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冻伤通常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和训练的战友容易得这种病。冻伤常见于手指和手背,也常见于脚后跟、鼻子和耳廓。冻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皮肤发红发痒,要注意按摩保暖;第二阶段是水泡。如果水泡破了,注意防止感染;第三阶段是皮肤溃烂;第四阶段是伤筋动骨,要及时就医。
对于容易冻伤的同志,建议每天用热水泡脚,保证脚部血液流动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如果官兵刚从寒冷的室外回到室内,也不能马上用热水泡脚。他们可以先用双手轻轻摩擦耳朵、脸、脚等部位。另外,入冬前要晒晒太阳,紫外线照射过去可以防止冻伤。官兵也可以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平时尽量不要抽烟,抽烟会影响四肢的血液循环。
如果官兵有冻伤,在处理时也要注意。轻度冻伤一般不需要治疗。保温后1-3周自愈。可以每天对冻伤部位进行多次加温,温度不宜过高,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如果冻疮皮肤完好,可以擦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如果瘙痒、肿胀明显,也可以外用激素软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如果需要促进冻疮表皮愈合,可以涂药膏保暖。如果冻疮有局部感染的迹象,可以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服用抗菌药物。冻伤很严重。出现水疱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疱相似。保持水泡的皮肤有利于愈合。
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出现冻疮样皮损,如冷蛋白血症、大腿及臀部血管炎、红斑狼疮、结节病,甚至恶性肿。对于复发性和慢性冻伤,如果天气温暖时不好,我们需要提高警惕。
(二)
秋天和冬天,气候干燥。有的官兵腿上有鳞片或蛇皮,皮屑“满天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蛇皮”,也就是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鳞片状为特征的皮肤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寻常型鱼鳞病,也称为“干皮病”。“干性皮肤病”容易发生在四肢和背部,尤其是小腿前侧。轻者皮肤干燥,表面有微小鳞屑,重者可出现浅棕色至深棕色菱形或多边形鳞屑。
干皮病患者要注意日常护理。洗澡时尽量少用身体清洁产品。洗澡后涂抹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在选择保湿产品时,可以选择含有果酸和水杨酸的身体乳,这样角质软化后会自动脱落,也可以选择含有角鲨烷、尿素、凡士林等保湿成分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官兵会在皮肤上涂抹茶籽油,缓解皮肤干燥。这些植物油看似“天然无添加剂”,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一款好的润肤霜往往包含三个主要成分:封闭剂、吸湿剂、保湿剂。而类似于茶籽油的植物油一般被归为保湿剂,仅靠保湿剂保湿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