调整为10分钟左右。如果每天洗澡,每次5至10分钟内即可完成。洗澡间隔时间较长的人可以适当放宽洗澡时间,但不宜超过20分钟。沐浴方法为了清洁皮肤,建议在流水下淋浴。建议沐浴以放松或治疗目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做法是先洗澡,去除灰尘,然后跳进浴缸,全身浸泡。洗澡时,用手或柔软的棉毛巾轻轻擦拭皮肤,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要用粗糙的毛巾或尼龙过度摩擦背部。
洗澡禁忌避免空腹、饭后、饮酒后洗澡,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不要立即洗澡。这是因为,上述情况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低血糖,从而可能导致昏厥等意外发生。
四手卫生
污染双手的物质是灰尘等无机物,只需用清水冲洗即可。如果您接触到有机或油腻污垢,请使用洗手液、肥皂和其他清洁产品。不建议使用含有抗生素和消剂的产品。仅在有可能接触病原微生物或在医院无菌操作期间才应使用含有消剂和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建议用流水洗手,并务必彻底清洗手掌、手背、指缝、指尖、手腕。洗手后可适当使用护手霜。
五足清洁
双脚的汗腺丰富且保持封闭状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从清洁和健康的角度来看,每晚睡觉前都应该彻底洗脚。水温以皮肤舒适为宜,时间为3至5分钟为宜。出于保健或恢复疲劳的目的,水温可达40~41,时间可延长15~20分钟。要注意的是,如果水温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皮肤屏障可能被破坏,脚部血管扩张,长期下去不仅会引起静脉曲张,还会引起皮炎、湿疹。脚底皮肤无皮脂腺,汗液分泌旺盛,用清水即可洗掉。在干燥、寒冷的季节或皮肤干燥的老年人,洗脚后应涂抹富含油脂的保湿霜。如果脚有异味,请使用抗菌肥皂。如果患有角化症,可以使用含有水杨酸、尿素等的产品来促进角质层软化或脱落。
6会阴部清洁
会阴皮肤透气性较差,是人体排泄和生殖器官的开口处,因此需要每天定期清洁。皮肤在这里
它薄而柔软,通常可以用水清洗。如果存在任何特殊污染,请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
4.特殊人群的皮肤清洁
新生婴儿
此阶段是由宫内水环境向宫外氧环境过渡。新生儿的皮肤结构独特,需要精心护理。
1胎脂胎脂有保护新生儿皮肤的作用,所以不必强行去除,特别是早产儿的胎脂不宜过早去除,可用消植物油局部擦洗去除。或石蜡油。让它自行脱落。
2、洗澡为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应第一次洗澡,以后每天或隔天一次。洗澡时要小心,注意保护肚脐。清洁囟门时,将手指平放在囟门上轻轻揉搓,不要用力按压或刮擦。
3温度洗澡时,关闭门窗,减少空气对流,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保持在37-38。
4、皮肤相关产品建议用干净的水洗澡或使用不刺激眼睛的新生儿专用沐浴剂,沐浴后涂抹婴儿专用柔肤剂,防止新生儿皮肤干燥。
2名婴儿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浴缸更适合,用手擦拭比用海绵或毛巾擦拭更好,一定要仔细擦拭脸部、颈部、皱纹和尿布区域。当婴儿或幼儿可以独立站立或行走时就应该开始淋浴。
1频率在宝宝会爬之前,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洗澡,每周两次,最多隔天一次。随着宝宝活动量的增加,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比如炎热的夏天天气。可以适当增加背浴次数。
2、水温和时间沐浴水温不宜超过37,最好34~36,沐浴时间不超过5~10分钟,淋浴不超过5分钟。
3.洁面产品建议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微酸性或中性沐浴露,用手将适量沐浴露涂在皮肤上,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不要用力揉搓。对于新生儿或婴儿,请使用身体清洁沐浴露清洗头发。对于年龄较大的婴儿和儿童,请使用不刺激眼睛的温和洗发水。沐浴后5分钟内立即涂抹润肤剂,可保持角质层的完整性,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三个青少年
这个阶段身体活动活跃,皮脂分泌旺盛,所以洁面的频率可能会增加,男士可以根据个人皮肤的耐受力选择清洁力较强的洁面产品。
四个老人
由于他们的新陈代谢活动较低,皮肤干燥,洗澡的频率不宜太频繁,应根据气候和环境适当调整。在炎热的夏季或气候炎热的地区,可以每天或隔天洗澡一次。但在寒冷干燥地区,对于活动量较少的老年人,洗澡次数可适当增加至每12周一次。水温不宜太高,建议37-39。否则,皮肤的天然油脂很容易过多流失,皮肤血管可能扩张,导致心脏不适。为了缓解老年人的皮肤干燥,无论是否洗澡,都要每天涂抹保湿霜。
关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鱼鳞病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的相关信息就介绍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