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莱雅集团1997年进入中国最早推出的品牌之一,巴黎欧莱雅一直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支柱。近日,巴黎欧莱雅因双11价格争议而陷入舆论旋风。进入中国24年后,中国已成为欧莱雅集团的第二大市场。经过这场风波,欧莱雅集团距离实现“让每个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口红”的梦想还有多远?
进入中国24年后,欧莱雅集团希望每个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口红。
也许一些北京人还记得2000年巴黎欧莱雅在王府井繁华街道上张贴的大幅广告。广告的一侧是中国影星巩俐,另一侧是德国超模克劳迪娅希弗。中国人和西方人这两位名人,结合经典的广告语“你值得拥有”,成为欧莱雅集团进军中国的“符号”。
资料显示,1997年,欧莱雅集团通过巴黎欧莱雅、兰蔻、美宝莲等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前,欧莱雅集团已对中国市场进行了约10年的研究,并分别在上海和苏州设立了产品研究部和美容护肤研究中心,研究中国人的品质皮肤和头发。
谈起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的经历,不得不提一个人欧莱雅前董事长盖伊保罗。GuyPaul刚进入中国时就喊出了“让每个中国女人都拥有口红”的口号。
不过,与宝洁等其他日化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相比,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早。如何实现这一口号,成为欧莱雅集团面临的紧迫题。盖保罗对这个题的回是“价格”。
据了解,GuyPaul在中国采取了品牌“金字塔”战略,将高端、中端和大众市场品牌分为金字塔的塔尖、金字塔的主体和金字塔的底部。兰蔻是塔顶的高端品牌,巴黎欧莱雅是中档品牌,塔底的受众是工薪阶层,美宝莲这个低价美妆品牌也有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外,欧莱雅集团从进入中国之初就开始实施本土化战略。与位于广东省的宝洁集团不同,欧莱雅集团于1996年在苏州设立生产工厂,随后开始在广东省及其他地区设立分公司。本地供应链确保美宝莲在中国的生产成本降低,而这些节省进一步体现在价格上。有消费者回忆,美宝莲口红刚进入中国时,售价30多元一支,深受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的欢迎。盖保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美宝莲和欧莱雅在中国的价格低于美国等市场。
另一方面,欧莱雅集团在营销方面也不遗余力。巩俐于1997年被任命为巴黎欧莱雅代言人,目前已与欧莱雅合作24年。巴黎欧莱雅的广告口号“你值得拥有”通过电视和线下广告深入千家万户。
1997年三大主要品牌推出后,欧莱雅集团的其他品牌也迅速跟进。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推出药妆品牌薇姿、1999年推出法国护发品牌卡诗、2000年推出高端护肤品牌赫莲娜,填补了中国药妆市场的空白。法国护肤品牌卡尼尔于2003年于2008年推出乔治阿玛尼化妆品,迅速完成了从大众品牌到低价品牌再到高端品牌的全面金字塔布局。品牌。
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已进入第24个年头,已向中国市场引进了25个品牌,并在中国建立了1个研发中心、1个培训中心、2个工厂和5个配送中心。
欧莱雅集团的本土化战略很快就取得了成果。据欧莱雅集团年报显示,2003年,巴黎欧莱雅、兰蔻、薇姿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5%、725%和57%,位居三大品牌之首。主要品牌增速。2003年,美宝莲在中国的口红销量增长了一倍多。欧莱雅在公告中自豪地表示“我们离‘让每个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口红’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据当时的报道,盖伊保罗2003年为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实现了1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首次实现盈利。
欧莱雅集团针对小护士和小薇,从葫芦里卖什么药?
目前,欧莱雅集团并未放松业绩。欧莱雅集团一方面需要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善于收购,快速引进品牌应对宝洁集团的竞争,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的“猎物”。中国本土护肤品牌小护士和羽西很快就引起了欧莱雅集团的注意,其相关收购也在当时引发了舆论争议。
资料显示,欧莱雅集团以美宝莲和卡尼尔进入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但从当时国内的市场环境来看,这两个品牌在价格和渠道上仍然没有充分“降级”。对此,盖保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中小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日益增强,购买优质品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欧莱雅集团需要更深入地进入农村市场和渠道。
另一方面,当时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兰蔻在高端市场相对于2009年进入中国的宝洁集团旗下的SK-II品牌具有比较优势,但在1998年,宝洁集团的另一个品牌玉兰油在中端市场的份额更高。在巴黎欧莱雅。此外,宝洁集团以海飞丝、舒肤佳、佳洁士等日化品牌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仍处于弱势,但宝洁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优于欧莱雅团体。
