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海映空,惊涛拍岸。
海洋,是烟台的自然 宝藏、都市手刺 ,也是烟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经略海洋,是这座海洋都市钻营 高质量生长的一定选择,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基础的、焦点的工具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重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海洋牧场是生长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
……
2018年6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烟台视察,那些重逾万钧的殷殷嘱托,是激励我们开发 向海图强新路径的强盛 动力,为我们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提供了基础遵照 。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冒雨考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经略海洋,烟台从未阻止 探索的法式,誊写 着高昂向上的蓝色乐章——
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制作基地之一,海内交付半潜式钻井平台八成“烟台造”;
到2020年底,我市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天下 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到达120万亩;
全市5275个排污口建设排污口治理档案,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到达100%,入海河流周全 消除劣V类水体;
……
碧海蓝天下,“重器”云集
奋斗的姿态是最美的。烟台将总书记的主要 指示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扎实推进现代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和综合使用 六大海洋工业实现突破;围绕构建“一核引领、两翼突破、七湾联动”的陆海统筹生长名堂 ,打造海洋牧场树模 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情形 优美之城。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烟台,正迈出逐梦深蓝的铿锵法式。
创新弄潮
激活海洋经济生长新动能
“蓝鲸1号”“蓝鲸2号”……
芝罘湾畔,一座座“国之重器”、一艘艘“天下 第一”,从这里出发、驶向全球。
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制作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烟台交付启航。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为“深海一号”能源站提供船体模块制作以及大合拢服务。通过乐成实验 合拢工程,我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手艺 已到达天下 先进水平,多项深水施工手艺 突破1500米难关,周全 掌握了10余种水下要害装备的自主制造手艺 ,超大型深水装备工程总包能力显著提升。
助力我国可燃冰第二轮试采乐成的“蓝鲸2号”钻井平台在这里挺进深海;
“蓝鲸2号”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天下 最大5800米车道双燃料滚装船在这里开工制作;
天下 最大新建双燃料滚装船正在加紧制作
全球最大最先进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从这里驶出远航挪威;
中集来福士制作的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
……
这些闪灼 国际海工板块的“网红”,都是中集来福士的“爆款”产物。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记 在中集人心中。创新,再创新;转型,再转型。在保持半潜式平台订单数目 天下 前三位优势基础上,中集由专注海上石油钻探向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领域发力,引领天下 第六次海洋渔业浪潮,向大海洋工业延展。
加速培育海工装备制造全工业链集群,海工装备和船舶制造的“金字招牌”愈加闪亮: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天下 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制作基地之一。现在 ,烟台已培育出规模以上海洋工程装备企业26户,船舶海工研发职员 1500余人,形成以中集来福士、杰瑞整体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等为主干的海工制造企业集群,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在烟台揭牌落户。
逆势求变,创新弄潮,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业继续成为最具活力的增添 领域之一。
加速构建现代海洋工业系统 ,烟台在发力——
海洋生物医药工业生长态势优异 。
全市在研海洋泉源 生物新药品种10个,生物医药工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工业集群,培育了绿叶制药、东诚药业、瑞康医药、荣昌制药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军企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走向规模化。
全市口岸货物吞吐量到达4亿吨,位列天下 沿海口岸第8位,是海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商业 港。烟台港创新“采矿+河运+海运”模式,打造“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魏桥厂区”铝土矿全程供应链物流系统 ,形成几内亚至中国的海上铝业丝绸之路,滚装车运输、商品车出口、对非商业 量等指标均居天下 口岸前线 。
海洋文化旅游业剑指高端。
海洋文化旅游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海上天下 、芝罘瑶池 、欢喜海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周全 启动。
海水淡化和综合使用 业加速起势。
加速推进海上调水工程,海水淡化能力一直 提升。莱州华电、开发区八角电厂、海阳核电、长岛海岛海水淡化等22个项目投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到达8.2万吨/日,居全省第二位。
怎样 引领海洋经济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偏向生长,一直 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速海洋科技创新!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三文鱼深水养殖工船交付使用,天下 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一号”下水交付……综观烟台,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要害焦点手艺 实现突破的趋势锐不行当。
向创新要竞争力。我市鼎力大举生长海洋高新手艺 ,海洋领域共组织实验 种种科技妄想 项目64项,支持资金5610万元,一直 培强做大现代种业、海工装备等优势工业焦点竞争力,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工业科技水平。
2020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域生产总值的24.5%,居天下 沿海地级市前线 。
渔业转型
打造海洋牧场树模 之城
