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外貌笼罩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属中医“白疕”领域,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尺度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尺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尺度》(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漫衍,迅速增大,外貌笼罩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征象 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映。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舆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枢纽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门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逝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显着 季节性,一样平常 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太过、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群集 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尺度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书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部门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熏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漫衍,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界线 清晰 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外貌笼罩厚积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征象 );刮除薄膜后泛起点状出血(Auspitz征)。白色鳞屑、薄膜征象 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舆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举行 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逝 ,亦有与此相反者。
(7)组织病理:表皮改突泛起较早,主要为角化不全,有时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逝 。棘层肥厚,表皮嵴延伸 。真皮乳头部血管扭曲扩张,轻度增厚。乳头上方表皮变薄。真皮上部有轻度至中度炎细胞浸润。
(二)证候诊断
1、血热证:新出皮疹一直 增多,迅速扩大;皮损潮红,银白鳞屑,有筛状出血,瘙痒,可伴有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薄黄或白;脉弦滑或数。
2、血燥证:皮损淡红,干燥脱屑,可伴有皲裂,口干咽燥。舌质淡,舌苔少或薄白,脉缓或沉细。
3、血瘀证:皮损肥厚浸润,耐久 不退,颜色暗红,鳞屑附着细密 ,女性可有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
1、血热证
治法: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丹皮、土茯苓、生槐花、紫草、草河车、生地,白鲜皮,赤芍。
加减:夹风者,选加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威灵仙、全蝎、娱蚣、乌蛇等;夹瘀者,选加丹参、鸡血藤等;热重者,选加白茅根、大青叶;夹湿者,加苦参;夹毒者选加忍冬藤、银花、地丁、板蓝根、生甘草等;咽痛者,加北山豆根。
注重 :该方因无详细 剂量,若有 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可选用消银颗粒、复方青黛胶囊、清开灵口服液(颗粒)等。
2、血燥证
治法:养血解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丹参、当归、生地、麦冬、元参、鸡血藤。
加减:热重者,选加银花、赤芍、紫草、天花粉;夹毒者,选加草河车、土茯苓、蜂房、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甘草;夹瘀者,选加桃仁、红花、川芎;燥甚者、选加麻仁、天冬;夹风者,选加荆芥、防风、白鲜皮、乌蛇、威灵仙、全蝎、蜈蚣等;阳虚者,选加细辛、附子等:脾虚者,选加黄芪、白术、茯苓、苍术等。
注重 :该方因无详细 剂量,若有 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可选用四物合剂、六味地黄丸等。
3、血瘀证
治法:活血解毒。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白花蛇舌草、莪术、鬼箭羽、红花、鸡血藤、桃仁、丹参、当归、川芎。
加减:热重者,选加大青叶、紫草;夹瘀者,选加赤芍、三棱;夹燥者,选加生地、麻仁、元参;咽痛者,选加北豆根;夹湿者,选加苦参、虎杖、陈皮。夹风者,荆芥、防风、白鲜皮、乌蛇、威灵仙、全蝎、蜈蚣等;气虚者,加黄芪等;阳虚,细辛、附子等;脾虚者,选加黄芪、白术、茯苓、苍术等。
注重 :该方因无详细 剂量,若有 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可选用大黄蛰虫丸(胶囊)、血府逐瘀丸(胶囊)等。
(二)中医外治法
1、中药湿敷:适用于血热证,皮损色红者。选取清热凉血、燥湿解毒中药按3%~10%比例加水煎汤待凉,以8层纱布浸湿后贴敷患处,每次20~40分钟,逐日 1~2次。
2、中药浸浴:适用于血燥证、血瘀证,皮损色暗或淡,静止或趋于消退者。凭证 病情选用养血活血润燥止痒药物,煎汤浸浴或熏蒸,每次20~40分事或隔日1次。或可凭证 病情选用矿泉浴治疗。
可凭证 病情选用腿浴治疗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熏蒸床(坐式)医用智能汽疗仪等中医诊疗装备 。
3、中药软膏:凭证 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润肤止痒等中药软膏外涂患处,以宽慰 为主,阻止 刺激,逐日 2次。肥厚皮损可使用封包要领。
(三)针灸疗法
1、体针:取大椎、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陶道、肩胛风、肝俞、脾俞等穴位接纳泻法。留针20~30分钟,逐日 或隔日1次。或穴位注射,逐日 或隔日1次。举行 期禁用,使用时注重 有无同形反映。
