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
洗个热水澡再好不过了。
但是现在,天气很冷,
每天洗澡不一定好。
最近有很多人,
我洗澡的时候生病了!
老太婆的皮肤,像鱼鳞一样,其实是洗澡洗出来的。
67岁的李太太退休在家。她平时东西不多。她喜欢干净。除了打扫房子,她每天睡觉前还要洗澡洗头。
就在前几天,李太太觉得皮肤很干,然后就痒,忍不住就挠。划了几下,她的皮肤就被划开了,尤其是胳膊和小腿上,都红了,像鱼鳞一样裂开了。
东华医院东莞皮肤科主任姜浩波接待了李太太,仔细检查了她的皮损后,姜浩波说这是冬季瘙痒,是洗澡过度引起的。
经常洗澡明明是好事,可为什么会变成皮肤又痒又脆?
对此,姜浩波表示,冬天气温下降,干燥寒冷,皮脂腺分泌减少,甚至表皮脱落。洗澡过多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干燥、瘙痒、脱屑。
尤其是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已经减少。如果洗澡太频繁,热水和沐浴用品会带走皮肤表面很少的皮脂,加剧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皮肤皲裂、发痒,所以越洗越痒。
前阵子媒体报道了江苏扬州一位36岁的女子,她也爱干净。她每天用洗发水和沐浴露洗澡。结果她全身皮肤都皲裂了,光手上就有十多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医生:冬天减少洗澡次数。
姜浩波建议,冬季预防皮肤损伤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减少洗澡次数,不要使用碱性沐浴产品,洗完澡后涂抹保湿霜;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5到10分钟就够了;不要太热。一般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比体温略高,但你不会觉得热。水温过高,会“烧掉”皮脂的天然屏障。
当然,洗澡次数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江浩波说,如果一个人有日常健身习惯,那么每次运动后一定要洗澡。一般来说,一天洗一次澡就够了。
如果有人一天要洗两次澡,早晚各一次,那就涮一下就好了,不用每次都擦全身。有的人洗澡还喜欢搓泥,以为搓下去的泥越多就越干净。其实大部分都是表皮细胞。秋冬季节,少用碱性沐浴产品。如果非要用,可以选择泡沫少的沐浴产品。相对来说,去除油脂的能力更弱。
这些冬天洗澡的禁忌你要注意!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皮肤干燥。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得大量血液流向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水温过高会使血压、心率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负担,增加血液粘稠度。
不宜长时间洗澡。
长时间洗澡,皮肤容易脱水,人也容易疲劳。还会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严重心律失常、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还有头部供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