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 :康健时报
1月10日夏历 腊月初八,也是我们传统的“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之后,也就离过年不远了。

我国饮食文化悠久,在庆祝种种节日时,都离不开特色饮食,腊八也不破例 。这一天,多地有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的习俗,除此之外陕西还要吃腊八面、湖南人要做腊八豆,而北京人过了“腊八儿”要打豆儿酱。
腊八粥—膳食平衡、食物多样
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传统食材包罗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种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
2018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在网站宣布腊八节饮食提醒 ,差异体质人群在食用腊八粥时,应有所注重 :
糖尿病患者:含糖的腊八粥要适量食用,只管 选择不加糖的腊八粥。宜用燕麦、大麦来增添 粘稠感,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资助控制血糖上升速率 。
消化不良者:腊八粥中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由于 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如食用过多,会造成肠胃不适。
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具有优异 的口感和饱腹感。
腊八蒜—解油腻、助消化
腊八蒜多在腊月初八这天来泡。营养与食物 卫生学硕士谷传玲2014年在康健时报先容 ,把洗净晾干的蒜瓣放进清洁 的罐子里,倒入米醋(加或不加糖),密封后放在低温避光处,20天左右,颜色碧绿、酸甜适口的腊八蒜就做成了。
腊八蒜解腻、助消化。大蒜中的大蒜素有扫除 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尤其是胃癌细胞。而腊八蒜中仍然含有大蒜素,且可保留大蒜中的大部门硒元素(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助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疾病)。
①
注重 ,腊八蒜虽然酸甜适口 ,可是 对胃肠道仍有一定的刺激,胃肠道欠好者一定要限量。
腊八面—食材富厚、营养搭配
在陕西的许多地域,腊八节这天不喝腊八粥,而要吃腊八面。
临床营养师李健2015年在康健时报刊文指出,腊八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富厚。用猪肉、豆腐干、白萝卜、胡萝卜、黄豆、香菇、木耳、黄花菜等炒成“臊子”,然后放入玉米粉,熬成菜粥,再将面条切成菱形片后下入菜粥内,还可以凭证 口胃 放点香菜、蒜苗等。一碗腊八面,有面、有菜、有豆制品,颜色富厚,味道鲜美,营养也是没得说。各人若是 吃腻了腊八粥,也可以试试。
②
腊八豆—制作简朴、营养价值高
腊八豆是湖南等地域老黎民过腊八节的传统吃食。一样平常 在每年立冬后最先 将黄豆腌制,到腊月初八后食用,因此称之为“腊八豆”。临床营养师李健2015年在康健时报刊文指出,腊八豆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功效性短肽及大豆异黄酮等,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食物 。以前多是家庭自制,现在市面有许多包装食物 ,吃起来更卫生清静 。
可买制品食用,也可自己实验做改良版的腊八豆。将黄豆、红豆、黑豆、花生等洗净,豆干切小块,五花肉切丁。先炒五花肉,加姜粒、红尖椒翻炒,再加豆干炒。加水没过质料,将豆子和花生米等倒入,翻炒匀称 后移至高压锅中。加适量水及桂皮、白糖、盐、鸡精等。上汽后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10分钟即可。
②
豆儿酱—营养全、味道好
北京人过了腊八要“打豆儿酱”。临床营养师李健2015年在康健时报刊文指出,豆儿酱着实 就是肉皮冻,但内里 尚有 豆干、胡萝卜、水疙瘩、黄豆、土豆等,是一道很是好的凉菜。
做的时间 先将猪皮整理 清洁 ,焯5分钟后捞出,晾凉后把外貌肥脂刮掉,切成小丁。泡发的黄豆煮至八成熟,胡萝卜、豆腐干、水疙瘩切丁。水烧开后倒入肉皮、葱段、姜片、大料、花椒,肉皮熟软后将调料捞出弃之。倒入黄豆等质料,加少许酱油、料酒、盐继续煮10分钟。晾凉倒入平底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吃的时间 用腊八蒜(泡腊八蒜的醋)调拌,味道好极了。
②
腊八要防寒,
记着“吃4样,忌4事”
腊八时节除了有很是鲜味 的特色饮食,照旧养生的好时机。每年腊八时节正值大寒小寒之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因此腊八养生的重点就是“防寒”。这个时间 要记着“吃4样,忌4事”。
吃4样
1、吃红枣——协调 气血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侯喜讯 2011年在康健时报体现,护肝的食物不少,他较量 推荐红枣。红枣虽通俗 ,但富含营养。
红枣富含微量元素,有促进肝脏合成白卵白的功效,并能调整免疫功效杂乱 。
常食红枣可缓解身体虚弱、神经虚弱 、脾胃反面、消化不良、劳伤咳嗽等症状。而且红枣是个温补的食物,还可以协调 气血,到达暖身的效果。
③
2、吃板栗——养肾防寒
中医以为 ,寒是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冬季时节,肾的性能强壮 ,则可调治机体顺应 严冬的转变 。以是 冬日养生很主要 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师吴文博2016年9月在康健时报刊文中强调,中医以为 栗子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板栗的服法概略分为生吃、熟吃两种。一样平常 以为 生吃补肾,熟吃健脾。生吃板栗可以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倒霉等症。
④
3、吃桂圆——养阳暖心
严寒的天气特殊 容易伤阳气,因此小寒大寒时代 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衷敬柏2010年在康健时报体现,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大寒时代 天气冷,建议经常吃点桂圆,或在家炖些桂圆粥。
桂圆粥做法:取桂圆肉15克,大米50克,紫米50克,淘一遍加水适量,同煮至米烂为度,可以天天 食用一次。
⑤
4、吃萝卜——清淡饮食
冬季进补阻止 太过,平时可以适当摄入一些蔬菜,如萝卜、青菜、白菜等,这样不仅可以平衡饮食,减轻高卵白食物带来的脾胃肩负,也能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向春天的清淡饮食过渡。
萝卜有“小人参”之称。在菜肴较量 丰盛的情形 下,可以生吃点儿萝卜,或做一道白菜萝卜香菜汤,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油脂。
⑥
忌4事
1、忌不运动——天冷也要运动
许多人冬天以为 天气越来越冷,便不愿意出门,但纵然是在严寒的冬天,也万万 不要不运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个时间 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用 预防伤风,同时使人精神 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神经功效失调而引起的主要 、焦虑、抑郁等状态。
需要注重 的是,晚年 人不宜做太过强烈 的运动。可以凭证 自身情形 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实的准备运动。由于 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枢纽的无邪 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另外,磨炼 时间最好部署在下战书 较温暖 时举行 。
2、忌不保暖——做好御寒保暖
腊八前后,穿衣要以保暖为主,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民间有“冬天戴棉帽,犹如 穿棉袄”的说法,以是 冬季外出或坚持室外运动的人群,应做好御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此外,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可以很好地缓解冬季脚部冰凉的情形 ,此外还可以推拿和刺激双脚穴位,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忌晚睡早起——保证富足睡眠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冬日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富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4、忌心情郁闷——阻止 情绪颠簸大
此外,在精神、心绪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情绪颠簸大,会对身体康健发生很大的危害。做到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才气为生涯 增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