在此背景下,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门店分布广泛的小护士成为欧莱雅集团增强实力的“选择”。据统计,2003年小护士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仅次于玉兰油和大宝,全国共有网点28万个。据欧莱雅集团年报显示,2003年专业护士的销售额约为4000万欧元。
经过四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欧莱雅集团终于在2003年12月“拿下了”小护士。同时,欧莱雅集团还获得了小护士在湖北的生产基地、管理团队以及全部销售渠道。小护士的创始人李志达在承诺不再从事同一行业后遗憾地离开了公司。
另一个本土平价品牌羽西是欧莱雅集团和宝洁公司都热衷收购的热门商品。数据显示,羽西2003年约800家门店的销售额达3800万欧元。东吴证券分析指出,除了增加市场份额外,收购羽西可以帮助欧莱雅集团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适合亚洲肤质的产品的需求。另外,由于宝洁集团也在洽谈收购羽西,因此收购羽西也是一种防御策略。
2004年1月,欧莱雅集团宣布将羽西纳入旗下。据报道,2003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化妆品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2004年完成收购后,欧莱雅集团上升至第二位。由于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2004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两倍,亚太区的总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7%。
三次收购,三次“失败”
然而,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小护士和羽西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资料显示,2004年完成对小护士的收购后,欧莱雅集团制定了一个巨大的目标,要在8个月内实现15亿元的销售额,而这15亿元的销售额就是小护士2004年的销售额。几乎是金额的五倍。2003年,为实现这一目标,欧莱雅集团宣布推出小护士品牌与卡尼尔技术相结合的新产品,并宣布卡尼尔技术将把小护士带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尽管欧莱雅集团在新品推出后积极推广,但市场反响并不理想,小规模护士销量开始逐渐下滑。目前,“小护士”品牌上有“没有这个人”。此外,与羽西不同的是,新京报编辑发现,自2004年合并以来,小护士从未出现在欧莱雅集团年报的具体品牌介绍中。
另一方面,依靠小护士的卡尼尔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存在质疑。在2004年至2008年的年报中,欧莱雅集团从未提及卡尼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直到2009年才在中国市场出现了612的增长。然而,卡尼尔在短暂的辉煌后却无法维持增长势头,并于2014年1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相比于小护士,羽西的存在感更加明显。2005年,羽西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增长了137%,但羽西却无法避免“变革”的命运。2018年,欧莱雅宣布升级羽西品牌,计划将羽西打造成奢华护肤品牌。据羽西旗舰店信息显示,目前店内最畅销的产品是第二代金瓶精华液,售价600元,月销售额超过2万元。目前,国潮正在兴起,人们对国产护肤品牌的兴趣日益浓厚,羽西能否抓住这一趋势,实现反弹,还有待观察。
此外,2013年,欧莱雅集团还更进一步,斥资6538亿港元收购国产品牌明治面膜,成为当时中国日化市场最大的收购案。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明治面膜不仅业绩直线下滑,市场份额也逐渐减少,成为欧莱雅集团中国收购的又一“受害者”。
尽管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收购持续面临挑战,但集团业绩却迅速提升。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欧莱雅集团在华销售额连续14年持续增长。2019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超过35%,创下15年来最快增速。
据星图数据显示,巴黎欧莱雅尽管因近期价格争议而陷入舆论旋风,但今年双11期间巴黎欧莱雅成为美妆护肤品类销售额最高的品牌。在海外各大品牌的包围下,国产美容护肤品牌再度崛起,消费者对国货的热情不断高涨,完美日记、花西子、毛戈平等一批新兴品牌不断涌现。面对市场变化,欧莱雅集团将如何应对,是否会重复现有策略?本报将持续关注。
新京报编辑郑宜嘉编辑李政
乔林校对
封面照片ICPHOTO
一、南昌县百盛有哪些品牌入驻?
有品牌个。
化妆品及护肤品纪梵希、MakeUpForEver、香奈儿、迪奥、碧欧泉、伊丽莎白雅顿、蛋白石、娇韵诗、雅虎雅、兰芝、娇兰、兰蔻、Aqua、巴黎欧莱雅、玉兰油。
香水CK、BOSS、三宅一生、菲拉格慕、安娜苏、宝格丽、马克雅可布、巴宝莉。
金饰、珠宝六福、潮宏基、卡帝尼、谢瑞琳、周大福、周生生、雅帝尼。
男装登喜路、纪梵希、雅各布丹、法国都彭、Abode、宝姿。
女鞋千百度、WhatFor、Saturday、FED、久熙、纳兰、StellaLuna、杰熙、Scatto、Laersdan、Belle、Hazen、Fibrielle、真美时。
手表万宝龙、施华洛世奇、卡地亚、欧米茄、芝柏Harmony、浪琴、Raider、飞亚达、天梭、雷蒙威、Artini.
二、丝芙兰有玉兰油吗?
没有玉兰油,玉兰油不属于奢侈品范畴。丝芙兰主要销售迪奥、娇兰、雅诗兰黛、倩碧、碧欧泉、兰蔻等初级品牌,独家品牌包括佩特罗夫、博优、欧缇丽、和Favor.Olon.LanJiastin等人。丝芙兰于1997年加入全最大的奢侈品牌LVMH。丝芙兰拥有多种国内外化妆品品牌,包括护肤、妆、香水、沐浴用品、护发、工具等。
三、南昌财富广场有哪些牌子化妆品?
南昌财富广场化妆品品牌有纪梵希、郑明明、芭比波朗、巴宝莉、玉兰油、巴黎欧莱雅、兰蔻、美宝莲、艾琳娜、碧欧泉、资生堂、迪奥、香奈儿。
关于网上对碧欧泉身体乳olay超白瓶和olay超白身体乳真假热议的一些话题内容本文都已讲解完毕,各位读者怎么看呢,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