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窦志芳,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环时报健康客户端编辑张勉
9月2日晚,内蒙古呼和浩特雷雨交加的一天,各大医院的急诊室挤满了因花粉症导致的哮喘患者。9月3日上午,我市多家医院呼吸科门诊哮喘患者人数异常增多。呼和浩特市卫健委紧急回应,称急诊病人增多与“雷暴哮喘”有关,这种病是由于雨后花粉浓度高而发生的。为什么“雷暴+花粉”会引发哮喘?
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窦志芳在接受《环时报健康客户端》编辑采访时表示,类似事件在国外也曾发生过。2016年11月21日,一场晚间雷暴席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遭遇雷雨闪电,数千人因呼吸困难被送往医院,各大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急救药品短缺。澳大利亚政府已投入大量医疗资源积极救治,但仍有不少患者因这场雷暴而死亡。从此,雷暴哮喘进入了公众的意识。
“雷暴哮喘的正式名称是雷暴相关性哮喘,是雷暴天气条件下发生的哮喘发作现象。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窦志芳分析如下
首先,花粉吸收水分并爆炸。草花粉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空气传播过敏原,被认为是引起雷暴性哮喘的重要过敏原之一。通常,完整的草花粉颗粒较大,大部分被鼻腔内的鼻毛“阻挡”,无法直接到达下呼吸道。过敏性植物的花粉从大气中吸收水分,然后因内外渗透压的变化而爆炸、分裂,形成数百种过敏原或其他携带细胞质淀粉颗粒的颗粒复合物后,可能会发生雷暴。在此期间,它们将可吸入的过敏原颗粒带到地面并将其释放到空气中。这些可吸入大小的花粉颗粒不仅会引起过敏,而且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并引发哮喘。
其次,霉菌孢子会引起炎症。霉菌在湿度增加时繁殖,因此霉菌过敏症状的增加也与雷暴有关。2016年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期间,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当天的空气样本中含有大量花粉颗粒、花粉爆炸后颗粒和枝孢子分生孢子。真菌孢子通过免疫系统的粘膜激活引起气道炎症,并且可以与草花粉暴露产生协同作用。
三是气象因素的“支撑”。当花粉浓度高且有雷暴时,雷暴哮喘并不总是发生,许多复杂的气象因素,例如风型、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可以通过与空气中的过敏原负荷相互作用来参与爆发。哮喘。草种、湿度时间和强度等当地因素也可能很重要。8月初,内蒙古气象部门提醒公众“连日来雨水较多,有助于降低花粉浓度。不过,草本植物的花粉目前已进入花粉成熟期。例如,内蒙古城市主要致敏花粉为艾蒿、苋菜/苋菜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它来自于一种植物,Rhythmia/Cannabis,雨后气温迅速升高,导致花粉分散并漂浮在空气中。根据上述分析,从8月5日起,该市花粉浓度已进入密集爆发期,“建议过敏体质人群及时关注花粉浓度变化,积极治疗症状和症状,在花粉浓度最高时期采取科学防护措施。”
窦志芳表示,雷暴性哮喘在我国很少发生,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患有哮喘或花粉热的人应格外小心,如果在雷雨天气出现呼吸痉挛,如气短、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高危人群还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健康状况,并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以确保哮喘和过敏得到良好控制。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支气管扩张喷雾剂或口服皮质类固醇等抗过敏药物,并懂得正确使用,并注意哮喘症状的发生和变化。
花粉过敏患者应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气特别是雷雨前的暴风雨天气避免外出,进家后关紧门窗,避免或减少花粉过敏原增加的影响。雷阵雨期间。雷雨天气时,门帘或窗帘会被打湿,然后展开,防止开窗时花粉进入室内,因此请注意室内清洁,清洁空调内部。外出时,佩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减少接触花粉。从室外回到室内后,应立即更换外衣,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洗脸、洗手或洗澡。最好保留在卧室以外的房间睡觉或外出时穿的外套。从未患过哮喘但有过敏症的人不应该在雷雨过后立即外出,因为花粉含量仍然很高。过敏体质的人可以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服用抗过敏药物来减少可能的过敏反应。保持温暖并定期锻炼身体,以增强免疫力并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