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笨爸爸更新了最新版本的国产/进口常温纯牛奶和低温鲜牛奶。
横评上线后,巴博爸爸收到了很多留言,很多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比如“低温奶最好”、“可以喝低温奶,而不是常温奶”。
其中,大多数人只购买低温奶,因为听说低温奶比常温奶更有营养,特别是因为低温奶可以含有更多的“活性成分”。
而这正是低温奶商家注重的广告点,部分产品的宣传页和外包装上的“营养信息表”强调“活性成分”“有效蛋白质”等卖点。让我给你看一个比较。常温牛奶“更有营养”。
笨爸爸在横评中表达的总体观点是常温纯牛奶和低温生牛奶在营养上没有明显差异,孩子选择常温或冷牛奶都没有题。
不过,看完上面的评论,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解释一下两者营养价值的区别,尤其是低温奶促销中强调的“活性成分”。
追根溯源各种热处理工艺
在讨论常温奶和低温奶的营养差异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两种奶最重要、最关键的区别热处理工艺。
我们都知道,鲜榨的生奶中含有很多微生物,不能直接食用。热处理是一种简单的灭菌过程,可以使牛奶储存一定时间并准备好直接食用。
常温奶和冷奶是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生产出来的两种纯牛奶,主要区别在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常温奶采用的灭菌工艺,最常见的是UHT,一种超高温闪蒸灭菌工艺,热处理温度在135以上,耗时约3秒,几乎可以杀灭所有微生物,因此可以保存常温密封环境下可保存6个月以上。
低温奶采用巴氏灭菌工艺,其中最常见的是巴氏灭菌,涉及三种加工方法62-6530分钟、72-7615秒、80-8510分钟15C中的秒
巴氏灭菌可以杀灭致病菌,但由于灭菌温度较低,微生物没有被完全杀灭,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冷藏,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质期一般在1~2周左右。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采用高温巴氏灭菌、INF巴氏灭菌等新灭菌工艺生产的低温乳制品。
高温灭菌的热处理一般在120-135左右,持续2-4秒,而INF灭菌的温度高达150左右,只需0.05-05秒,并且都需要冷藏。保质期比巴氏杀菌奶长,通常约为20天或更长。
综上所述,热处理工艺的不同是常温奶和冷奶最本质的区别。常温奶的热处理温度一般在135以上,而冷奶的温度一般在62、85。一些冷牛奶使用更高的温度。热处理温度高。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常温奶和冷奶的营养有何影响。
蛋白质/活性蛋白,两者有什么区别?
蛋白质,尤其是活性蛋白,是大家在比较常温牛奶和冷牛奶时最关心的营养成分。这是因为喝牛奶补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钙、脂肪、乳糖。
据说,常温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如低温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变性,牛奶中的活性蛋白质失活。
真的吗?
首先,牛奶蛋白中80%左右是酪蛋白,其热稳定性较高,常规热处理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受热处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乳清蛋白,约占20%。
随着热处理温度和强度的增加,乳清蛋白会发生变性,必需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的含量略有下降,但这种下降不会显着影响其营养价值。
另外,对于蛋白质热变性对人体消化吸收的影响,由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多样性,业界尚未得出相对统一的结论。
贸易商宣传的“活性蛋白”主要来自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蛋白质,如乳铁蛋白、免疫蛋白、-乳蛋白、-乳白蛋白等。具体内容及功能见下表。
根据目前相关实验和研究结果,各种热处理工艺对主要活性蛋白的影响如下
乳铁蛋白低温灭菌对牛奶中所含的乳铁蛋白没有明显影响,超高温灭菌则基本完全失去乳铁蛋白的活性,导致变性率超过95。
免疫蛋白与其他活性蛋白相比,免疫蛋白更容易变性。巴氏灭菌还会引起变性,变性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超高温灭菌后,免疫蛋白几乎没有活性或没有活性。
-乳蛋白低温灭菌后,牛奶中的-乳蛋白保留了70%左右,但超高温灭菌后,仅保留了10%左右。
-乳清蛋白75以下热处理对-乳清蛋白影响不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变性现象更加频繁,超高温灭菌油的-乳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低温灭菌油。油。牛奶。
另一项研究发现,INF灭菌工艺对乳铁蛋白、-乳清蛋白、-乳蛋白造成的热损伤程度与低温灭菌工艺相同,且明显低于低温灭菌工艺。UHT超高温灭菌。过程。
综上所述,基本表明,对于牛奶中的几种主要活性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和免疫蛋白,热处理温度越高,失活越严重,损失也越大。
因此,就活性蛋白而言,采用巴氏灭菌和INF灭菌工艺的低温奶比采用超高温灭菌工艺的常温奶具有显着优势。
那么,如果你喝牛奶来获取它的营养价值,你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呢?
