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百江稻田风物(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1.
在黄昏来临之前,我们一群人晃晃悠荡地穿过野外 ,跨过沟渠,往一座小山走去。似乎良久 没有这样了,闲散样子走在山间的小道上,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去做,只在野外 之间前行,风里飘来谷物成熟的气息。
时在辛丑年的秋天,九月初九。百江野外 里金黄一片。许多稻子已经收割过了,野外 里飘扬 着一种清新的香气。这是收割事后的稻草香——当成熟的水稻被割倒的时间 ,茎杆草叶间的新鲜汁液会散发出这样的香气。大规模的汁液同时释放出香气,同时,土地上的谷物成熟又携带着阳光恒久曝晒事后的干燥又慵懒的气息,再加上土壤 自己的气息,马上,这个黄昏变得云云 奇异 了,它将人群区脱离 来——那些一下子就分辨出稻草香气的人来自于野外 ,而那些叹息桂花怎么还没有盛开的人则来自于都市。
2.
好闻的稻草香气,把我们的影象拉回到昔日 时光。有人想起了秋天的稻草垛。高高的稻草垛,是田里的地标,晒干了的稻草围绕着一棵木桩叠加成圆锥形。乡下 的孩子们在某些特定的时间 ,会钻进稻草垛。温暖的稻草垛总会让人发生想要在内里 打一个盹的激动。母鸡也会在稻草垛里做窝生蛋,或是在农妇没有注重 的一段时间里,某一天,突然就带了一队小鸡出来。
尚有 人想起了冬天的稻草床。干稻草晒过太阳之后,吸饱了温暖的能量,这样的稻草整理 清洁 后铺在床上,再铺一层席子,这样的床可真是温暖。稻草对于农家是常见之物,再清寒的人家,也能够拥有铺着一床厚厚的稻草的夜晚。干燥的稻草叶子与秆子,在身下发出窸窸窣窣的细碎的声响,也转达 着干燥温暖的草香,这声音与这草香都让人心田 无比安宁,睡得扎实 牢靠 。
3.
我们行进的那座小山,周围 都是茶园,连片升沉 的茶园,一行一行海浪一样平常 升沉 的茶树组成了流动的风物。听说这里的茶叶都是出口到日本做成抹茶产物的,斜阳 下的一片片树叶,犹如 鱼鳞般闪光。茶园的高处是一座亭子,亭子毗连 着栈道,周围 都是好风物。在茶园的另一侧,放眼一望,是辽阔的稻田。金色的稻田。丰收在望的稻田。这辽阔的稻田里,用彩色的水稻在大地上写着几个字:
稻。香。樱。语。
这是桐庐的百江镇。“稻香樱语”是一个田园综合体,以同盟 村为焦点区块,辐射百江村、双坞村12平方公里规模,是一个漂亮 田园、农旅融合的工业。农旅融合,就是说可农可旅,亦农亦旅,边农边旅,半农半旅。这是镇里的干部向我们先容 的,而眼前所见,也确是漂亮 的乡野的风物。
百江,是散文家陆春祥的老家。广西文学杂志社和散文选刊杂志社团结 举行 “重返家乡”运动,每年选择一个作家的家乡,组织一群作家去走走看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运动。许多时间 ,我们只是通过文字熟悉 作家。而若是 能去作家生长、生涯 过的地方看一看,就能越发深刻地明确 谁人 写作的人。由于 每位写作者都有他的来处,家乡是其中最为主要 的一个。
4.
夜色浓重起来。晚间,许多人就在山下的大片的稻田边上,在一条徐徐流淌的河流的岸边,一起吃起了晚饭。厥后陆春祥走到人群前面,捧着萨克斯吹起一支曲子叫《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或许是由于 站在家乡的野外 上,沐浴着家乡的夜风,风里带来粮食成熟的香气,以是 他吹得特殊 投入。我第一次以为 ,在这样的野外 和溪流之间,听一曲萨克斯是很是优美 的。在这样的野外 和溪流之间,头顶夜空里星星也特殊 多,一弯月亮清晰地挂在天涯 。
稻田里的月色,我良久 没有这样看过它了。
5.
