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延庆啤酒推出的透明质酸钠啤酒上市。3月9日,燕京啤酒订阅号发布文章,介绍玻尿酸专家团队将科技应用于啤酒的案例,口号是“玻尿酸可以喝”。
燕京玻尿酸啤酒1瓶50元
3月16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无法再访燕京啤酒订阅号的相关推文。但网购上的产品介绍仍称,这款啤酒的透明质酸钠添加量为20ml/L,且透明质酸来自专门研究透明质酸的研究团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联系燕京啤酒旗舰店,客服依然表示这是“可以饮用的玻尿酸”。“这是一种味道更好、更适合您味蕾的产品。”
在燕京啤酒旗舰店,该产品6瓶300ml售价299元,一瓶均价50元,高于燕京啤酒其他啤酒。3月16日,人民日报健康客编辑线下走访北京多家大型超市,未发现有产品在售,而燕京啤酒天猫总店月销量为19辆。
3月16日,小编线下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超市,并未发现燕京玻尿酸啤酒在售。图片来源刘静怡
此前已批准用于一般食品用途。
2008年,透明质酸钠被批准用于保健食品。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允许其在一般食品中使用,使用范围包括乳及乳制品、饮料、酒精饮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冷冻饮料等,但其在食品中的功能作用并未得到强调。
“人体的关节、皮肤等都含有玻尿酸,玻尿酸的功效在医美领域已经得到证实,应用广泛。口服玻尿酸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国外已经消费了几十年。”解放军第八医院中心营养科主任左晓霞指出,“食品级透明质酸是一种多糖,由于是一种新的食品成分,目前研究还不够。”.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功效。”
“透明质酸钠就是透明质酸,以前主要用于外用美容、化妆品,但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食品成分后,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营养中心、中国营养科学院特殊营养科原科员刘青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采访时也指出了这一点。“透明质酸实际上是人体的正常成分,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它摄入后可以起到美容相关的功能作用。”
你可以尝试,但没必要神化它。
随着透明质酸被批准作为食品成分,含有透明质酸的食品越来越多。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编辑在某网购搜索“玻尿酸食品”关键词,发现市面上有很多饮料、糖果等含有玻尿酸的食品。
“玻尿酸”也成为该类产品的卖点。例如,玻尿酸果冻的营销宣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玻尿酸含量迅速下降;单一玻尿酸可容纳相当于自身体重1000倍的水分。另一个含有透明质酸的饮料的广告页面指出,透明质酸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
玻尿酸糖果促销广告截图
这些含有玻尿酸的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好处呢?
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学和功能食品领域研究的江南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张秋香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玻尿酸可以提高大鼠皮肤的含水量,但口服玻尿酸可以提高大鼠皮肤的含水量,玻尿酸能否直接被人体吸收取决于其分子量1。在一项临床试验中,26名有衰老迹象的女性口服鸡软骨提取物12周,发现它可以改善皮肤干燥,增加皮肤弹性,并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2。
张秋香博士也强调,不过,高分子透明质酸,特别是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由于空间位阻的原因,不能直接通过肠道吸收,必须先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糖,然后再从肠道吸收。经肠道进入体内,输送到适当的组织部位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刘青春也指出,“效果如何,还需要验证。”当这些化合物进入体内时,它们必须在胃和十二指肠中被消化和分解。它与胶原蛋白类似,必须分解为氨基酸。作为一种酸,它可以分解成小分子,然后被人体吸收。”
左晓霞表示,玻尿酸成分是否有效必须考虑很多方面。“首先要看食品含量。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口服玻尿酸国家标准。此外,食品级玻尿酸必须达到稳定、不降解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吸收。”对食品加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左晓霞指出,“作为一种新的食品配料,有条件或者有好奇心的消费者可以尝试而不排斥,但不应该‘神话’它。”刘庆春也呼吁消费者不要把对美丽的追求集中在这些食品上,她说“皮肤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作息、精神状态、运动状态等。“仅仅依靠这些食物很难实现你的目标。”
参考
MamoruKimura,TakuyaMaeshima,TakumiKubota,HitoshiKurihara,等.口服透明质酸的吸收JMedFood2016,1912:1172-1179
StephenRSchwartz,JusangPark食用新型水解鸡胸骨软骨提取物BioCellCollagen可增强血液微循环,减少面部衰老迹象ClinIntervAging2012;7:267-73
AlexandroBdeSouza、MarcoVChaud、MariaHelenaASantana对口服给药和基于纳米技术的配方中透明质酸行为的看法碳水化合物聚合物综述2019,222:115001
川田千夏、木村卫、增田康信、野村佳弘口服透明质酸对光老化无毛小鼠皮肤干燥和表皮增厚的影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2016,806:1192-5
编辑李萌
校对赖氨酸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包含作者观点。国民党新闻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公开和传播服务。
编号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