事实上,牛奶的活性蛋白含量并不高,尤其是免疫功能较好的乳铁蛋白和免疫蛋白,在原料奶总蛋白中分别占0.2和24,含量极小。
例如,某特定品牌的巴氏奶的乳铁蛋白含量标签为45毫克/升,那么如果每天喝400毫升,每天就可以摄入18毫克乳铁蛋白。
《中国乳铁蛋白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每日补充乳铁蛋白的适宜剂量为200-800毫克。
即使与乳铁蛋白强化配方奶粉相比,低温原料奶的含量也为4~5mg/100g,与普通奶粉的35~50mg/100g有显着差异。
尽管巴氏灭菌/INF巴氏灭菌可能比室温配方奶粉保留更多的活性蛋白质,但这对宝宝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增强儿童免疫力的关键是均衡饮食、充足运动、充足睡眠、及时接种疫苗。
综上所述,采用巴氏灭菌和INF灭菌工艺的低温牛奶比常温牛奶含有更多的活性蛋白质,但由于含量如此之低,其实际健康影响非常有限。
另外,喝热牛奶不需要煮沸或加热,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活性蛋白失活,说活性蛋白比常温牛奶高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想喝热牛奶,最好简单地加热到50左右的适宜温度,或者用温水加热。加热容器的选择。
其他营养素,两者有什么区别?
说完蛋白质/活性蛋白,我们再来看看牛奶中其他营养成分与热处理的关系。
牛奶不仅88%是水,还含有乳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其中有几类营养成分基本不受热处理影响。
钙等矿物质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除了钙以外,还含有钾、磷、铁、锌等。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矿物质的溶解状态,但不会造成矿物质的损失,也不影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脂肪脂肪氧化主要与氧气和光有关,高温热处理不会导致乳脂损失或产生有害物质。
脂溶性维生素牛奶中含有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它们对热不敏感,即使在热处理过程中也比较稳定,损失也很少。
牛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乳糖在热处理过程中受到一定影响。
首先,牛奶中的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对热敏感,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等。
从实验结果来看,超高温灭菌造成的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率略高于低温灭菌,但两者相差并不大,基本在10以内。具体数据请参考下图。
另一方面,牛奶的维生素含量很低,喝牛奶并不是维生素摄入的主要来源。以维生素B1为例,牛奶中的平均含量约为003毫克/100毫升,而儿童每日维生素B1的建议摄入量约为1毫克,典型的牛奶摄入量远低于每日需要量。
因此,常温牛奶和冷牛奶的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略有不同,但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对宝宝来说,更重要的是养成均衡饮食,从各种食物中获取日常维生素,包括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
其次,牛奶中所含的乳糖在热处理过程中主要发生异构化和美拉德反应,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
相关研究表明,超高温闪蒸灭菌相比低温灭菌,反应强度更大,乳糖损失也相对更大。
但反应的乳糖仅占总乳糖的一小部分,而135以上的超高温热处理仅持续3秒左右,因此反应程度很低,造成的营养损失较大。微小的。
综上所述,常温牛奶和冷牛奶在矿物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方面基本没有区别。水溶性维生素和乳糖经过高温热处理后都会有一定的损失,低温奶的表现会更好,但两种奶的实际差别并不是很大。
您应该为宝宝选择什么类型的牛奶?
最后总结一下
1、热处理工艺的区别是常温奶和低温奶最本质的区别。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导致不同的保质期和储存环境。常温牛奶的诞生,就是为了让各牧区的牛奶能够销往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喝上。
2、低温奶中,巴氏灭菌奶和INF灭菌奶比常温奶含有更多的活性蛋白质,但由于含量如此之低,其实际健康意义非常有限。
3、常温奶和低温奶的矿物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基本没有区别。
4.在水溶性维生素和乳糖的情况下,低温牛奶表现更好,但两者实际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给宝宝选择常温牛奶还是冷牛奶?这是我愚蠢的父亲的建议
1、巴氏灭菌奶和低温奶中,INF灭菌奶在活性蛋白、水溶性维生素、乳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营养优势。如果购买方便,冷藏条件可以保证,相对可以接受。如果价格较高,巴氏奶或INF巴氏奶是更好的选择。
2、常温奶的整体营养价值并不比冷奶差多少,是宝宝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良好食物来源,在保质期方面更有优势。市面上有很多常温奶产品,性价比很高,如果宝宝喜欢喝,选择常温奶是没有题的。
比较时,不要用棍子区分室温和低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同品牌和产品在关键营养成分和口味上的差异。如果你要喝冷牛奶,千万不要喝室温牛奶。牛奶。
参考
1牛奶中常见热敏性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付晓飞,邢倩倩,尤春平中国乳业,2020,4811
2不同类型热处理方式对牛奶品质的影响王向新,张秋梅,魏学东,姜玉军,徐琳,艾明中国乳业,2019,474
3乳清蛋白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张红梅,赖建强中国食品与营养,2011,179
4热处理对液态奶中乳清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曲雪银,郑楠,李松利,文芳,孟璐,杨金辉,王佳琪食品科学,2017,389
5热处理对牛奶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对于身体乳祛蚊和一些身体乳祛痘印相关内容的解就到此为止,诸位记得关注并收藏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