到百江之前十来天,我老家的水稻田也到了收获时节。回到老家种田已是第七年。今年获稻季,我朋侪 赵统光自告奋勇,要向导 各人一起扎个稻草人。
直到稻草人真正在稻田里直立 起来之前,各人心中都没底。那是一个重大 的稻草人,有六七米高,能竖起来吗?稻草人的总设计师赵统光不仅是一位修建师,还险些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经由 几个晚上的思索,挥舞画笔,刷刷刷,徐徐勾勒出一个潇洒不羁的稻草人大侠形象来。然后是细化。他做了设计结构,做出了正面侧面图、效果图。
扎稻草人的那天下战书 ,稻友们早早来到稻田,一起在金黄的稻浪间,在那条宽敞的田埂上,加入劳作的队伍。各人忙了半天。原本妄想 在斜阳 余晖里让稻草人直立 起来,但没有想到,这个使命 的工程量云云 重大 ,一些事情只能稍作延后,第二天继续。
6.
扎稻草人这件事情,吸引了那么多孩子的注重 力。各人以家庭为单元,领到了各自的使命 。孩子们事情得云云 投入。赵先生 将各人群集 起来,拿着设计图解说要领,宽檐帽、蛋挞裙、流苏披风等等,每一个手艺 细节都要剖析到位。譬如稻草人的宽檐帽,光是竹制的骨架都比一个成年人展臂还要宽。各人一起把稻草理顺,用线捆扎好,再将其牢靠 到骨架上,逐个排布。
这个历程是漫长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孩子们的担忧显而易见。这个稻草人是不是真的能够完成?万一竖不起来怎么办?他们脸上已经有了些许焦虑的神色。最后,十几个男子 抬着稻草人穿过稻田,金黄的稻穗拂过他们的身体。当稻草人如愿直立 在稻田上空时,每小我私人 都云云 开心。
是啊,正是历程的艰辛,以及效果 的不行预知,才让整件事情 得越发有意义。所有值得去实验的事情,不正是云云 吗?
浙江常山“父亲的水稻田”里,大伙一起立起一个重大 的稻草人。
7.
稻草人是野外 中央 最古老的诗意。人也是。想到我们的祖先,一辈一辈都在野外 里劳作,渡过了他们的一生。这片野外 里留下了几多辈祖先的足迹。他们的印记留在土壤 里,揉进大地里,一春一秋,一年一年,土壤 翻过来,敲碎,泥水混淆,变形,重组,种子落地,万物生长。雨雪风霜,生生死死。种田的人都换了新的面目 。土地里演绎的,可不就是一万种生命循环 的故事吗?
只有稻田上的月,照旧旧时的那一轮。
8.
这一次,因了一位作家的家乡的缘故,我们在百江的稻田里相聚。稻田里的聚会,或者可以称之为“稻聚”。平时,我在都市里的朋侪 们热衷于种种雅集,诗会、茶会、念书会,也有种种名义的同砚 会、老乡会。我却喜欢约请 朋侪 们到我的稻田里相聚。我们经常在稻田里插秧、收获,在稻田里画画,或者纯粹只是坐一坐。
重阳节的第二天,百江镇的稻田里,有一场阵容 浩荡的丰收节。周围 八方的乡亲们都来了。稻田里搭起了舞台,年轻人在稻浪中央 起舞。我坐在那片水稻田里,新割事后的稻草香气弥漫起来,这大地的气息令人欢喜着迷。百江这个地方,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明代的王世贞,生于清末的章太炎,都是百江王氏、章氏的后裔。一起加入运动的,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陆春祥,也都是百江人。百江这个地方真好,百江的水稻也特殊 养人。
9.
脱离 百江的时间 ,我从路边农人摆的摊位上,买了两瓶农人自制的辣椒酱。这种辣椒酱最下饭了。一碗白白的新米饭,只要一碗辣椒酱,就可以吃得幸福无比。
想起一句话:山人不喜红尘物,起劲 做事添碗饭。
到过稻田的人,都要好好用饭呀。
写于2021年11月7日
作者:周华诚
编辑:钱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