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为皮肤上角化隶属结构表皮分化的特殊变型器官,包罗头发、眉毛、睫毛、阴毛等,中医学中,毛发的生长、颜色、几多、质量和五脏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尤其与肺、肝、肾关系亲近 。五脏疾病可影响毛发,反过来毛发亦可作为诊查五脏疾病的外候。毛折指毛发枯槁,希罕 易折,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危重症状之一。多因久病精气枯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真肝脉至……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至心 脉至……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这是从真脏脉与五色同现,用五行相克的理论来判断 危候,对临床具有主要 的指导意义。
应用领域判断预后
五脏真脏脉的外候均是毛折,预后为“乃死”,由于 毛发的情形 与五脏均有联系,尤其是肺、肾、肝,中医有“发为血之余”、“肾者……其华在发”、“肺主皮毛”等熟悉 。因久病脏腑精气枯竭,不能濡润皮毛,故毛折。
见到真脏脉象,就要殒命 ,是什么原理?这是由于 五脏的营养都懒于胃府水谷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基础。因五脏之脉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寸口,必须借胃气的敷布,才气达于手太阴。以是 五脏之气能够在其所主之时,泛起于手太阴寸口,就是胃气。若是 邪气胜,精气衰,病气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之气一齐到达手太阴,而为某一脏真脏脉象单独泛起,真脏脉独见是邪气胜伤脏气,以是 说是要殒命 的。
《内经》从邪正斗争的病理角度叙述 了真脏脉形成的机制,指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说明真脏脉的形成是由于正气衰败,邪气盛实,胃气消亡,化源竭绝而致。为此,真脉脏现,多为疾病紧迫 之象,不行不察。
参考文献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书社,1995年
2、张洪俊,《内经》危候的诊察要点探析,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3期
3、张喜德,《黄帝内经》阐义选刊(二),陕西中医函授,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