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角化病
又称“鸡皮”。是一种毛囊慢性角化皮肤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好发于上臂外侧和大腿前侧,也可发于脸颊和臀部。病变顶端有淡褐色角质栓,内含卷发。剥掉角栓后,可留下一个小的漏斗状凹陷,但很快又会形成新的角质栓。通常没有自觉症状,有时会出现轻度瘙痒。
原因:
圆角脱发的病因不明,其形成来自于角蛋白的积累。如果皮肤过度角化,就会脱落,堵塞毛囊,导致表皮周围丘疹的形成。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可以保护皮肤免受感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但角蛋白堆积的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1.它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约50%~70%的圆角病患者有遗传倾向,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父亲(或母亲)有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母亲(或父亲)基因正常,那么其后代有1/2的概率患病;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有一个突变基因和一个正常基因,那么后代有3/4的概率患病。如果遗传不能治愈,只能改良。
2.也可能与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缺乏、代谢紊乱,以及圆角病的发生有关。
3.内分泌因素会影响发病。接受糖皮质激素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的患者可能患有圆角病,提示内分泌因素可能与此病有关。
发病率组:
该疾病影响几乎50%的青少年和大约40%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看医生:
该病可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一般无需就诊。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担心影响容貌,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一般来说,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处的皮肤来做出诊断。只有出现以下情况时才提示就医:影响皮肤美观;皮肤严重瘙痒或发炎。
治疗:
外用药物
1.常用药物有0.1%维a酸乳膏和他扎罗汀凝胶、10%~20%尿素乳膏、3%~5%水杨酸软膏、10%~20%鱼肝油软膏等。,能软化或溶解角质,改善症状。
2.维a酸、水杨酸、尿素等外用制剂可能导致皮肤发红、刺痛,不建议儿童使用。3.此外,外用维a酸还可能引起脱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4.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使用润肤霜来缓解皮肤干燥。
5.皮损炎症反应严重的患者可联合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
口服药物
维生素A、维生素E或小剂量维a酸可改善症状。
鉴别诊断:
很多人倾向于把相似的症状判断为圆角病,其实是不同的疾病。如下所述,
1.棘状苔藓。多见于儿童。其特点是毛囊丘疹密集,顶端有丝状角质短突,边界明显,好发于颈部、大腿和臀部。大多数患者在几个月后可以自然恢复。
2.红色糠疹。它是一种坚硬的丘疹,有淡红色的毛囊,孤立或融合成角质化斑块,表面覆盖有像糠一样的白色鳞屑,常伴有炎症。
3.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毛囊角化丘疹,皮损呈圆锥形或半形,皮肤明显干燥,常伴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