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防治手艺
_汪文忠
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急性熏染病,鱼类一旦熏染细菌性败血症,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与品质,重者导致鱼类殒命 。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应该以预防为主,只有有用 预防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才气知足 群众对高品质水产物的需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一、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症
1.病症
一是鱼类最先 急性熏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鱼体两侧会轻度充血,这时肠内尚有 一些食物。二是严重发病时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病鱼眼眶周围也充血,尤其以鲢、鳙鱼更显着 ,主要体现是眼球向外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病鱼腹腔内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或者泛起红色污浊腹水。病鱼肝、脾以及肾肿大,脾呈紫玄色。鱼鳃、肝脏、肾脏的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血虚 。病鱼胆囊大,病鱼肠系膜、腹膜及病鱼 肠 壁 等 充血,肠道内没有食物,粘液许多。病鱼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肠道膨胀得很粗。有的鱼鳞片竖起,肌肉泛起充血,鱼鳔壁也充血,鳃丝最后 腐烂。有时发现少数病鱼殒命 ,肉眼看不出显着 症状。严重的病鱼厌食、不摄食,病鱼在水体中静止不动或阵发性乱窜乱游,尚有 的病鱼在池边摩擦,直至鱼体衰竭殒命 。
2.病原
病原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温顺 气单胞菌以及鲁氏耶尔森菌等。
3.盛行 情形
该病一样平常 在水温 9-36℃均有盛行 ,盛行 的时间较长,为 3-11月,岑岭期一样平常 发生在 5-9 月,10月后病情有所缓和。发病最适水温 25-32℃。水产养殖细腻 化水平越来越高,养殖水体情形 日趋恶化且难以控制,养殖鱼类病害也越来越严重,该病具有病程急、殒命 率高等特点,其危害很是大。该病盛行 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多,殒命 率高,是池塘养殖的恶性病害,是现在 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的一种急性熏染病。
4.主要危害鱼类
发生该病的鱼类包罗鲫、鲤、鲢、鳙、团头鲂、草鱼、鳜鱼、白鲳、加州鲈、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
二、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缘故原由
1.鱼体机械性损伤
鱼体机械性损伤主要是在拉网打鱼、鱼种运输历程中,操作不慎引起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组织变性坏死,引起致病菌熏染,使鱼生病。
2.放养密渡过大
放养密渡过大,造成养殖水体缺氧和饲料使用 率降低,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匀,消瘦 的鱼易患病殒命 。
3.投饲不妥
投喂商品饲料,很少投喂甚至不投喂自然 饲料,投喂不清洁或已经变质了的饲料,投喂的饲料营养不周全 ,鱼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损,鱼的抗病力下降。
4.鱼塘水质变坏
鱼池恒久不清塘,池底腐殖质、残渣剩饵和鱼类的渗透 物过多,一方面消耗池水大量消融 氧,同时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发病塘水体中总氨氮、未离解氨氮、亚硝酸盐氮及 pH 均高于未发病塘。亚硝酸盐、未离解氨氮对鱼有严重迫害,鱼整天生涯 在不良的水情形 中,导致鱼体反抗力下降。
5.近亲滋生
鱼种场在家鱼人工滋生 中普遍存在着近亲交配征象 ,原有的品种优势渐趋退化,鱼体变小、生长缓慢、发病率上升、成活率大幅度下降。
6.病死鱼处置不妥
病死鱼不实时捞出深埋,随处乱扔,发病鱼塘池水未处置就举行 外排,病原体在自然 水体中广为撒播 ,以致种种养殖水域都发病。
三、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清整池塘,扫除 池底过多淤泥,晒池和冻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2.鱼种消毒
放养鱼种前,需要对鱼种举行 消毒,下池前用浓度15-20 m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 10-30 分钟。
3.养殖工具消毒
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举行 消毒处置赏罚 后再使用,病死鱼应实时打捞深埋而不能随处乱扔,以免病菌随处撒播 。
4.投放康健鱼种
选购苗种要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资质的种苗场购置。投放苗种前,举行 苗种消毒,防止外购苗种带入病原。严禁近亲滋生 ,提倡就地培育鱼种,还要严酷 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凭证 池塘养殖条件确定苗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合理投放鱼种,控制鱼种投放量。
5.养殖水体保持清洁
养殖水体透明度保持在0.3 m左右。鱼病盛行 季节,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调治水质。食场定期用三氯异氰尿酸、漂白粉等举行 消毒。
6.水体消毒
按 0.2-0.3 mg/L 三氯异氰脲酸使用量经水消融 、稀释后全池泼洒。
7.增强一样平常 饲养治理
拉网、运输操作要小心审慎 ,阻止 鱼体受伤和发生应激反映。勤巡塘,扫除 塘内杂物,合理使用增氧机。科学投喂,做到“四定”(定质、定量、准时 和定位)投饵。饲料要做到精粗搭配合理,在投喂精饲料养殖鱼类时,要适时投喂一定量的草料,以尽可能知足 鱼类生长的需求,降低成本,镌汰 发病率。遇到强对流天气,要镌汰 或者阻止 喂食。
四、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治疗要领
1.杀灭寄生虫
第一天杀灭鱼体寄生虫。在治病前必须先杀灭鱼体外的寄生虫,鱼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时,虽然寄生虫数目 不多不会直接引起鱼殒命 ,但鱼被寄生虫损伤后就容易熏染患病,治疗效果也欠好。若是 没有寄生虫就不需要杀虫,以免贻误了鱼病的治疗。
2.内服药
第二天至第六天一连 投喂药饲5天,祛除 鱼体内的病原菌。发病养殖池应适当镌汰 投喂,治病前举行 药敏试验,凭证 药敏试验效果 ,在饲料中拌入适量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投喂,按鱼体重盘算用药量,切忌盲目凭履历 用药,配合中草药(三黄散)同时内服。
3.外用药
第三天及第五天全池遍洒杀菌药,按 0.4-0.5 mg/L 三氯异氰脲酸使用量经水消融 、稀释后全池泼洒。
鱼病严重时,不要接纳高浓度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免引起病鱼的应激反映,从而加速病鱼殒命 ,应先投喂适量免疫多糖饲料提高鱼类抗应激的能力。
鱼病治疗时代 及刚治好鱼病后不要举行 大量换水或打鱼,以免给鱼带来刺激,引起鱼类应激反映,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五、结语
总之,做好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防治,重在预防,应强化养殖历程治理,接纳综合防治措施,有病早治,降低殒命 率,以到达显著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以防为主,降低鱼类养殖发病率,可以有用 降低水产养殖鱼药使用量,提高水产物质量,知足 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水产物的需求。