2、拔罐:举行 期禁用。适用于肌肤丰盛处,皮损肥厚、顽固耐久 不退者。可接纳走罐疗法,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冲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每口或隔日1次。
(四)其他疗法
凭证 病情选择窄谱UVB、PUVA、高能紫外光照射、准分子激光、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光电治疗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等举行 治疗。
(五)照顾护士
1、饮食:一样平常 给予普食,少食油腻食物,忌食酒类、辛辣刺激性发动风之品。
2、情绪调治:勤与患者相同,可接纳谛听 、慰藉病人的要领,阻止 急躁不安情绪,忌怒,心情愉快 ,保持优异 情绪。
3、康健指导:向患者解说本病特点、治疗历程、用药知识、预防复发措施及注重 事项。指导患者生涯 纪律,起居有常,合理调配饮食,戒烟戒酒,阻止 外伤和溢用药物,以防本病复发。
四、注重 事项1、 并发症处置赏罚
(1)寻常型白疕若伴有继发熏染,宜予以抗生素抗熏染治疗,希望 期白疕除中药外,可给予维甲酸制剂。
(2)特殊型白疕全身泛发脓疱型、红皮病型,应中西医团结 治疗。
(3)枢纽型白疕因伴有骨质破损 ,故需早期应用慢作用药,如甲氨喋呤,磺胺硫氮吡啶等。
2、饮食忌辛辣食物、牛、羊肉和酒。
3、急性举行 期患者局部皮损阻止 应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4、注重 冷暖调摄,增强磨炼 ,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伤风。
五、难点剖析 及解题思绪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临床医生颇感棘手。多年某对本病举行 了大量研究,人力物力都投入不少,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突破。
难点之一:病因方面
与本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许多,诸如遗传、熏染、精神因素、内渗透 因素、代谢障碍、免疫杂乱 等。但迄今为止,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
难点之二:治疗方面
银屑病的治疗是当前海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现在 西医治疗用药为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等。部门药物疗效好,但存在极大毒副作用而临床无法推广用之。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团结 ,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但疗效缓慢,疗程长,且缓解病情者多。总之,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药,没有根治手段。
难点之三:复发问题
银屑病不是不治之症,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可是 本病的复发性一直以来困扰着医生和病人,特殊 是使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而现在 尚无任何能阻止 该病复发的药物。这是本病难点中的难点。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以后 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深入研究,只有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清晰的熟悉 ,才有可能找到治疗上和预防复发的突破。②走中西医团结 的蹊径 ,扬长避短,取西药收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知足 、清静 无副作用等有机团结 ,研制一批清静 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现在 疗效一定 的中药验方、复方举行 系统的实验研究,相识 其作用机制。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看法防治熟悉 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团结 ,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相助,给患者更多体贴和明确 ,扫除 头脑 记挂,阻止 精神主要 ,合理部署生涯 ,注重 饮食调治,事情实事求是 。治疗上要接纳针对性提防 性措施,阻止 熏染因素,阻止 用药不妥、不慎而造成红皮病或脓疱型银屑病等的发生,合理适当 用药,力争 简朴有用 ,仔细视察病情,阻止 诱发因素。
实验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纵然在临床治愈后,着实 验室检查亦存在异常,如免疫方面仍存在表皮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皮肤损害消退处的微循环虽有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电镜发现治愈病例个体棘细胞核仍较大,线粒体群集 仍存在,线粒体嵴模糊。所有这些都说明经由 临床治愈的病例,表皮组织的显微结构仍保留着治疗前病变细胞的特点,批注 表皮细胞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本病易复发的主要 缘故原由 之一。因此我们以为 本病临床治愈后还需牢靠 治疗2~3个月,否则皮肤损害消退后马上停药易致本病。
六、疗效评价评价尺度
1、以皮损严重水平在治疗前后的积分转变 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断 。
盘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逝 ,n≥95%。
显效:皮损大部门消退,临床症状显着 减轻,95%n≥70%。
有用 :皮损部门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显着 ,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
2、以皮损症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的积分转变 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断 。
盘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皮损所有 消退,临床症状消逝 ,证候积分镌汰 95%。
显效:皮损大部门消退,临床症状显着 减轻,95%证候积分镌汰 ≥70%。
有用 :皮损部门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镌汰 ≥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显着 ,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证候积分镌汰 不足50%。
声明:内容泉源 于“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