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郭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山东新中路东方医院助理主任医师。
中医郭伟近照
【路径回顾】山东省临沂市42岁男性患者因便血近一周到医院就诊。患者自诉排便时发现红细胞,肛门有烧灼感,排出白色脓液,每日排便2-3次,腹部有轻微疼痛。当地医院结肠镜检查显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息肉,病理诊断为严重慢性粘膜炎症,伴有急性炎症和糜烂,中性粒细胞腺增多症符合溃疡性直肠炎。粪便常规检查结果为粪便潜血阳性。舌质淡红,舌尖有红色斑点,舌质肥大,有齿痕,舌膜白厚腻,色微黄。
【辨证治疗】东方医学诊断为痢疾,此证是湿热蕴结于大肠,导致气血失衡所致,所以主要方法是祛热、燥湿、调和。气血。汤剂选用原方,用白芍适量,槟榔为必备药,适当用木香,共服3次,每日一次,每日两次。饭后温服1小时。
【疗效反馈】二次诊断服药3天后,患者称大便颜色正常,大便无血迹,大便次数从2-3次恢复。据报道,每天2-3次。每天服用一次,效果明显,但肛门处烧灼感依然存在,希望您服药后继续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处方中去掉了温补药肉桂,减少了重点防治药物槟榔、木香的用量,并嘱患者再服3次,观察疗效。
[参考]痢疾是临床常见疾病,与腹泻一样,排便次数增多,但痢疾通常伴有腹痛、大便出血、流白色脓。东方医学认为,痢疾的病因是大肠湿热蕴结、气血失衡,治疗重在退热、燥湿、调和气血。治疗此类疾病的方剂。方中黄莲、黄白去热燥湿,芍药、当归养血养分,木香、槟榔升气导滞,体现了“和气行志”。粪尿脓自愈,调气则背清。”方以少量肉桂为佐,大黄为泻药,清肠滞湿热。远离粪便。它实现了“退烧药”的方法原因和常见用途”。砂囊甘草具有缓解焦虑和缓解疼痛的药用特性。混合使用所有药物是有效的。本例患者服用3次,仅肛门烧灼感未改善,遂去掉温性肉桂,减少树果、槟榔用量,取得良好效果。
【医疗咨询信息】山东新中路中医医院每周六下午提供就诊,请预约。
一、服中药期间全身起小红点并且很痒?
皮肤过敏者在此期间也应停止使用。可能是对某些中药药物过敏引起的。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包括服用一些扑尔敏和一些维生素。c治疗可能是缓解过敏症状,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瘙痒。
今天关于肚子红点吃中药和吃了中药肚子周围长了很多红点的相关话题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记得收藏并关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