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于红色小象身体乳过敏性皮炎以及大象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是什么?的相关性题,都有很高的关注度,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题。
本文目录
一、大象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是什么?
大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它们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二属三种,分别是象科、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有两种类型普通非洲象和非洲象。森林象只有一种,那就是亚洲象。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亚和东南亚,甚至中国南部边境。大象的妊娠期为10-12个月,新生大象重100公斤。需要8-14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据报道,1974年在安哥拉被杀的最大大象重达13-5吨。大象皮肤厚,毛发少。鼻子和上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圆柱形的鼻子。两颗上颌切牙又大又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腔两侧一般有三颗前臼齿和三颗后臼齿。吃高纤维食物。食物、树叶、草等。臼齿不会同时生长。现有的臼齿磨损后,会长出新的臼齿。因此,如果60岁左右后最后一颗臼齿磨损,老象可能会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如果继续喂食磨碎的食物,它可能会继续活下去。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称为印度象。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它的鼻子末端有一个手指状的突起。雌性大象没有象牙。甚至有一半的雄性大象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他们的耳朵相对较小且圆。前脚有5个脚趾,后脚有4个脚趾。肋骨有19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部呈拱形。它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过去可进一步分为印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和苏门腊象四个亚种。非洲象有两种类型。最常见的是非洲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它有大耳朵,下部尖。雄性和雌性都有长而弯曲的獠牙。前脚有4个脚趾,后脚有3个脚趾。数量比亚洲象少一头,共有21对肋骨,背部平坦,长6-7-3米,高3-4米,重10吨。它们本性比较凶猛,尤其是孤独的雄象,更加凶猛,难以驯服。另一种非洲象是濒临灭绝的森林象。它体形较小,一般不超过2-5米,耳朵圆,下颌狭长,前脚有5个脚趾,后脚有4个脚趾,与亚洲象相同。象牙小而直,质地较硬。最近的基因分析证实,它与普通的非洲象不是同一物种。还有几个亚种。马来西亚有亚洲象亚种——侏儒象,体型较小。纳米比亚有一个非洲象亚种,——沙漠象。它的脚垫变大了,更加适应缺水的生活了。它知道如何节约用水,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由于大象的毛发较少,容易患皮肤病,因此需要经常洗澡或进行泥浴。大象的皮肤很厚,有皱纹,有的深度达十多厘米,皮肤呈浅灰色。有时洗泥浆浴看起来不错。大象呈土色红棕色,眼睛为棕色,眼睛上有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它的眼睛通常是蓝色的。大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可以散热。尾巴不长,顶部有刷子。大象是食草动物,每天花16个小时收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能吸收40%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一天可以吃30到60公斤的食物,但可以吸收60公斤的食物。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大象每天必须步行3至6公里才能寻找食物,但它们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36公里。
二、大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中。它们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群居时,必须由母象带领。他们白天旅行,不定居。以杂草、树叶、树皮、树枝等为食。
大象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亚和东南亚,甚至中国南部边境;主要分布在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也有少量野生种群。
亚洲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在其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分布在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非洲象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
扩展信息
大象是群居动物,以家庭为单位,以雌象为首领。每天的活动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地等都在母象的指挥之下。成年雄性大象只负责保护家人的安全。有时,几个象群聚集在一起,形成数百头大象的大群。
大象可以使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行驶11公里。如果介质因气流不均匀,它们只能行驶4公里。为了进行交流,大象会跺脚,发出强有力的“轰隆”声。这种方法可以传播最远3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