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9080
蛇鳞形成坚硬的皮肤,蛇鳞来源于最外层的表皮和真皮。不同种类的蛇,其鳞片的样式、形状、大小、天数、排列组合都不一样,各有其主要特征,甚至同一条蛇不同部位的鳞片也不一样。因此,蛇鳞成为蛇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与鱼鳞不同,蛇鳞是可以剥离的,无法分离。鳞片之间的褶皱增加了蛇爬行的灵活性和皮肤的强度。
蛇头的鳞片又长又大,对称排列,间距很小。蛇的鳞片有时被称为板、盾或盾板。这些盾板被皮肤上的缝隙或脊隔开,头后部的鳞片相互重叠形成瓦片。
蛇背上的鳞片极厚,但很小,重叠在双层表皮上。一个刻度延伸到前刻度的1/4左右来覆盖。背鳞可以弯曲,但是皮肤弹性差。
腹部的鳞片随着蛇的生活方式而变化。穴居蛇的腹鳞较小,而树栖蛇和陆柄蛇的腹鳞较大且较宽。除了盲蛇和一些原始蛇类,其他蛇类的腹面从顶部到肛门都有一排瓦状的长方形腹鳞,有一两排延伸到尾部,方便蛇类在地上游动。
尾下鳞片一般为双线,左右交错,但最后一种为单线,少数种类为单线。一般雄性比雌性多,这个特征是区分蛇性别的另一个依据。
蛇鳞的颜色是由于蛇发达的真皮层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其表面颜色因蛇种不同而不同。它往往与蛇生活的环境——周伟的主色调相似,因而具有护色的作用。同时,蛇的颜色有警示作用。
蛇的皮腺较少,其分泌物主要用于引诱异性、驱敌和识别不同种类的蛇,所以蛇可以在茫茫大山中互相寻找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