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情形 、增殖渔业资源、掩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农牧化的主要 途径。
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在长岛南隍城海域“安家”
6月2日,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在长岛南隍城海域“安家”。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装备 ,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规模化生产,发动工程手艺 、生物手艺 、水产养殖、加工处置赏罚 、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工业链生长,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工业链运营。”经海渔业总司理 郭福元说。
经略海洋,共圆梦想。烟台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挑重担,迅速行动,通过高尺度建设海洋牧场树模 区、高科技支持 海洋牧场系统 、高水平建设海洋牧场治理体制机制、高效益获取海洋牧场运营效果 ,推进海洋牧场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偏向生长。
《烟台市水域滩涂养殖妄想 》《烟台市海洋牧场生长妄想 (2019-2025年)》《关于加速海洋牧场建设的实验 意见》《烟台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实验 方案》……一系列生长妄想 ,擘画了烟台海洋牧场的生长蓝图、实验 路径和生长模式:全市妄想 海上养殖区、海水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共43.7万公顷,凭证 “带为线、群为珠、线穿珠”的思绪 ,树模 推广“海工+牧场”联动模式、“陆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渔带小渔”共享模式等三大模式——一个纵贯南北、漫衍工具的海洋牧场工业框架已然成型。
工程化、尺度化生产的引入,推动海洋牧场从“疏散谋划 ”向“整体 化运作”转变。近年来,我市起劲 引入资金雄厚、运营规范的大企业、大整体 ,投资海洋牧场建设。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实验 “百箱妄想 ”,100个深海大网箱建成后,烟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青岛国信、齐鲁交通已出资数亿元参股东方海洋和长岛佳益,中交整体 、国电投、中广核等央企500强也纷纷到烟台开展调研考察,起劲 推进洽谈相助。
阻止 2020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海洋牧场专项建设资金10亿元,发动社会投资100亿元,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天下 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到达120万亩,保持全省领先。
迎着习习海风,漫看浪花飞翔,位于四十里湾的“耕海一号”火了。升级后的新平台将提供海上住宿、海洋美食、海上婚宴、水上运动等服务,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
“与传统的海洋牧场相比,我们拉长海洋牧场工业链条,在提升‘一产’价值的同时,富厚‘三产’元素。”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认真 人体现。
依托“耕海一号”等海洋牧场平台,我市将水产养殖、精湛 加工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加速海洋渔业由单一工业向全工业链融合生长转变。
曾经铺风盖浪、摇橹撒网的海洋渔业,开启了改天换地的历史性厘革。
陆海统筹、提质增量、延链增效,朝着天下 领先的海洋牧场树模 之城,烟台踏浪前行。
生态护海
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多年未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丛丛簇簇充满海岸,白江豚、鲸鱼等结队现身,东方白鹳、斑海豹、黄嘴白鹭等种群数目 显着 增多,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泛起差异水平恢复……眼下,在长岛,一幅人与自然协调 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现在众人 眼前 。
体贴海洋、熟悉 海洋、经略海洋,切记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烟台始终把海洋生态掩护摆在主要 位置,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把“生态掩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生长”作为基础条件 。
陆上,拆除全域80台风机,所有 完成10个有住民 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全省率先构建起全域新能源旅游公交系统 、率先实验 全域生涯 垃圾分类,实现了全域禁放烟花爆竹、集中供暖所有 清洁能源替换 、城乡污水处置赏罚 设施全笼罩;《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掩护条例》配套制订 了保障措施,生态掩护法治化、制度化系统 框架基本形成;累计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5%。
海上,完成近海养殖腾退1.8万亩
……
现在 ,长岛正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打造绿水青山海岛样板。
长岛优良的自然生态情形 张吉华 摄
“山青、林茂、海蓝、岸美、滩净、城靓”的长岛,正是全市一连 推进海洋生态掩护的缩影。我市增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生态掩护修复、突出问题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在“工业强海、实现海洋经济强”的同时,推进“生态护海、实现海洋情形 美”,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治口”治出达标排放。
2020年,我市完成5275个排污口的按比例监测和起源 溯源事情,建设了排污口治理档案。同时,强化羁系能力手段,全市35家涉氮重点企业和25家污水处置赏罚 厂,已凭证 要叱责 部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备 ,并与生态情形 部门联网,直排海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
“治海”治出碧水净滩。
推进海水养殖污染整理 整治,整理 非法养殖10万余亩;强化船舶与口岸污染控制,全市53家持证口岸企业所有 签署 船舶污染物吸收 、转运及处置协议;坚持“一港一案”原则,对全市63处渔港开展污水、垃圾处置设施配套建设。
“治岸”根除陆源污染。
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雨污分流刷新 123公里,都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到达100%,化肥、农药的单元耕地面积使用量及总量均完成下降指标要求。
2020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到达100%,入海河流周全 消除劣V类水体,完成水污染防治目的 责任书确定的目的 使命 。
激情水花,浪尖跳跃;
生长浪潮,梯次奔涌。
蓝色的海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
无限期待和漂亮 梦想。
站在新的起点上,
烟台正切记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汇聚厘革实力 ,
扬起“蓝色”风帆,
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烟台孝顺 ”。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黄钰峰
责任编辑: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